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6-12
版次: 1
ISBN: 9787542916617
定价: 49.5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6页
字数: 607千字
分类: 经济
5人买过
  •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的读者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统计专业的本科生。这就是《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的主体写作风格是“阐释”性的原因。二是非统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经济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虽然并非所有的经济类学生都将货币与金融统计学作为必修课,但希望了解金融数据的含义与用途、希望将货币与金融统计不作为选修课程的学生迅速增加。三是金融统计实际工作者。在金融统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从事金融统计实际工作的人员面对知识更新的巨大挑战,因此亟须学习有关统计知识。为了满足各类人员的学习需要,《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还增列了一些示范性学术论文和与《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置于各章的附录中。因此,《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既可从教学使用,又可满足相关人员的自学需要和在职人员的培训需要。 第一章国际统计标准及其属性
    第一节国际统计标准及其发展中的阶段l生特点
    一、国际统计标准与准则构成体系及本书写作的主要依据
    二、国际统计标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三、1993年以来国际统计标准的研发特点
    四、中国在执行国际统计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国际统计标准的属性
    一、国际统计标准的超国家属性
    二、SNA的公共产品属性
    第三节《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特点、范围与内容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出台背景
    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特点
    三、《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与SNA(1993)的关系
    四、《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统计范围
    五、《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内容
    第四节《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及其与SNA(1993)的比较
    一、《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特点
    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统计范围
    三、《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与SiNA(1993)的比较
    四、《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与《政府财政统计手册》(1986)相比的改进之处
    第五节《国际收支手册》(1993)的内容与特点
    一、《国际收支手册》(1993)的出台
    二、《国际收支手册》(1993)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收支手册》(1993)与SNA(1993)的比较
    四、《国际收支手册》(1993)与《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及《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比较
    附录1—1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漏算
    附录1—2SNA(1993)国际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评估

    第二章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第一节机构单位及其部门归属
    一、机构单位及其分类
    二、机构单位的常住性
    三、公司、准公司、政府单位和非营利机构
    四、机构单位的部门归属
    五、对现行机构部门分类法的讨论
    第二节机构部门分类法的特点及作用
    一、机构部门分类法的特点
    二、机构部门分类法的作用
    第三节金融公司部门
    一、金融公司部门的范围
    二、金融公司部门的分类
    第四节其他机构部门
    一、非金融公司部门
    二、广义政府部门
    三、住户部门
    四、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附录2—1贡献率辨析:以机构部门分析为例

    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总览
    第一节账户与矩阵的种类及其形式
    一、国民经济账户及其特点
    二、账户的种类及其形式
    三、矩阵式平衡表的种类及其形式
    第二节国民经济总体账户序列
    一、国民经济总体基本账户序列
    二、资产负债表的引入
    三、国民经济总体基本账户序列的扩展
    第三节综合经济账户
    一、货物和服务账户的引入
    二、对外交易账户的引入
    三、国民经济总体综合经济账户
    四、按机构部门分组的综合经济账户
    第四节矩阵式平衡表
    一、矩阵式平衡表及其特点
    二、国民经济总体矩阵表的扩展
    三、国民经济总体矩阵表有关项目的解读

    第四章金融资产与分类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界定
    二、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界定
    三、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第二节金融工具分类的原则和标准
    一、金融工具分类的原则
    二、金融工具分类的国际标准
    三、SNA(1993)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特点
    第三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二、通货和存款
    三、股票以外的证券
    四、贷款
    五、股票和其他权益
    六、保险专门准备金
    七、金融衍生工具
    八、其他应收/应付账款

    第五章金融流量与存量及其核算规则
    第一节金融流量与存量
    一、经济流量与存量的相关概念
    二、金融流量与存量的相关概念及其统计
    第二节金融流量与存量的核算规则
    一、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估价
    二、金融交易记录的时间
    三、汇总、合并与取净值..
    附录5-1用金融存量指标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衡量

    第六章货币、信贷和债务
    第一节基本问题
    一、货币的理论概念与统计概念
    二、货币的计量方法
    三、货币统计的概念性框架
    第二节广义货币与相关概念剖析
    一、广义货币的统计内涵
    二、基础货币的统计内涵
    三、流动性总量的统计内涵
    第三节信贷和债务概念剖析
    一、信贷与债务的关系
    二、信贷的统计内涵
    三、债务的统计内涵
    四、信贷和债务数据的收集
    第四节金融创新与货币统计口径的改变
    一、货币总量概念的国别差异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口径的影响
    三、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附录6—1货币条件指数——货币政策态势的一种度量
    附录6—2论中国货币统计的改革

