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责任、合作提供与混合竞争: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组织与机制

政府责任、合作提供与混合竞争: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组织与机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516172438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0页
字数: 240千字
分类: 政治
8人买过
  •   《政府责任合作提供与混合竞争(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组织与机制)》从四个角度构建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层政府的角色、公共服务的多元机制(市场化、社会化、公民参与、混合竞争)和公共服务绩效。这四个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基层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已有的和潜在的工具选择、各种工具面临的制度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善路径。 汪锦军,男, 1977年2月出生,浙江淳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任教,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13年入选“之江青年学者”。主持过国家社科规划课题2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多项。主要研究社会组织、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等。在《政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C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并获多项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选择与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一 公共服务体系:理论与模式的认识

    (一)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从守夜人到全面扩张

    (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二 中国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三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的多元组织框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明确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责任与角色

    (二)区分基础类公共服务与非基础类公共服务

    (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四)构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平等参与公共服务竞争的制度平台

    第二章 公共服务提供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一 政府层级体系与职责分工的基本理论认识

    二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的职权模式与改革趋势

    (一)西方国家主要的政府间职权模式类型

    (二)地方公共服务改革:以分权化为特征的改革运动

    三 中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与变迁

    (一)公共服务提供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政府层级体系与地方政府职权结构

    四 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角色:改革与前瞻

    (一)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

    (二)统一事权与财权

    (三)从政策委派到事务委托:改进政府间的政策命令模式

    (四)鼓励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创新

    五 地方政府的分工与合作:成都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改革的启示

    (一)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传统提供模式的困境

    (二)问题:寻找更好的方案:理论资源与实践困境

    第三章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适用性与限度

    一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

    (一)民营化的含义

    (二)各国政府推动民营化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民营化的发展过程与特征

    二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反思与批判

    三 民营化与中国公共服务改革

    (一)民营化对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意义

    (二)中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教训:三层次的分析路径

    第四章 公共服务中的社会组织优势与伙伴关系构建

    一 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优势

    (一)理论解释:社会组织的非分配约束优势

    (二)社会组织的优势公共服务领域

    二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公共服务角色

    三 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伙伴关系

    (一)构建公共服务的伙伴关系:以政府购买服务为视角的分析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基于北京和浙江的问卷分析

    第五章 公共服务提供的混合竞争机制

    一 公共服务从多元供给到混合竞争的发展路径

    (一)市场化、社会化与公共服务多元供给

    (二)超越单纯市场化或社会化的认识:公共服务混合式提供的发展

    (三)小结

    二 走向混合竞争模式:思考我国医疗改革的政策路径

    (一)从不完全市场化到过度商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轮医疗卫生改革历程的反思

    (二)政府责任回归与市场化的再思考:2008年以来的新医改

    (三)走向混合竞争模式: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三 混合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温州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模式与思考

    (一)混合治理与混合竞争的改革意义

    (二)地方混合治理的探索——温州的政策实践与社会组织发展空间

    (三)反思混合治理构建中的政策依赖与政府角色

    第六章 公共服务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一 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

    (一)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阐述

    (二)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

    二 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一)决策型参与: 由公民制定公共服务提供规则

    (二)有限吸纳型参与:选择性吸收公民意见

    (三)告知型参与:通过参与来传达与沟通公共服务信息

    (四)校正型参与:通过公民参与来改正公共服务的偏失

    (五)改善型参与:通过参与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六)合作型参与:将参与嵌入服务提供制度体系中

    三 如何选择公民参与的模式:策略与变量

    第七章 地方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组织机制与评估体系

    一 地方政府体系与公共服务绩效

    (一)政府管理子系统与公共服务绩效

    (二)协同机制与公共服务绩效

    (三)沟通服务机制与公共服务绩效

    二 构建有效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一)绩效评估的兴起与背景

    (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

    (三)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特点

    (四)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三种类型与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政府责任合作提供与混合竞争(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组织与机制)》从四个角度构建公共服务分析框架: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层政府的角色、公共服务的多元机制(市场化、社会化、公民参与、混合竞争)和公共服务绩效。这四个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基层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已有的和潜在的工具选择、各种工具面临的制度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能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改善路径。
  • 作者简介:
    汪锦军,男, 1977年2月出生,浙江淳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任教,副教授、MPA教育中心副主任。2010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013年入选“之江青年学者”。主持过国家社科规划课题2项,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多项。主要研究社会组织、社会治理、政府与社会关系等。在《政治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中国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C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并获多项省部级学术成果奖。
  •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分析框架

