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8
版次: 1
ISBN: 9787209110037
定价: 8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30页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处理和改善社会关系是儒学的核心内容与宗旨之一,人伦思想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有关社会关系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儒学和社会儒学,推动儒学社会化和社会儒学化,实现儒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构儒学社会,并为当代社会关系的优化提供精神动源,加强文化智库建设,经过精心准备,在2015年顺利举办山东社科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管理”全国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山东社会科学院于2016年8月6-7日在济南成功主办了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内容是精选论坛优秀论文而成,书稿论文在关于社会儒学的概念界定、儒学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社会儒学的当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儒学的学理研究和社会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总序:当今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序言: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在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上的致辞
    社会儒学基本理论
    社会儒学建构:当代儒学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换
    “社会”的观念与荀子“群学”的生活儒学解读――兼评“社会儒学”概念
    也谈荀子的“群学”――基于社会儒学的诠释
    社会儒学视角下的杜维明
    谁是儒家的真正敌人?
    第六伦与社会儒学
    建构社会儒学:促进当代儒学与现代社会系统接融
    儒学的历史与未来――我的儒学观
    儒家社会伦理
    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简论
    儒家几个基本道德规范剖析
    试论传统儒家制度的伦理基础
    “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角色伦理学与生活儒学比较
    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探析
    孝悌责任伦理:儒家家庭责任伦理的核心
    略论儒家责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论《孔子礼食箴言》
    礼教――社会儒学的实践途径
    和为贵:儒家之“礼”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
    当代衢州孔氏家庙祭典模式初探
    试论儒家孝道对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论《列女图》与《列女传》女德观的差异――以论顾恺之《列女仁智图》为中心的考察
    《国语》中的家族伦理思想与家庭教育
    人际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建构――孔子“信”论及其现代价值
    《左传》“让之谓懿德”与社会和谐之“初心”发微
    灵岩寺古建筑群和谐理念探析
    人类儒学
    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生命儒学的多重维度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与人权观念的交汇
    戴震的自然必然本然人性论说探微
    人情文化及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初探
    儒家自由观念在当代的新开展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宗教意蕴与现代价值
    基于社会儒学视角的中西社会秩序观对比
    孟子的是非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王申子《大易缉说》中的“知行合一”观
    儒学历史
    礼乐刑政的儒家治道之思――从“亲亲相隐”问题谈起
    二千年之荀学辨析
    道德语言的分类与运行:一种对荀子名学的现代解释
    试论汉代长者及其历史影响
    朱熹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从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看纲常儒教
    明代儒士“君子人格”管窥(上)――以张履祥《近古录》为中心
    《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儒家道德教化
    子贡手刻孔子夫妇楷木像考略
    儒学与社会
    当代中国儒教复兴的实践类型及其内在逻辑
    儒学现代转型与复兴的路径选择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的重要方式――构建新乡贤文化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政治哲学
    宗教儒学及其社会功能论纲
    山东省当代民间儒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其对策
    儒家传统与毛泽东的实践观
    后记
  • 内容简介:
      处理和改善社会关系是儒学的核心内容与宗旨之一,人伦思想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有关社会关系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创新发展儒学和社会儒学,推动儒学社会化和社会儒学化,实现儒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建构儒学社会,并为当代社会关系的优化提供精神动源,加强文化智库建设,经过精心准备,在2015年顺利举办山东社科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管理”全国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山东社会科学院于2016年8月6-7日在济南成功主办了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社会儒学与社会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内容是精选论坛优秀论文而成,书稿论文在关于社会儒学的概念界定、儒学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社会儒学的当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对儒学的学理研究和社会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 目录:
    总序:当今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序言: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在第三届泰山文明论坛上的致辞
    社会儒学基本理论
    社会儒学建构:当代儒学创新性发展的一种选择
    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换
    “社会”的观念与荀子“群学”的生活儒学解读――兼评“社会儒学”概念
    也谈荀子的“群学”――基于社会儒学的诠释
    社会儒学视角下的杜维明
    谁是儒家的真正敌人?
    第六伦与社会儒学
    建构社会儒学:促进当代儒学与现代社会系统接融
    儒学的历史与未来――我的儒学观
    儒家社会伦理
    儒家社会伦理思想简论
    儒家几个基本道德规范剖析
    试论传统儒家制度的伦理基础
    “角色”意识:《易传》之“定位”观念与正义问题――角色伦理学与生活儒学比较
    安乐哲儒家角色伦理学探析
    孝悌责任伦理:儒家家庭责任伦理的核心
    略论儒家责任伦理及其当代价值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论《孔子礼食箴言》
    礼教――社会儒学的实践途径
    和为贵:儒家之“礼”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
    当代衢州孔氏家庙祭典模式初探
    试论儒家孝道对中国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论《列女图》与《列女传》女德观的差异――以论顾恺之《列女仁智图》为中心的考察
    《国语》中的家族伦理思想与家庭教育
    人际信任与社会信任的建构――孔子“信”论及其现代价值
    《左传》“让之谓懿德”与社会和谐之“初心”发微
    灵岩寺古建筑群和谐理念探析
    人类儒学
    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生命儒学的多重维度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与人权观念的交汇
    戴震的自然必然本然人性论说探微
    人情文化及其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初探
    儒家自由观念在当代的新开展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的宗教意蕴与现代价值
    基于社会儒学视角的中西社会秩序观对比
    孟子的是非观及当代价值研究
    王申子《大易缉说》中的“知行合一”观
    儒学历史
    礼乐刑政的儒家治道之思――从“亲亲相隐”问题谈起
    二千年之荀学辨析
    道德语言的分类与运行:一种对荀子名学的现代解释
    试论汉代长者及其历史影响
    朱熹书院教化与道学社会化适应
    从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看纲常儒教
    明代儒士“君子人格”管窥(上)――以张履祥《近古录》为中心
    《聊斋俚曲》与下层社会的儒家道德教化
    子贡手刻孔子夫妇楷木像考略
    儒学与社会
    当代中国儒教复兴的实践类型及其内在逻辑
    儒学现代转型与复兴的路径选择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的重要方式――构建新乡贤文化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政治哲学
    宗教儒学及其社会功能论纲
    山东省当代民间儒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其对策
    儒家传统与毛泽东的实践观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保险(第四版)
邓大松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思想底色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Hofstadter)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文化脑:人类天性的文化神经科学 韩世辉
韩世辉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主义文化论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权的法理与实践
汤闳淼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营销手册
[英]杰勒德·黑斯廷斯(Gerard Hastings),[英]凯瑟琳·安格斯(Kathryn Angus),[美]卡罗尔·布莱恩特(Carol Bryant)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保障理论:发生机制与政策逻辑
席恒 著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调查:设计与评估
祝建华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情感学习手册:研究与实践
(美)杜拉克著 毛亚庆译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转型与晚清民国词学流变
朱惠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工作本土实践与探究
姒鹭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儒家责任伦理学(全三卷)(国家社科基金丛书—哲学)
涂可国 著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国际儒学论丛(第11辑)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两创”的“曲阜模式”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国际儒学论丛(第10辑)
涂可国 编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重建天人观:生态伦理研究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国际儒学论丛(第9辑)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国际儒学论丛(2019年第2期 总第8期)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家谈·第一辑: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
涂可国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中国文化论衡(2019年第1期总第7期)
涂可国、张伟、刘云超、车振华 著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文化中国导引:文明传习与精神塑造
涂可国 著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2019)山东文化发展报告
涂可国主编张伟徐建勇赵迎芳 副主编
社会儒学论丛(第1辑)/中国文化研究丛书
社会文化导论
涂可国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