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5-12
版次: 1
ISBN: 9787112187065
定价: 3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3页
字数: 15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研究分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与公众参与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一些城市和地区具有社区参与特征的人居环境改善案例和公众参与法规实践,将调研落实在北京地区,以老旧社区百万庄小区、腾退拆迁唐家岭小区和就地改造草场地城中村为具体案例,来分析在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区参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于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的“社区参与型”改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建立北京本土“社区参与型”规划模式的理论模型。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4.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界定及基本认识
    2.1.1 流动人口
    2.1.2 流动人口聚居区
    2.1.3 城中村
    2.1.4 公众参与
    2.1.5 社区规划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础研究
    2.2.1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背景
    2.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机制
    2.2.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研究
    2.2.4 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面临的问题
    2.3 关于社区参与的基础研究
    2.3.1 国外社区参与相关理论
    2.3.2 社区参与基础内涵研究
    2.3.3 社区参与模式类型研究
    2.3.4 社区参与本土限制研究
    2.3.5 国内社区参与相关研究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上海的公众参与规划
    3.1.1 案例概况
    3.1.2 改造背景
    3.1.3 社区参与实践
    3.1.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2 广州的社区参与实践
    3.2.1 案例概况
    3.2.2 改造背景
    3.2.3 社区参与实践
    3.2.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3 深圳的社区参与实践
    3.3.1 案例概况
    3.3.2 改造背景
    3.3.3 社区参与实践
    3.3.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4 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实践
    3.4.1 发展概况
    3.4.2 社区参与实践
    3.4.3 改造评价与启示
    3.5 发达国家的社区参与实践
    3.5.1 英国社区参与概况
    3.5.2 英国社区参与实践
    3.5.3 美国社区参与概况
    3.5.4 美国社区参与实践

    第4章 北京改造类型
    4.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概况
    4.1.1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
    4.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特征
    4.1.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成因
    4.2 北京市社区调研分析
    4.2.1 北京市社区基本情况
    4.2.2 北京市社区调查问卷分析
    4.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类型研究
    4.3.1 老旧社区综合整治
    4.3.2 政府主导旧村拆迁
    4.3.3 村民自主旧村改良

    第5章 影响因素推导
    5.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
    5.1.1 城中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
    5.1.2 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改善难点
    5.2 社区参与的外部影响条件分析
    5.2.1 政策导向条件
    5.2.2 社会经济条件
    5.3 社区参与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3.1 社区组织的支持引导
    5.3.2 通畅的社区参与渠道
    5.3.3 社区居民的共同意识
    5.3.4 社区或村庄物质条件
    5.3.5 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

    第6章 影响因素实证
    6.1 老旧社区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研究
    6.1.1 百万庄概况与改造过程
    6.1.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1.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1.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1.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1.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1.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1.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1.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6.2 完全改造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
    6.2.1 唐家岭概况与改造过程
    6.2.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2.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2.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2.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2.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2.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2.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2.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6.3 旧村整治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
    6.3.1 草场地概况与改造过程
    6.3.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3.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3.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3.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3.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3.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3.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3.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实况
    7.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影响条件
    7.2 关于社区参与型改善模式的讨论
    7.2.1 关于明确社区参与主体的讨论
    7.2.2 关于完善社区参与方式的讨论
    7.2.3 关于社区参与合法性的讨论
    7.2.4 社区参与改造应达到的理想状态
    7.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建议
    7.3.1 参与仍需政府带头
    7.3.2 适当培育社区组织
    7.3.3 建立参与章程制度
    7.3.4 政策结合流动人口
    7.4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北京居住调查问卷
    附录2 社区参与问卷调查
    附录3 北京市“城中村”整治资金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研究分析了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与公众参与规划的相关理论,结合国内外一些城市和地区具有社区参与特征的人居环境改善案例和公众参与法规实践,将调研落实在北京地区,以老旧社区百万庄小区、腾退拆迁唐家岭小区和就地改造草场地城中村为具体案例,来分析在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区参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于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的“社区参与型”改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旨在建立北京本土“社区参与型”规划模式的理论模型。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4.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4.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界定及基本认识
    2.1.1 流动人口
    2.1.2 流动人口聚居区
    2.1.3 城中村
    2.1.4 公众参与
    2.1.5 社区规划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基础研究
    2.2.1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背景
    2.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形成机制
    2.2.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研究
    2.2.4 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面临的问题
    2.3 关于社区参与的基础研究
    2.3.1 国外社区参与相关理论
    2.3.2 社区参与基础内涵研究
    2.3.3 社区参与模式类型研究
    2.3.4 社区参与本土限制研究
    2.3.5 国内社区参与相关研究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上海的公众参与规划
    3.1.1 案例概况
    3.1.2 改造背景
    3.1.3 社区参与实践
    3.1.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2 广州的社区参与实践
    3.2.1 案例概况
    3.2.2 改造背景
    3.2.3 社区参与实践
    3.2.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3 深圳的社区参与实践
    3.3.1 案例概况
    3.3.2 改造背景
    3.3.3 社区参与实践
    3.3.4 改造评价与启示
    3.4 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实践
    3.4.1 发展概况
    3.4.2 社区参与实践
    3.4.3 改造评价与启示
    3.5 发达国家的社区参与实践
    3.5.1 英国社区参与概况
    3.5.2 英国社区参与实践
    3.5.3 美国社区参与概况
    3.5.4 美国社区参与实践

