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6
版次: 1
ISBN: 9787208182271
定价: 10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人买过
  • 本书主要以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为研究对象,中国现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开展,就研究内容而言,本书相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一方面向古代、近代回溯,向未来推扩;另一方面也与西方的时间观念互鉴。
      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中国现代哲学中和“时间”相关的主要学人和基本观点,内容涵盖“时间”概念的引进、西方纪时系统的传入与中国现代有关历法、节假日等问题的思考和确立。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思想界对“时间”问题关注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通过中西时间观的比较和对话建构起的各种中国现代哲学体系中的“时间”理论。此外,本书也梳理了中国现代“时间”观念的内在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方用,安徽省歙县人,中国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佛教哲学等。曾在《学术月刊》《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0世纪中国哲学建构中的“情”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研究》等。 目录

    引言“时”与“时间”1

    第一章《今别离》的“钟声”与“现代”时间的预言18

    第一节黄遵宪之《今别离》及其时间经验18

    第二节从“古—今”到“古代—现代”34

    本章小结51

    第二章“世纪”“分秒”与现代纪时系统的确立52

    第一节“20世纪”与“1916年”52

    第二节从“时辰”到“分秒”73

    第三节节日与节气79

    本章小结92

    第三章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时间94

    第一节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信念94

    第二节“进化史观”与时间102

    第三节“竞争”“创造”的时间体验118

    第四节变调与余音130

    本章小结135

    第四章“青年”的时间138

    第一节“青年”与“青年时代”139

    第二节李大钊:“青春”与“今”153

    第三节胡适:个体时间意识的觉醒166

    第四节鲁迅:“反抗绝望”的过客182

    第五节“青年”与“后喻时代”190

    本章小结199

    第五章“生命”与有“情”有“意”的“时间”202

    第一节朱谦之:唯情哲学视野中的“时间”203

    第二节梁漱溟:“意欲持中”与“重当下”的时间之思218

    第三节方东美:“情的蕴发”与“时间动力学”233

    本章小结249

    第六章“道”“理”与“时间”251

    第一节金岳霖:“道”与“时间”251

    第二节冯友兰:“理”与“时间”265

    第三节张东荪:“条理”与“时间”288

    本章小结309

    第七章“心”与“时间”311

    第一节熊十力:“体用不二”视域中的“时间”311

    第二节牟宗三:“心”与“时间”326

    第三节贺麟:“时间”即“心中之理”340

    本章小结353

    第八章“实践”与自由的“时间”355

    第一节冯契:“广义认识论”中的时间智慧355

    第二节李泽厚:实践、情感与“时间”370

    本章小结394

    结语逝者如斯夫398

    主要参考文献412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为研究对象,中国现代哲学在“古今中西之争”的大背景下开展,就研究内容而言,本书相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一方面向古代、近代回溯,向未来推扩;另一方面也与西方的时间观念互鉴。
      在本书中,作者梳理了中国现代哲学中和“时间”相关的主要学人和基本观点,内容涵盖“时间”概念的引进、西方纪时系统的传入与中国现代有关历法、节假日等问题的思考和确立。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现代思想界对“时间”问题关注和研究的过程,以及通过中西时间观的比较和对话建构起的各种中国现代哲学体系中的“时间”理论。此外,本书也梳理了中国现代“时间”观念的内在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 作者简介:
    方用,安徽省歙县人,中国哲学博士,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佛教哲学等。曾在《学术月刊》《现代哲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0世纪中国哲学建构中的“情”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现代哲学中的“时间”观念研究》等。
  • 目录:
    目录

    引言“时”与“时间”1

    第一章《今别离》的“钟声”与“现代”时间的预言18

    第一节黄遵宪之《今别离》及其时间经验18

    第二节从“古—今”到“古代—现代”34

    本章小结51

    第二章“世纪”“分秒”与现代纪时系统的确立52

    第一节“20世纪”与“1916年”52

    第二节从“时辰”到“分秒”73

    第三节节日与节气79

    本章小结92

    第三章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时间94

    第一节进化论思潮与“进步”的信念94

    第二节“进化史观”与时间102

    第三节“竞争”“创造”的时间体验118

    第四节变调与余音130

    本章小结135

    第四章“青年”的时间138

    第一节“青年”与“青年时代”139

    第二节李大钊:“青春”与“今”153

    第三节胡适:个体时间意识的觉醒166

    第四节鲁迅:“反抗绝望”的过客182

    第五节“青年”与“后喻时代”190

    本章小结199

    第五章“生命”与有“情”有“意”的“时间”202

    第一节朱谦之:唯情哲学视野中的“时间”203

    第二节梁漱溟:“意欲持中”与“重当下”的时间之思218

    第三节方东美:“情的蕴发”与“时间动力学”233

    本章小结249

    第六章“道”“理”与“时间”251

    第一节金岳霖:“道”与“时间”251

    第二节冯友兰:“理”与“时间”265

    第三节张东荪:“条理”与“时间”288

    本章小结309

    第七章“心”与“时间”311

    第一节熊十力:“体用不二”视域中的“时间”311

    第二节牟宗三:“心”与“时间”326

    第三节贺麟:“时间”即“心中之理”340

    本章小结353

    第八章“实践”与自由的“时间”355

    第一节冯契:“广义认识论”中的时间智慧355

    第二节李泽厚:实践、情感与“时间”370

    本章小结394

    结语逝者如斯夫398

    主要参考文献412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
赵野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渡渡
申赋渔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画家李伯安资料续集
张黛 编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渡渡
申赋渔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永年弘济桥
阿军 著;克非、李行 编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的恩泽
鲁敏 著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
魏绍昌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
费孝通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20世纪中国民间生活(全套共8册·精装)
江苏教育出版社 编著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的恩泽
鲁敏 著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
赵珩 著
逝者如斯夫--20世纪中国哲学中的“时间”观念
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云南民族文化丛书
和少英 著;马永红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