    第七章货币统计分析框架
    第一节货币统计框架的基本内容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关于货币统计的基本思路
    二、部门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金融公司概览表
    一、中央银行概览表
    二、其他存款性公司概览表
    三、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表
    四、存款性公司概览表
    五、金融公司概览表
    附录7—1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及其启示

    第八章金融统计与方法
    第一节金融统计的基本问题
    一、金融统计的对象和范围
    二、金融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关系
    三、金融统计与货币统计的关系
    四、资金流量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SNA(1993)的账户考察
    一、SNA(1993)的账户结构
    二、SNA(1993)的账户与主要经济总量解析
    三、资产负债表和积累账户
    第三节资金流量核算
    一、进行资金流量核算的原因
    二、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知识
    三、资金流量表的基本表式
    四、《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资金流量表的结构
    附录8—1金融统计国际规范化的几个问题

    第九章金融稳健统计
    第一节金融稳健统计概述
    一、金融稳健统计的概念
    二、金融稳健统计的基本内容
    三、金融稳健指标的特点
    四、研究金融稳健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一、金融性公司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二、非金融性公司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三、住户部门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第三节金融稳健统计的核心指标
    一、资本充足性
    二、资产质量
    三、收益与利润
    四、流动性
    五、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
    第四节金融稳健统计的鼓励指标
    一、存款机构的鼓励指标
    二、其他金融性公司的鼓励指标
    三、非金融性公司的鼓励指标
    四、住户部门的鼓励指标
    五、证券市场的鼓励指标
    六、房地产市场的鼓励指标
    第五节金融稳健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一、基于金融稳健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估
    二、金融稳健分析在中国的应用
    附录9—1巴塞尔协议

    第十章数据公布标准与《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第一节SDDS、GDDS的产生与实施
    一、透明度问题与SDDS、GDDS的产生
    二、SDDS、GDDS的实施
    三、GDDS与中国金融统计
    第二节GDDS和SDDS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特征:范围、频率和及时性
    二、数据公布的质量
    三、数据公布的完整性
    四、公众获取
    五、GDDS和SDDS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概述
    一、《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的内容要点与架构
    二、通用框架的基本内容
    三、层级式结构的说明
    第四节《货币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附录10-1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的读者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统计专业的本科生。这就是《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的主体写作风格是“阐释”性的原因。二是非统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经济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虽然并非所有的经济类学生都将货币与金融统计学作为必修课,但希望了解金融数据的含义与用途、希望将货币与金融统计不作为选修课程的学生迅速增加。三是金融统计实际工作者。在金融统计工作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从事金融统计实际工作的人员面对知识更新的巨大挑战,因此亟须学习有关统计知识。为了满足各类人员的学习需要,《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还增列了一些示范性学术论文和与《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置于各章的附录中。因此,《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既可从教学使用,又可满足相关人员的自学需要和在职人员的培训需要。
  • 目录:
    第一章国际统计标准及其属性
    第一节国际统计标准及其发展中的阶段l生特点
    一、国际统计标准与准则构成体系及本书写作的主要依据
    二、国际统计标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三、1993年以来国际统计标准的研发特点
    四、中国在执行国际统计标准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国际统计标准的属性
    一、国际统计标准的超国家属性
    二、SNA的公共产品属性
    第三节《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特点、范围与内容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出台背景
    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特点
    三、《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与SNA(1993)的关系
    四、《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统计范围
    五、《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的内容
    第四节《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及其与SNA(1993)的比较
    一、《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特点
    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统计范围
    三、《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与SiNA(1993)的比较
    四、《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与《政府财政统计手册》(1986)相比的改进之处
    第五节《国际收支手册》(1993)的内容与特点
    一、《国际收支手册》(1993)的出台
    二、《国际收支手册》(1993)研究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收支手册》(1993)与SNA(1993)的比较
    四、《国际收支手册》(1993)与《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及《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比较
    附录1—1核算制度缺陷与经济总量漏算
    附录1—2SNA(1993)国际标准贯彻执行情况的评估

    第二章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第一节机构单位及其部门归属
    一、机构单位及其分类
    二、机构单位的常住性
    三、公司、准公司、政府单位和非营利机构
    四、机构单位的部门归属
    五、对现行机构部门分类法的讨论
    第二节机构部门分类法的特点及作用
    一、机构部门分类法的特点
    二、机构部门分类法的作用
    第三节金融公司部门
    一、金融公司部门的范围
    二、金融公司部门的分类
    第四节其他机构部门
    一、非金融公司部门
    二、广义政府部门
    三、住户部门
    四、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
    附录2—1贡献率辨析:以机构部门分析为例