    第4章 北京改造类型
    4.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概况
    4.1.1 北京流动人口特征
    4.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特征
    4.1.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成因
    4.2 北京市社区调研分析
    4.2.1 北京市社区基本情况
    4.2.2 北京市社区调查问卷分析
    4.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类型研究
    4.3.1 老旧社区综合整治
    4.3.2 政府主导旧村拆迁
    4.3.3 村民自主旧村改良

    第5章 影响因素推导
    5.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
    5.1.1 城中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难点
    5.1.2 老旧社区人居环境改善难点
    5.2 社区参与的外部影响条件分析
    5.2.1 政策导向条件
    5.2.2 社会经济条件
    5.3 社区参与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3.1 社区组织的支持引导
    5.3.2 通畅的社区参与渠道
    5.3.3 社区居民的共同意识
    5.3.4 社区或村庄物质条件
    5.3.5 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

    第6章 影响因素实证
    6.1 老旧社区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研究
    6.1.1 百万庄概况与改造过程
    6.1.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1.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1.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1.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1.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1.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1.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1.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6.2 完全改造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
    6.2.1 唐家岭概况与改造过程
    6.2.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2.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2.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2.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2.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2.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2.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2.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6.3 旧村整治型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
    6.3.1 草场地概况与改造过程
    6.3.2 政策导向的影响
    6.3.3 社会经济的影响
    6.3.4 社区组织的影响
    6.3.5 参与渠道的影响
    6.3.6 居民意识的影响
    6.3.7 物质条件的影响
    6.3.8 流动人口的影响
    6.3.9 社区人居环境改善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1.1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实况
    7.1.2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影响条件
    7.2 关于社区参与型改善模式的讨论
    7.2.1 关于明确社区参与主体的讨论
    7.2.2 关于完善社区参与方式的讨论
    7.2.3 关于社区参与合法性的讨论
    7.2.4 社区参与改造应达到的理想状态
    7.3 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参与型改善模式建议
    7.3.1 参与仍需政府带头
    7.3.2 适当培育社区组织
    7.3.3 建立参与章程制度
    7.3.4 政策结合流动人口
    7.4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北京居住调查问卷
    附录2 社区参与问卷调查
    附录3 北京市“城中村”整治资金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矫正心理矫治
连春亮 师玮玮 胡悦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书记
田晓慧周永吉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能力建设与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卓彩琴 等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测评研究
兰旭凌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治理的理论与模式创新研究
韩伟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治理的十八般武艺
张海波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矫正法实务手册
庄乾龙 编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矫正工作实操手册
《社区矫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编写组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老年人医养健康护理手册
作者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服务项目设计(第三版)
王世强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延伸: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商业设施更新的配套方法、运营模式以及实施方案研究
廖青虎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社区全科医学急诊急救手册
吴 华 王 昆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走向共享社区——基于共享理念的社区更新之道
孙立、曹政、李铭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高速铁路轨道智能监测理论与实践
孙立、王森荣、林超、梅琴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工业设计中国之路·重工业装备产品卷
孙立、沈榆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追 梦
孙立、宋定国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大学人文读本
孙立、李克和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晶态纳米碳基材料的制备与电容储能应用
孙立、杨颖、江艳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北京建筑大学教师规划作品集
孙立、荣玥芳 编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生物质热解气化原理与技术
孙立、张晓东 著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生物质发电产业化技术
孙立、张晓东 编
社区参与整治: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人居环境整治之道
石油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指南(2003版)
孙立、蔺爱国、胡安定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