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当代中国失独人群社会边缘化的路径研究

“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当代中国失独人群社会边缘化的路径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12
版次: 1
ISBN: 9787520344982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页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自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学派开启边缘性研究以来,对边缘性的研究逐渐分化,形成了两大取向,即偏重外在结构性排斥的边缘情境取向与偏重内在边缘人格变化的边缘心理取向,并普遍认为个体的社会边缘化遵循“从结构到心理”的常规路径。《“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当代中国失独人群社会边缘化的路径研究》借助从既有研究中析出的“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这一对概念工具,通过对中国失独者因生活情境的剧烈变动,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主动建构并逐渐封闭形成边缘人格,进而演化出从“心死”到“孤老”的结构边缘化三阶段进程的分析,认为个体社会边缘化还存在非常规的“心理一结构”路径,并据此构建了个体社会边缘化的双重路径理论模型。   徐晓军,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边缘人群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社会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2部著作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2007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称号。 序
    第一章 社会边缘化:起点与路径
    第一节 边缘性研究及其历史脉络
    一 边缘性及其历史脉络
    二 边缘性研究的两大取向
    三 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
    第二节 情境变动与边缘化的路径
    一 经典理论中的社会边缘化路径
    二 社会边缘化的起点――情境变动
    三 情境变动的本质――互动身份变动
    第三节 研究问题:边缘化的“心理一结构”新路径?
    一 对边缘化路径的重新解读
    二 问题的提出:边缘化的另一条路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调查地点概况

    第二章 失独――失独者生活情境的剧烈变动
    第一节 “失独”的文化意涵
    一 “孝”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传统
    一 “孝”文化主导下“失独”的文化意涵
    第二节 失独――生活异变的开始
    一 自我领域
    二 社会领域
    第三节 失独者生活情境变动的特点
    一 生活情境变动的突发性
    二 生活情境变动的不可见性
    三 生活情境变动的双重建构
    四 生活情境变动的剧烈性

    第三章 “遗忘就等于背叛”――失独者的心理边缘化
    第一节 心理边缘化的表现及特点
    一 心理边缘化的核心指标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指标选定
    第二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外显特征
    一 创伤再体验症状
    二 麻木回避类症状
    三 警觉性增高症状
    四 过度移情症状
    五 其他不良适应症状
    第三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
    一 家庭意涵的中国式转变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途径
    第四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进程与特点
    一 失独:心理边缘化的起点
    二 急性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初步形成
    三 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最终形成

    第四章 日益扩大的角色距离――失独者的结构边缘化
    第一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后的外在结构性变化
    一 角色危机:日益模糊的角色认知
    二 价值否定:日益下降的社会地位
    三 人情式微:日益减少的社会关怀
    四 污名标签:日益恶化的社会融入
    五 心理失衡:日益增长的社会排斥
    第二节 失独者结构边缘地位的获得
    一 “失依”:代际支持中断
    ……
    第五章 失独者社会边缘化的路径与特点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学派开启边缘性研究以来,对边缘性的研究逐渐分化,形成了两大取向,即偏重外在结构性排斥的边缘情境取向与偏重内在边缘人格变化的边缘心理取向,并普遍认为个体的社会边缘化遵循“从结构到心理”的常规路径。《“心理―结构”双重边缘化:当代中国失独人群社会边缘化的路径研究》借助从既有研究中析出的“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这一对概念工具,通过对中国失独者因生活情境的剧烈变动,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主动建构并逐渐封闭形成边缘人格,进而演化出从“心死”到“孤老”的结构边缘化三阶段进程的分析,认为个体社会边缘化还存在非常规的“心理一结构”路径,并据此构建了个体社会边缘化的双重路径理论模型。
  • 作者简介:
      徐晓军,湖北黄陂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边缘人群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社会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公开出版学术专著4部,2部著作获教育部社科成果奖。2007年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7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名师”称号。
  • 目录:

    第一章 社会边缘化:起点与路径
    第一节 边缘性研究及其历史脉络
    一 边缘性及其历史脉络
    二 边缘性研究的两大取向
    三 结构边缘与心理边缘
    第二节 情境变动与边缘化的路径
    一 经典理论中的社会边缘化路径
    二 社会边缘化的起点――情境变动
    三 情境变动的本质――互动身份变动
    第三节 研究问题:边缘化的“心理一结构”新路径?
    一 对边缘化路径的重新解读
    二 问题的提出:边缘化的另一条路径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
    二 调查地点概况

    第二章 失独――失独者生活情境的剧烈变动
    第一节 “失独”的文化意涵
    一 “孝”文化主导下的社会文化传统
    一 “孝”文化主导下“失独”的文化意涵
    第二节 失独――生活异变的开始
    一 自我领域
    二 社会领域
    第三节 失独者生活情境变动的特点
    一 生活情境变动的突发性
    二 生活情境变动的不可见性
    三 生活情境变动的双重建构
    四 生活情境变动的剧烈性

    第三章 “遗忘就等于背叛”――失独者的心理边缘化
    第一节 心理边缘化的表现及特点
    一 心理边缘化的核心指标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指标选定
    第二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外显特征
    一 创伤再体验症状
    二 麻木回避类症状
    三 警觉性增高症状
    四 过度移情症状
    五 其他不良适应症状
    第三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
    一 家庭意涵的中国式转变
    二 失独者心理边缘的自我建构途径
    第四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化的进程与特点
    一 失独:心理边缘化的起点
    二 急性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初步形成
    三 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边缘化最终形成

    第四章 日益扩大的角色距离――失独者的结构边缘化
    第一节 失独者心理边缘后的外在结构性变化
    一 角色危机:日益模糊的角色认知
    二 价值否定:日益下降的社会地位
    三 人情式微:日益减少的社会关怀
    四 污名标签:日益恶化的社会融入
    五 心理失衡:日益增长的社会排斥
    第二节 失独者结构边缘地位的获得
    一 “失依”:代际支持中断
    ……
    第五章 失独者社会边缘化的路径与特点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