    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总览
    第一节账户与矩阵的种类及其形式
    一、国民经济账户及其特点
    二、账户的种类及其形式
    三、矩阵式平衡表的种类及其形式
    第二节国民经济总体账户序列
    一、国民经济总体基本账户序列
    二、资产负债表的引入
    三、国民经济总体基本账户序列的扩展
    第三节综合经济账户
    一、货物和服务账户的引入
    二、对外交易账户的引入
    三、国民经济总体综合经济账户
    四、按机构部门分组的综合经济账户
    第四节矩阵式平衡表
    一、矩阵式平衡表及其特点
    二、国民经济总体矩阵表的扩展
    三、国民经济总体矩阵表有关项目的解读

    第四章金融资产与分类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界定
    二、金融资产与非金融资产的界定
    三、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第二节金融工具分类的原则和标准
    一、金融工具分类的原则
    二、金融工具分类的国际标准
    三、SNA(1993)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特点
    第三节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二、通货和存款
    三、股票以外的证券
    四、贷款
    五、股票和其他权益
    六、保险专门准备金
    七、金融衍生工具
    八、其他应收/应付账款

    第五章金融流量与存量及其核算规则
    第一节金融流量与存量
    一、经济流量与存量的相关概念
    二、金融流量与存量的相关概念及其统计
    第二节金融流量与存量的核算规则
    一、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估价
    二、金融交易记录的时间
    三、汇总、合并与取净值..
    附录5-1用金融存量指标对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衡量

    第六章货币、信贷和债务
    第一节基本问题
    一、货币的理论概念与统计概念
    二、货币的计量方法
    三、货币统计的概念性框架
    第二节广义货币与相关概念剖析
    一、广义货币的统计内涵
    二、基础货币的统计内涵
    三、流动性总量的统计内涵
    第三节信贷和债务概念剖析
    一、信贷与债务的关系
    二、信贷的统计内涵
    三、债务的统计内涵
    四、信贷和债务数据的收集
    第四节金融创新与货币统计口径的改变
    一、货币总量概念的国别差异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供应量口径的影响
    三、中国货币供应量统计
    附录6—1货币条件指数——货币政策态势的一种度量
    附录6—2论中国货币统计的改革

    第七章货币统计分析框架
    第一节货币统计框架的基本内容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关于货币统计的基本思路
    二、部门资产负债表
    第二节金融公司概览表
    一、中央银行概览表
    二、其他存款性公司概览表
    三、其他金融性公司概览表
    四、存款性公司概览表
    五、金融公司概览表
    附录7—1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国际准则及其启示

    第八章金融统计与方法
    第一节金融统计的基本问题
    一、金融统计的对象和范围
    二、金融存量核算与流量核算的关系
    三、金融统计与货币统计的关系
    四、资金流量统计的作用
    第二节SNA(1993)的账户考察
    一、SNA(1993)的账户结构
    二、SNA(1993)的账户与主要经济总量解析
    三、资产负债表和积累账户
    第三节资金流量核算
    一、进行资金流量核算的原因
    二、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知识
    三、资金流量表的基本表式
    四、《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资金流量表的结构
    附录8—1金融统计国际规范化的几个问题

    第九章金融稳健统计
    第一节金融稳健统计概述
    一、金融稳健统计的概念
    二、金融稳健统计的基本内容
    三、金融稳健指标的特点
    四、研究金融稳健统计的意义
    第二节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一、金融性公司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二、非金融性公司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三、住户部门金融稳健统计的数据基础
    第三节金融稳健统计的核心指标
    一、资本充足性
    二、资产质量
    三、收益与利润
    四、流动性
    五、对市场风险的敏感程度
    第四节金融稳健统计的鼓励指标
    一、存款机构的鼓励指标
    二、其他金融性公司的鼓励指标
    三、非金融性公司的鼓励指标
    四、住户部门的鼓励指标
    五、证券市场的鼓励指标
    六、房地产市场的鼓励指标
    第五节金融稳健分析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一、基于金融稳健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估
    二、金融稳健分析在中国的应用
    附录9—1巴塞尔协议

    第十章数据公布标准与《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第一节SDDS、GDDS的产生与实施
    一、透明度问题与SDDS、GDDS的产生
    二、SDDS、GDDS的实施
    三、GDDS与中国金融统计
    第二节GDDS和SDDS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特征:范围、频率和及时性
    二、数据公布的质量
    三、数据公布的完整性
    四、公众获取
    五、GDDS和SDDS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数据质量评估框架》概述
    一、《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的内容要点与架构
    二、通用框架的基本内容
    三、层级式结构的说明
    第四节《货币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附录10-1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评估框架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应考指导
刘刚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2024)
陈仲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院校统计学系列教材:货币与金融统计学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