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8
版次: 1
ISBN: 9787540372248
定价: 13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60页
字数: 462.00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0人买过
  •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的德国哲学”,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靳希平:1949年生于西安,长在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分获哲学学士与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现象学。著有《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等,译有《另类胡塞尔》《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传》等。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尼采与柏拉图主义》等。 前 言

    历史综述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13

    章 德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 15

    节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21

    第二节 人文主义教育哲学 27

    第三节 哲学的人类学化 33

    第四节 历史哲学 38

    第五节 语言哲学 46

    第二章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方法论 75

    节 理性神学 76

    第二节 语言解释学 77

    第三节 理解的艺术 84

    第四节 狄尔泰对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总结 87

    第三章 被遗忘的现象学的先驱:弗雷斯 92

    节 科学哲学的先驱 93

    第二节 德意志民主运动的牺牲者 96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哲学结合的先驱 102

    第四节 对康德哲学的改造 105

    第五节 弗雷斯并非心理主义者 108

    第六节 思维过程与思想对象的区分 111

    第四章 贝内克和布尔察诺 115

    节 贝内克:哲学心理主义 115

    第二节 分析哲学的先驱布尔察诺:表象自身、句子自身 125

    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 的德国哲学 133

    章 特楞德伦堡 136

    节 用具体研究取代哲学体系 137

    第二节 用直接性取代玄想思辨 140

    第三节 特楞德伦堡与费舍关于康德哲学的争论 141

    第二章 科学唯物论 143

    节 福格特 144

    第二节 摩莱萧特 148

    第三节 路德维希·毕希纳 150

    第四节 施蒂纳的唯物主义 153

    第三章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 160

    节 戏剧性的生平 161

    第二节 作为表象的世界 167

    第三节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184

    第四节 静观美学 187

    第五节 厌世主义伦理学 206

    第六节 叔本华哲学的局限性 213

    第四章 基尔凯郭尔(齐克果) 219

    节 生平 219

    第二节 《非此即彼》 225

    第三节 信仰与道德 233

    第四节 生活的重复性 238

    第五节 畏惧 241

    第六节 必然与人生 246

    第七节 主体性:生成中的生存、激情、感性 248

    第八节“为人”就是“走向死亡之病” 253

    第五章 现象学先驱:洛采 255

    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263

    章 新康德主义的诞生 265

    节 背景 265

    第二节 赫尔姆霍尔茨 271

    第三节 爱德华·冯·哈特曼 274

    第四节 鲁尔道夫·奥伊肯和朗格 278

    第二章 “新康德主义”的鼎盛时期 282

    节 赫尔曼·柯亨 282

    第二节 保罗·那托普 289

    第三节 文德尔班 295

    第四节 李凯尔特 299

    第五节 腊斯克 304

    第三章 与新康德主义同期的科学主义 308

    节 奥斯特瓦尔德和海克尔 308

    第二节 德国实证主义者腊斯 309

    第三节 阿芬那留斯 312

    第四节 马赫 314

    第五节 德国的实用主义:法伊英格尔 318

    第六节 科学主义实在论 320

    第七节 欧根·杜林 324

    第四章 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 327

    节 布伦塔诺 327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学生们 335

    第三节 齐美尔的社会哲学 342

    附一 马克斯·韦伯理论社会学 347

    附二 特洛尔奇的宗教学研究 356

    第五章 历史—生命哲学家狄尔泰 362

    节 生平与著作 362

    第二节 历史理性批判 371

    第三节 人文科学的客观性 374

    第四节 心理描述 378

    第五节 解释理论 381

    第六节 生活 384

    第七节 自然科学观 389

    第八节 胡塞尔影响下的后工作 392

    第九节 海德格尔眼中的狄尔泰 396

    第六章 “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家尼采 400

    节 尼采诸形象钩稽 400

    第二节 尼采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展开 416

    第三节 尼采早期的哲学:真理与谎言 442

    第四节 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 459

    第五节 尼采的未来哲学 520

    第六节 尼采的影响 566

    附 录 585

    附录一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587

    节 现象学的起源及其在德国的发展 587

    第二节 法国现象学 590

    第三节 美国现象学 594

    第四节 胡塞尔档案馆和德国现象学的复兴 598

    第五节 现象学在中国 603

    附录二 现象学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613

    节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和继承 614

    第二节 萨特哲学中的现象学 624

    第三节 当代分析哲学对现象学的研究 630

    第四节 现象学与人工智能研究 638

    跋 645

    再版跋 646
  • 内容简介: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的德国哲学”,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 作者简介:
    靳希平:1949年生于西安,长在北京,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分获哲学学士与硕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和现象学。著有《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等,译有《另类胡塞尔》《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传》等。

    吴增定:安徽庐江人,1972年生,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尼采与柏拉图主义》等。
  • 目录:
    前 言

