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与宽容

公共领域与宽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9
版次: 1
ISBN: 9787509702031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字数: 20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7人买过
  • 《公共领域与宽容》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命线,宽容与否也是东西方公共领域不同发展路径的重要参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 彭立群,汉族,生于1971年,祖籍山东曲阜。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现象学、公共领域以及马克思生活哲学。目前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从事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东南学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和翻译的著作计5部。 序/1
    前言/1
    第一章文化与公共性:把握公共领域的两个关键词/1
    一文化与公共领域/1
    1文化:人之为人的关键因素/2
    2文化影响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种写意方法的描述/8
    3控制还是解放:文化的选择/12
    4知识人:文化的传承者/14

    二公共性与公共领域/18
    1共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公共性/20
    2共同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成员的共识/23
    3共同的信仰与公共性/27
    4共同的生活世界与公共性/29

    三公共领域的界定和类型/33
    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定义/3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41
    3底线与顶端:探讨公共领域的两个标准/43
    4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的类型/46
    5公共领域的类型:我们的观点/48
    四公共领域的价值/51

    第二章宽容的界定以及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54
    一关于社会排斥/56
    1出于安全的社会排斥/59
    2出于舆论暴力的社会排斥/60
    3出于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的社会排斥/66

    二宽容是什么/71
    1从存在论上研究宽容/72
    2写意方法视野中宽容的发生过程/74
    3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情理宽容”/79
    4西方传统中的“法理宽容”/81
    5对现代宽容的认识/82

    三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87
    1对公共领域予以宽容的必要性/88
    2公共领域得不到专制权力宽容的原因/89
    3宽容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94

    第三章宽容与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100
    一现代文明:为什么是西欧?/102
    1西欧面临的危机/102
    2西欧的现代化何以可能?/105

    二现代公共领域:何以得到西欧政治权力的宽容?/119
    1受到多方限制的政治权力/120
    2政治权力的宗教宽容政策/128
    3政治权力对公共领域的宽容/130

    三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及其危机/137
    1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138
    2现代公共领域的危机/151

    第四章悲剧的诞生:政治不宽容铁幕下的中国古代公共领域/157
    一大一统的社会结构/158
    1大一统制度的产生/159
    2大一统社会的结构/165
    3大一统与“治乱周期律”/169
    4大一统制度的危害/174

    二士人传统与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176
    1士人阶层的产生/177
    2士人传统的基本内容/183
    3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192

    三中国古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198
    1黄金时代/199
    2白银时代/203
    3青铜时代/211
    4英雄时代/215
    5铁器时代/221

    第五章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227
    一从思变到变思——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历史嬗变/227
    1思变与变技:传统士人的蜕变/231
    2公共领域兴起中的“变法”与“变体”/233
    3痛定变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公共领域/236
    4对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反思/239

    二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243
    1从“一体化”公共领域到“多样化”公共领域/244
    2从“学习型”公共领域到“消费型”公共领域/247
    3从“本土性”公共领域到“全球性”公共领域/248
    4从“物质化”和“模拟化”公共领域到“数字化”公共领域/250
    5从体制内“宣传型”公共领域到体制外“监督型”公共领域/252

    三宽容: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和奋斗目标/255
    1宽容的环境: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必要的存在基础/256
    2宽容的斗争: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应有的存在方式/260
    3宽容而和谐: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265
  • 内容简介:
    《公共领域与宽容》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命线,宽容与否也是东西方公共领域不同发展路径的重要参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
  • 作者简介:
    彭立群,汉族,生于1971年,祖籍山东曲阜。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现象学、公共领域以及马克思生活哲学。目前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从事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东南学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和翻译的著作计5部。
  •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文化与公共性:把握公共领域的两个关键词/1
    一文化与公共领域/1
    1文化:人之为人的关键因素/2
    2文化影响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种写意方法的描述/8
    3控制还是解放:文化的选择/12
    4知识人:文化的传承者/14

    二公共性与公共领域/18
    1共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公共性/20
    2共同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成员的共识/23
    3共同的信仰与公共性/27
    4共同的生活世界与公共性/29

    三公共领域的界定和类型/33
    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定义/3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41
    3底线与顶端:探讨公共领域的两个标准/43
    4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的类型/46
    5公共领域的类型:我们的观点/48
    四公共领域的价值/51

    第二章宽容的界定以及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54
    一关于社会排斥/56
    1出于安全的社会排斥/59
    2出于舆论暴力的社会排斥/60
    3出于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的社会排斥/66

    二宽容是什么/71
    1从存在论上研究宽容/72
    2写意方法视野中宽容的发生过程/74
    3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情理宽容”/79
    4西方传统中的“法理宽容”/81
    5对现代宽容的认识/82

    三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87
    1对公共领域予以宽容的必要性/88
    2公共领域得不到专制权力宽容的原因/89
    3宽容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94

    第三章宽容与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100
    一现代文明:为什么是西欧?/102
    1西欧面临的危机/102
    2西欧的现代化何以可能?/105

    二现代公共领域:何以得到西欧政治权力的宽容?/119
    1受到多方限制的政治权力/120
    2政治权力的宗教宽容政策/128
    3政治权力对公共领域的宽容/130

    三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及其危机/137
    1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138
    2现代公共领域的危机/151

    第四章悲剧的诞生:政治不宽容铁幕下的中国古代公共领域/157
    一大一统的社会结构/158
    1大一统制度的产生/159
    2大一统社会的结构/165
    3大一统与“治乱周期律”/169
    4大一统制度的危害/174

    二士人传统与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176
    1士人阶层的产生/177
    2士人传统的基本内容/183
    3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192

    三中国古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198
    1黄金时代/199
    2白银时代/203
    3青铜时代/211
    4英雄时代/215
    5铁器时代/221

    第五章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227
    一从思变到变思——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历史嬗变/227
    1思变与变技:传统士人的蜕变/231
    2公共领域兴起中的“变法”与“变体”/233
    3痛定变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公共领域/236
    4对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反思/239

    二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243
    1从“一体化”公共领域到“多样化”公共领域/244
    2从“学习型”公共领域到“消费型”公共领域/247
    3从“本土性”公共领域到“全球性”公共领域/248
    4从“物质化”和“模拟化”公共领域到“数字化”公共领域/250
    5从体制内“宣传型”公共领域到体制外“监督型”公共领域/252

    三宽容: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和奋斗目标/255
    1宽容的环境: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必要的存在基础/256
    2宽容的斗争: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应有的存在方式/260
    3宽容而和谐: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265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公共领域与宽容
法律与宽容:以中国刑政为视点
童伟华 著
公共领域与宽容
文化与宽容
俞思念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公共领域与宽容
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探析
彭立群
公共领域与宽容
丝绸之路上的体育遗存
彭立群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