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509707425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1页
字数: 25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4人买过
  • 新加坡国家政权与工会体系的关系兼具国家统合主义与社会统合主义特征于一体,属于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政治—社会关系类型,可以概括为混合型统合主义(mixedcorporatism)。《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新加坡工业化的政治社会学》通过研究19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劳工法规、产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来探悉新加坡劳工阶层的利益如何通过工会体系得到有效的汇聚与代表。其中,重点考察了全国职工总会(NTUC)如何启动新加坡工运现代化进程、如何推进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制(tripartism)的发展。 郑振清,福建厦门人,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世界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方向,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比较政治学,2007-2009年)。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与东亚发展、两岸关系政治经济学。2005-2008年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课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各1项,2008-201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題1项。 绪论探索东亚经济增长与政治发展的中间环节’
    第一节经济增长中的劳工政治:从新加坡故事到东亚经验
    第二节研究文献的回顾与综合
    一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劳工运动研究
    二新加坡工运研究述评
    三方法论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资料收集与研究重点
    一资料情况
    二研究重点

    第一章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崛起
    第一节新加坡工运传统:社会基础与政治结构
    一新加坡社团与工会的历史渊源
    二马来亚共产党与左翼工会
    三劳工阵线政府的工会政策
    四人民行动党与左翼工会
    第二节政治斗争与工运分裂
    一人民行动党政府“统一工运”
    二党内斗争与新加坡职工总会(STUC)分裂
    三“沙都”(SATU)与“职总”(NTUC)
    第三节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二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小结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全国职总工会体系的发展
    第一节职总成为新加坡工运中心:1961~1968
    第二节职总工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一工会支部层次
    二工会总部层次
    三职总中央层次
    四层次间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职总的财务状况
    第四节职总体系的内部整合
    一职总研究所
    二职总中央的集权化
    小结职总工会体系与新加坡政治体系的关系

    第三章1960年代前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
    第一节转口贸易的困境与工业化的启动
    一转口贸易与失业问题
    二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工业化
    第二节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一工业化对劳资关系的要求
    二1959年《职工会(修正)法令》与劳工控制
    三1960年《工业关系法令》与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第三节工业仲裁法庭与新加坡劳资关系的稳定
    一工业仲裁法庭一
    二1964.年裁员判例案:强制仲裁下的劳资争议处理
    三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稳定
    小结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1960年代后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
    第一节“强国家”与“弱社会”
    一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体制的形成
    二“强国家”控制“弱社会”
    三一党独大体制与新加坡工运发展
    第二节1965年工业化共识与“民主工运”发展
    一国家危机意识与工业化共识
    二从“民主工运”到《工业进步宪章》
    第三节1967-1968年劳动立法与工业关系体系的调整
    一1967年《职工会(修正)法》
    二1968年《雇佣法》
    三1968年《工业关系(修正)法》
    小结劳动立法与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倾斜

    第五章走向“劳工运动现代化”
    第一节“民主工运”的困境
    一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劳工阶层的态度分化
    三工会会员数的变化
    四工会财政自主问题
    第二节“工运现代化”的展开
    一“现代化”论述与工会“新角色
    二蒂凡那与“劳工运动现代化”研讨会
    三“劳工运动现代化”研讨会的主要內容
    第三节关于“工运现代化”理念、原则与方法的调查
    一关于“工运现代化”的理念
    二关于“工运现代化”的基本原則
    三关于“工运现代化”的途径方法
    小结“工运现代化”与职总的转型

    第六章劳资政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国家发展
    第一节工业关系新问题与职总的组织调整
    第二节职总与三方代表制的发展
    一职总与国家生产力中心
    二职总与全国工资理事会
    第三节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产业升级
    一工资增长问题
    二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三产业升级
    第四节中央公积金、社会保障与雇员平均收入
    第五节工业关系发展的新动力与新问题
    小结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国家发展

    第七章总结混合型统合主义在新加坡
    一新加坡统合主义的特点
    二国际比较中的新加坡工会体系
    三新加坡混合型统合主义模式的内涵
    附录新加坡工运大事记(1940~1986)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新加坡国家政权与工会体系的关系兼具国家统合主义与社会统合主义特征于一体,属于一种独特且重要的政治—社会关系类型,可以概括为混合型统合主义(mixedcorporatism)。《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新加坡工业化的政治社会学》通过研究196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劳工法规、产业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来探悉新加坡劳工阶层的利益如何通过工会体系得到有效的汇聚与代表。其中,重点考察了全国职工总会(NTUC)如何启动新加坡工运现代化进程、如何推进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制(tripartism)的发展。
  • 作者简介:
    郑振清,福建厦门人,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世界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方向,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比较政治学,2007-2009年)。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与东亚发展、两岸关系政治经济学。2005-2008年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课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各1项,2008-201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題1项。
  • 目录:
    绪论探索东亚经济增长与政治发展的中间环节’
    第一节经济增长中的劳工政治:从新加坡故事到东亚经验
    第二节研究文献的回顾与综合
    一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劳工运动研究
    二新加坡工运研究述评
    三方法论与研究思路
    第三节资料收集与研究重点
    一资料情况
    二研究重点

