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绿色能源

海洋绿色能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6-09
版次: 1
ISBN: 9787030483973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4页
字数: 24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工程技术
21人买过
  •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3,蕴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又称绿色能源。
      《海洋绿色能源》从物理海洋学基本理论出发,在海洋能源原理、开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各种海洋绿色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近岸风能,同时还对中国近海海洋绿色能源的蕴藏量、开发现状和前景进行介绍。
      海洋绿色能源的开发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绿色能源》将为中国海洋绿色能源开发提供参考,也为有志于海洋事业的学子们开启发展新思路。   董昌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主任,海洋科学系主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星学者。分获中国科学院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长期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埃尔凯米诺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国际大型石油服务公司海洋环境咨询专家。
      董昌明教授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区域海洋动力学、海洋数值模拟、中尺度海气耦合、海洋环境评估及其检测等。并开发了可直接应用于探测欧拉和拉格朗日类型海洋涡旋的软件及商业用途海洋耦合预报模块。在科技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海洋涡旋探测与分析》。 前言

    第1章 波浪能
    1.1 波浪
    1.1.1 波浪的分类
    1.1.2 波浪的简谐波形式
    1.1.3 波浪的要素
    1.1.4 简单波浪运动理论
    1.1.5 近岸环境对波浪的影响
    1.1.6 海浪谱概念
    1.2 波浪能理论
    1.2.1 波浪能定义
    1.2.2 波浪能的传输
    1.2.3 波浪能的分布
    1.2.4 波浪能可行性评估
    1.2.5 波浪的观测
    1.3 波浪能技术
    1.3.1 波浪能技术发展沿革
    1.3.2 波浪能技术发展现状
    1.3.3 波浪能技术发展前景及问题
    1.4 波浪能提取的环境影响
    1.4.1 概述
    1.4.2 波浪能的区域资源概况可行性分析
    1.4.3 波浪能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2章 潮汐能
    2.1 潮汐理论和潮汐能理论
    2.1.1 潮汐
    2.1.2 潮流
    2.1.3 潮汐能
    2.1.4 潮汐能的分布情况
    2.2 潮汐能发电技术
    2.2.1 发电技术
    2.2.2 潮汐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2.2.3 发展现状及前景
    2.2.4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2.3 潮汐能发电站的环境效应
    2.3.1 潮汐能开发的环境效应
    2.3.2 环境影响因子
    2.3.3 环境受体
    2.3.4 挑战与建议

    第3章 温差能
    3.1 理论概述
    3.1.1 海洋温度的分布特征
    3.1.2 海洋温差能的分布
    3.2 技术原理与工厂设置
    3.2.1 温差能的技术原理
    3.2.2 海洋温差能电力工厂的设置和分类
    3.3 OTEC循环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
    3.3.1 循环系统简介
    3.3.2 相关性能指标的计算
    3.4 发展现状
    3.4.1 国际研究进展
    3.4.2 国内研究进展
    3.5 对环境的影响
    3.5.1 存在问题
    3.5.2 应对措施
    3.6 展望
    3.6.1 发展前景
    3.6.2 认识与建议

    第4章 盐差能
    4.1 理论概述
    4.1.1 海洋盐度
    4.1.2 盐差能
    4.2 发电技术
    4.2.1 理论装置
    4.2.2 发展现状与前景
    4.3 综合影响
    4.3.1 水文学与水体化学影响
    4.3.2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4.3.3 环境影响可能性讨论
    4.3.4 社会影响

    第5章 沿岸风能
    5.1 海洋沿岸风能理论
    5.1.1 风的形成
    5.1.2 风的分类
    5.1.3 风能的形成
    5.1.4 风和风能的描述
    5.1.5 海上风能的发展
    5.2 风能的利用原理与应用技术
    5.2.1 风力涡轮发电机技术
    5.2.2 风帆助航
    5.2.3 风力致热技术
    5.2.4 风力提水技术
    5.3 海上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5.3.1 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
    5.3.2 海上风电也是一把“双刃剑”
    5.3.3 中国海上风电——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第6章 中国近海海洋能资源
    6.1 波浪能资源
    6.1.1 波浪能资源分布
    6.1.2 波浪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1.3 我国波浪能资源利用现状
    6.1.4 波浪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2 潮汐能资源
    6.2.1 潮汐能资源分布
    6.2.2 潮汐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2.3 我国潮汐能资源利用现状
    6.2.4 潮汐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3 温差能资源
    6.3.1 温差能资源分布
    6.3.2 温差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3.3 我国温差能资源利用现状
    6.3.4 温差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4 盐差能资源
    6.4.1 盐差能资源分布
    6.4.2 盐差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4.3 我国盐差能资源利用现状
    6.4.4 盐差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5 近海风能资源
    6.5.1 近海风能资源分布
    6.5.2 近海风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5.3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利用现状
    6.5.4 近海风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6 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3,蕴藏着大量可再生能源,又称绿色能源。
      《海洋绿色能源》从物理海洋学基本理论出发,在海洋能源原理、开发技术、对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各种海洋绿色能源: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近岸风能,同时还对中国近海海洋绿色能源的蕴藏量、开发现状和前景进行介绍。
      海洋绿色能源的开发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绿色能源》将为中国海洋绿色能源开发提供参考,也为有志于海洋事业的学子们开启发展新思路。
  • 作者简介:
      董昌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主任,海洋科学系主任,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星学者。分获中国科学院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后。长期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加州埃尔凯米诺学院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担任国际大型石油服务公司海洋环境咨询专家。
      董昌明教授长期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区域海洋动力学、海洋数值模拟、中尺度海气耦合、海洋环境评估及其检测等。并开发了可直接应用于探测欧拉和拉格朗日类型海洋涡旋的软件及商业用途海洋耦合预报模块。在科技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海洋涡旋探测与分析》。
  • 目录:
    前言

