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9
版次: 1
ISBN: 9787516168936
定价: 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3页
字数: 259千字
分类: 政治
18人买过
  •   国粹主义是明治中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曾经在日本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书对国粹主义思潮的起因、发展和流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客观地勾勒出了国粹主义的全貌,揭示了其本质特征。王俊英*的《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认为,国粹主义从兴起到退潮,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蜕变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由民间自发生成的具有强烈民族利己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潮。对内强调国民的存在,对外强调日本国权的伸张是国粹主义论者言论活动的两个变量,而追求日本国家利益的*大化则是其思想主张的核心。   王俊英,1965年生,山西保德县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交换留学生、文化共同研究员、访问学者赴日本立教大学、东京实践女子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留学。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及日本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日本学刊》《日本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译*《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合译)。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先行研究概况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国粹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机缘

    一 明治二十年前后日本社会思潮的变动

    二 国粹主义兴起的历史机缘

    第二节 政教社思想集团的形成

    一 政教社的成立与《日本人》的创刊

    二 政教社同人概况及其学术背景

    三 陆羯南与《日本》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 实学思想的影响

    二 儒教思想的积淀

    三 对进化论思想的吸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粹主义的思想理论

    第一节 国粹主义的“文明观”、“文化论”

    一 关于“国粹”与“国粹主义”

    二 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文化论

    三 对东西方文明的哲学性思考

    ——三宅雪岭的国粹主义“文明观”

    四 陆羯南的“国民主义”理论

    第二节 国粹主义的“国民国家”构想

    一 国粹主义者对劳动问题的关注

    ——以高岛煤矿事件为中心

    二 国粹主义的“立宪政治”构想

    三 国粹主义的“富民”理论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亚洲连带意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粹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从《日本人》到《亚细亚》

    ——国粹主义言论方向的转化

    一 政教社言论集团的变迁

    二 国粹主义言论内容的转化

    第二节 国粹主义的殖民政略

    一 北海道的拓地殖民

    二 国粹主义的“南进论”

    三 国粹主义的“北进论”

    第三节 “唯我独美”的《日本风景论》

    ——志贺重昂国粹主义地理学的发展

    一 《日本风景论》的内容及主题

    二 《日本风景论》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狼吞”与“蚕食”

    ——陆羯南的国际关系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粹主义的退潮

    第一节 “第三次《日本人》”的发行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国粹主义的内政批判以及“外政”言论活动的展开

    一 “国粹主义”的“战后经营”批判

    二 “东亚问题”的再探讨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终结与“日本主义”的兴起

    一 在“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

    ——政教社“文明观”的变迁

    二 国粹主义与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

    本章小结

    终章 国粹主义的性格特质及其历史意义

    一 国粹主义的性格特质

    二 国粹主义的历史意义

    三 余论:对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点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国粹主义是明治中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曾经在日本近代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本书对国粹主义思潮的起因、发展和流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客观地勾勒出了国粹主义的全貌,揭示了其本质特征。王俊英*的《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思想研究》认为,国粹主义从兴起到退潮,经历了一个由防御型民族主义向进攻型民族主义蜕变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由民间自发生成的具有强烈民族利己主义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潮。对内强调国民的存在,对外强调日本国权的伸张是国粹主义论者言论活动的两个变量,而追求日本国家利益的*大化则是其思想主张的核心。
  • 作者简介:
      王俊英,1965年生,山西保德县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201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作为交换留学生、文化共同研究员、访问学者赴日本立教大学、东京实践女子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留学。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日语及日本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日本学刊》《日本研究》等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译*《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合译)。
  •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先行研究概况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国粹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国粹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机缘

    一 明治二十年前后日本社会思潮的变动

    二 国粹主义兴起的历史机缘

    第二节 政教社思想集团的形成

    一 政教社的成立与《日本人》的创刊

    二 政教社同人概况及其学术背景

    三 陆羯南与《日本》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 实学思想的影响

    二 儒教思想的积淀

    三 对进化论思想的吸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粹主义的思想理论

    第一节 国粹主义的“文明观”、“文化论”

    一 关于“国粹”与“国粹主义”

    二 志贺重昂的国粹主义文化论

    三 对东西方文明的哲学性思考

    ——三宅雪岭的国粹主义“文明观”

    四 陆羯南的“国民主义”理论

    第二节 国粹主义的“国民国家”构想

    一 国粹主义者对劳动问题的关注

    ——以高岛煤矿事件为中心

    二 国粹主义的“立宪政治”构想

    三 国粹主义的“富民”理论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亚洲连带意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粹主义的发展

    第一节 从《日本人》到《亚细亚》

    ——国粹主义言论方向的转化

    一 政教社言论集团的变迁

    二 国粹主义言论内容的转化

    第二节 国粹主义的殖民政略

    一 北海道的拓地殖民

    二 国粹主义的“南进论”

    三 国粹主义的“北进论”

    第三节 “唯我独美”的《日本风景论》

    ——志贺重昂国粹主义地理学的发展

    一 《日本风景论》的内容及主题

    二 《日本风景论》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狼吞”与“蚕食”

    ——陆羯南的国际关系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粹主义的退潮

    第一节 “第三次《日本人》”的发行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国粹主义的内政批判以及“外政”言论活动的展开

    一 “国粹主义”的“战后经营”批判

    二 “东亚问题”的再探讨

    第三节 “国粹主义”的终结与“日本主义”的兴起

    一 在“世界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

    ——政教社“文明观”的变迁

    二 国粹主义与高山樗牛的“日本主义”

    本章小结

    终章 国粹主义的性格特质及其历史意义

    一 国粹主义的性格特质

    二 国粹主义的历史意义

    三 余论:对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点文化思考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日本明治中期的平民主义思想研究
陈斯、崔世广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汽车机械基础
王俊英 著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粮经作物节水轻简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俊英、周继华 编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北京小麦高产指标化栽培技术
王俊英、周吉红、叶彩华 著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北京农田景观建设
王俊英、宇振荣 编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林药间作
王俊英、郜玉钢 编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华北平原秋播优质小麦节水栽培
王俊英、季书勤、徐方 编
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
王俊英油画艺术
王俊英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