    第一章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崛起
    第一节新加坡工运传统:社会基础与政治结构
    一新加坡社团与工会的历史渊源
    二马来亚共产党与左翼工会
    三劳工阵线政府的工会政策
    四人民行动党与左翼工会
    第二节政治斗争与工运分裂
    一人民行动党政府“统一工运”
    二党内斗争与新加坡职工总会(STUC)分裂
    三“沙都”(SATU)与“职总”(NTUC)
    第三节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二新加坡的民主社会主义与“民主工运”
    小结新加坡“民主工运”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全国职总工会体系的发展
    第一节职总成为新加坡工运中心:1961~1968
    第二节职总工会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一工会支部层次
    二工会总部层次
    三职总中央层次
    四层次间结构与功能
    第三节职总的财务状况
    第四节职总体系的内部整合
    一职总研究所
    二职总中央的集权化
    小结职总工会体系与新加坡政治体系的关系

    第三章1960年代前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
    第一节转口贸易的困境与工业化的启动
    一转口贸易与失业问题
    二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工业化
    第二节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一工业化对劳资关系的要求
    二1959年《职工会(修正)法令》与劳工控制
    三1960年《工业关系法令》与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形成
    第三节工业仲裁法庭与新加坡劳资关系的稳定
    一工业仲裁法庭一
    二1964.年裁员判例案:强制仲裁下的劳资争议处理
    三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稳定
    小结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初步形成

    第四章1960年代后期的新加坡劳资政关系
    第一节“强国家”与“弱社会”
    一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体制的形成
    二“强国家”控制“弱社会”
    三一党独大体制与新加坡工运发展
    第二节1965年工业化共识与“民主工运”发展
    一国家危机意识与工业化共识
    二从“民主工运”到《工业进步宪章》
    第三节1967-1968年劳动立法与工业关系体系的调整
    一1967年《职工会(修正)法》
    二1968年《雇佣法》
    三1968年《工业关系(修正)法》
    小结劳动立法与新加坡劳资政关系的倾斜

    第五章走向“劳工运动现代化”
    第一节“民主工运”的困境
    一民主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劳工阶层的态度分化
    三工会会员数的变化
    四工会财政自主问题
    第二节“工运现代化”的展开
    一“现代化”论述与工会“新角色
    二蒂凡那与“劳工运动现代化”研讨会
    三“劳工运动现代化”研讨会的主要內容
    第三节关于“工运现代化”理念、原则与方法的调查
    一关于“工运现代化”的理念
    二关于“工运现代化”的基本原則
    三关于“工运现代化”的途径方法
    小结“工运现代化”与职总的转型

    第六章劳资政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国家发展
    第一节工业关系新问题与职总的组织调整
    第二节职总与三方代表制的发展
    一职总与国家生产力中心
    二职总与全国工资理事会
    第三节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产业升级
    一工资增长问题
    二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三产业升级
    第四节中央公积金、社会保障与雇员平均收入
    第五节工业关系发展的新动力与新问题
    小结三方代表制与新加坡国家发展

    第七章总结混合型统合主义在新加坡
    一新加坡统合主义的特点
    二国际比较中的新加坡工会体系
    三新加坡混合型统合主义模式的内涵
    附录新加坡工运大事记(1940~1986)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工作品牌丛书:工人先锋号
赖志凯编著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资产制度文件选编(2024版)
中华全国总工会资产监督管理部 编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工作基础知识手册
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工作实用手册(含中国工会章程2023)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理论与实践前沿报告.2021-2022
复旦大学,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编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会员实用手册(含中国工会章程2023)
中国法制出版社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工作指导手册
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工作品牌丛书:五一劳动奖
成露编著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法及相关规定学习汇编(第二版)(含新修正《中国工会章程》)
中国法制出版社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法及工会章程学习百问百答(64开红皮烫金)
中国法制出版社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财务工作实用技巧360问(第二版2023新)
王嘉杰 著
工会体系与国家发展
工会工作品牌丛书:职工书屋
张帆,张爱民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