    历史综述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13

    章 德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洪堡 15

    节 自由主义政治哲学 21

    第二节 人文主义教育哲学 27

    第三节 哲学的人类学化 33

    第四节 历史哲学 38

    第五节 语言哲学 46

    第二章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方法论 75

    节 理性神学 76

    第二节 语言解释学 77

    第三节 理解的艺术 84

    第四节 狄尔泰对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总结 87

    第三章 被遗忘的现象学的先驱:弗雷斯 92

    节 科学哲学的先驱 93

    第二节 德意志民主运动的牺牲者 96

    第三节 精神病学与哲学结合的先驱 102

    第四节 对康德哲学的改造 105

    第五节 弗雷斯并非心理主义者 108

    第六节 思维过程与思想对象的区分 111

    第四章 贝内克和布尔察诺 115

    节 贝内克:哲学心理主义 115

    第二节 分析哲学的先驱布尔察诺:表象自身、句子自身 125

    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1870) 的德国哲学 133

    章 特楞德伦堡 136

    节 用具体研究取代哲学体系 137

    第二节 用直接性取代玄想思辨 140

    第三节 特楞德伦堡与费舍关于康德哲学的争论 141

    第二章 科学唯物论 143

    节 福格特 144

    第二节 摩莱萧特 148

    第三节 路德维希·毕希纳 150

    第四节 施蒂纳的唯物主义 153

    第三章 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 160

    节 戏剧性的生平 161

    第二节 作为表象的世界 167

    第三节 世界的本质是意志 184

    第四节 静观美学 187

    第五节 厌世主义伦理学 206

    第六节 叔本华哲学的局限性 213

    第四章 基尔凯郭尔(齐克果) 219

    节 生平 219

    第二节 《非此即彼》 225

    第三节 信仰与道德 233

    第四节 生活的重复性 238

    第五节 畏惧 241

    第六节 必然与人生 246

    第七节 主体性:生成中的生存、激情、感性 248

    第八节“为人”就是“走向死亡之病” 253

    第五章 现象学先驱:洛采 255

    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263

    章 新康德主义的诞生 265

    节 背景 265

    第二节 赫尔姆霍尔茨 271

    第三节 爱德华·冯·哈特曼 274

    第四节 鲁尔道夫·奥伊肯和朗格 278

    第二章 “新康德主义”的鼎盛时期 282

    节 赫尔曼·柯亨 282

    第二节 保罗·那托普 289

    第三节 文德尔班 295

    第四节 李凯尔特 299

    第五节 腊斯克 304

    第三章 与新康德主义同期的科学主义 308

    节 奥斯特瓦尔德和海克尔 308

    第二节 德国实证主义者腊斯 309

    第三节 阿芬那留斯 312

    第四节 马赫 314

    第五节 德国的实用主义:法伊英格尔 318

    第六节 科学主义实在论 320

    第七节 欧根·杜林 324

    第四章 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 327

    节 布伦塔诺 327

    第二节 布伦塔诺的学生们 335

    第三节 齐美尔的社会哲学 342

    附一 马克斯·韦伯理论社会学 347

    附二 特洛尔奇的宗教学研究 356

    第五章 历史—生命哲学家狄尔泰 362

    节 生平与著作 362

    第二节 历史理性批判 371

    第三节 人文科学的客观性 374

    第四节 心理描述 378

    第五节 解释理论 381

    第六节 生活 384

    第七节 自然科学观 389

    第八节 胡塞尔影响下的后工作 392

    第九节 海德格尔眼中的狄尔泰 396

    第六章 “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家尼采 400

    节 尼采诸形象钩稽 400

    第二节 尼采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展开 416

    第三节 尼采早期的哲学:真理与谎言 442

    第四节 超人、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 459

    第五节 尼采的未来哲学 520

    第六节 尼采的影响 566

    附 录 585

    附录一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587

    节 现象学的起源及其在德国的发展 587

    第二节 法国现象学 590

    第三节 美国现象学 594

    第四节 胡塞尔档案馆和德国现象学的复兴 598

    第五节 现象学在中国 603

    附录二 现象学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613

    节 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和继承 614

    第二节 萨特哲学中的现象学 624

    第三节 当代分析哲学对现象学的研究 630

    第四节 现象学与人工智能研究 638

    跋 645

    再版跋 646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大以来任仲平文章选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著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I 流亡文学
[丹麦]勃兰兑斯 著;张道真 译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 关爱和 新华正版
关爱和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VI 青年德意志
[丹麦]勃兰兑斯 著;高中甫 译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英文期刊儒学译介与传播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蔡慧清 著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III 法国的反动
[丹麦]勃兰兑斯 著;张道真 译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日
君约;大鱼文化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编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大以来广州改革发展主要文献选编(2018-2022)
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V 法国的浪漫派
[丹麦]勃兰兑斯 著;李宗杰 译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IV 英国的自然主义
[丹麦]勃兰兑斯 著;张自谋 译;徐式谷;江枫
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崇文学术文库·西方哲学01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II 德国的浪漫派
勃 兰 兑 斯(丹) 著;刘 半 九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