    第1章 波浪能
    1.1 波浪
    1.1.1 波浪的分类
    1.1.2 波浪的简谐波形式
    1.1.3 波浪的要素
    1.1.4 简单波浪运动理论
    1.1.5 近岸环境对波浪的影响
    1.1.6 海浪谱概念
    1.2 波浪能理论
    1.2.1 波浪能定义
    1.2.2 波浪能的传输
    1.2.3 波浪能的分布
    1.2.4 波浪能可行性评估
    1.2.5 波浪的观测
    1.3 波浪能技术
    1.3.1 波浪能技术发展沿革
    1.3.2 波浪能技术发展现状
    1.3.3 波浪能技术发展前景及问题
    1.4 波浪能提取的环境影响
    1.4.1 概述
    1.4.2 波浪能的区域资源概况可行性分析
    1.4.3 波浪能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第2章 潮汐能
    2.1 潮汐理论和潮汐能理论
    2.1.1 潮汐
    2.1.2 潮流
    2.1.3 潮汐能
    2.1.4 潮汐能的分布情况
    2.2 潮汐能发电技术
    2.2.1 发电技术
    2.2.2 潮汐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2.2.3 发展现状及前景
    2.2.4 潮汐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
    2.3 潮汐能发电站的环境效应
    2.3.1 潮汐能开发的环境效应
    2.3.2 环境影响因子
    2.3.3 环境受体
    2.3.4 挑战与建议

    第3章 温差能
    3.1 理论概述
    3.1.1 海洋温度的分布特征
    3.1.2 海洋温差能的分布
    3.2 技术原理与工厂设置
    3.2.1 温差能的技术原理
    3.2.2 海洋温差能电力工厂的设置和分类
    3.3 OTEC循环系统性能指标的计算
    3.3.1 循环系统简介
    3.3.2 相关性能指标的计算
    3.4 发展现状
    3.4.1 国际研究进展
    3.4.2 国内研究进展
    3.5 对环境的影响
    3.5.1 存在问题
    3.5.2 应对措施
    3.6 展望
    3.6.1 发展前景
    3.6.2 认识与建议

    第4章 盐差能
    4.1 理论概述
    4.1.1 海洋盐度
    4.1.2 盐差能
    4.2 发电技术
    4.2.1 理论装置
    4.2.2 发展现状与前景
    4.3 综合影响
    4.3.1 水文学与水体化学影响
    4.3.2 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4.3.3 环境影响可能性讨论
    4.3.4 社会影响

    第5章 沿岸风能
    5.1 海洋沿岸风能理论
    5.1.1 风的形成
    5.1.2 风的分类
    5.1.3 风能的形成
    5.1.4 风和风能的描述
    5.1.5 海上风能的发展
    5.2 风能的利用原理与应用技术
    5.2.1 风力涡轮发电机技术
    5.2.2 风帆助航
    5.2.3 风力致热技术
    5.2.4 风力提水技术
    5.3 海上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5.3.1 海上风力发电的优势
    5.3.2 海上风电也是一把“双刃剑”
    5.3.3 中国海上风电——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第6章 中国近海海洋能资源
    6.1 波浪能资源
    6.1.1 波浪能资源分布
    6.1.2 波浪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1.3 我国波浪能资源利用现状
    6.1.4 波浪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2 潮汐能资源
    6.2.1 潮汐能资源分布
    6.2.2 潮汐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2.3 我国潮汐能资源利用现状
    6.2.4 潮汐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3 温差能资源
    6.3.1 温差能资源分布
    6.3.2 温差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3.3 我国温差能资源利用现状
    6.3.4 温差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4 盐差能资源
    6.4.1 盐差能资源分布
    6.4.2 盐差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4.3 我国盐差能资源利用现状
    6.4.4 盐差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5 近海风能资源
    6.5.1 近海风能资源分布
    6.5.2 近海风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6.5.3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利用现状
    6.5.4 近海风能资源开发的建议
    6.6 海洋能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海洋绿色能源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
董昌明
海洋绿色能源
海洋数值模拟
董昌明
海洋绿色能源
物理海洋学导论
董昌明 著
海洋绿色能源
郑和下西洋中的海洋学
董昌明
海洋绿色能源
海洋涡旋探测与分析
董昌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