    四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选择与多元公共服务体系构建

    一 公共服务体系:理论与模式的认识

    (一)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角色:从守夜人到全面扩张

    (二)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

    二 中国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三 通过构建公共服务的多元组织框架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一)明确公共服务中的政府责任与角色

    (二)区分基础类公共服务与非基础类公共服务

    (三)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四)构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企业平等参与公共服务竞争的制度平台

    第二章 公共服务提供与地方政府的角色

    一 政府层级体系与职责分工的基本理论认识

    二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的职权模式与改革趋势

    (一)西方国家主要的政府间职权模式类型

    (二)地方公共服务改革:以分权化为特征的改革运动

    三 中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与变迁

    (一)公共服务提供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历史变迁

    (二)中国政府层级体系与地方政府职权结构

    四 公共服务的地方政府角色:改革与前瞻

    (一)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职责

    (二)统一事权与财权

    (三)从政策委派到事务委托:改进政府间的政策命令模式

    (四)鼓励以公民为中心的地方治理创新

    五 地方政府的分工与合作:成都公共服务统筹城乡改革的启示

    (一)问题:农村公共服务传统提供模式的困境

    (二)问题:寻找更好的方案:理论资源与实践困境

    第三章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适用性与限度

    一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

    (一)民营化的含义

    (二)各国政府推动民营化的理论和现实背景

    (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民营化的发展过程与特征

    二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反思与批判

    三 民营化与中国公共服务改革

    (一)民营化对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意义

    (二)中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历程

    (三)中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教训:三层次的分析路径

    第四章 公共服务中的社会组织优势与伙伴关系构建

    一 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优势

    (一)理论解释:社会组织的非分配约束优势

    (二)社会组织的优势公共服务领域

    二 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公共服务角色

    三 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伙伴关系

    (一)构建公共服务的伙伴关系:以政府购买服务为视角的分析

    (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基于北京和浙江的问卷分析

    第五章 公共服务提供的混合竞争机制

    一 公共服务从多元供给到混合竞争的发展路径

    (一)市场化、社会化与公共服务多元供给

    (二)超越单纯市场化或社会化的认识:公共服务混合式提供的发展

    (三)小结

    二 走向混合竞争模式:思考我国医疗改革的政策路径

    (一)从不完全市场化到过度商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轮医疗卫生改革历程的反思

    (二)政府责任回归与市场化的再思考:2008年以来的新医改

    (三)走向混合竞争模式: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三 混合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温州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模式与思考

    (一)混合治理与混合竞争的改革意义

    (二)地方混合治理的探索——温州的政策实践与社会组织发展空间

    (三)反思混合治理构建中的政策依赖与政府角色

    第六章 公共服务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一 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

    (一)公民参与的相关理论阐述

    (二)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

    二 地方公共服务中的公民参与模式分析

    (一)决策型参与: 由公民制定公共服务提供规则

    (二)有限吸纳型参与:选择性吸收公民意见

    (三)告知型参与:通过参与来传达与沟通公共服务信息

    (四)校正型参与:通过公民参与来改正公共服务的偏失

    (五)改善型参与:通过参与改善公共服务质量

    (六)合作型参与:将参与嵌入服务提供制度体系中

    三 如何选择公民参与的模式:策略与变量

    第七章 地方公共服务的绩效管理:组织机制与评估体系

    一 地方政府体系与公共服务绩效

    (一)政府管理子系统与公共服务绩效

    (二)协同机制与公共服务绩效

    (三)沟通服务机制与公共服务绩效

    二 构建有效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一)绩效评估的兴起与背景

    (二)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

    (三)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特点

    (四)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三种类型与案例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