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6
版次: 1
ISBN: 9787520362795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法律
4人买过
  •   立法程序是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结构耦合载体。在立法程序中创设与公共领域相联结的立法理由说明平台,从源头上实现对立法议题初始确定的民主控制,构成立法民主的基础机制。在功能上,立法理由说明经由公共领域汇聚立法需求,提炼整合立法议题,决定是否启动立法。在制度上,依托“公众-立法提案主体-立法机关”主体关系,建立“立法动议-立法提案-立法启动”制度结构,为立法设置基础性民主框架。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的基础环节,促进了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在立法程序的结构耦合。   张婷,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与行政法学。在《环球法律评论》《法学论坛》《改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导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本书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 本书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的现实必要

    第一节 影响立法功能实现的立法实践问题

    一 立法启动门槛较低,致使地方立法体量庞大

    二 立法过程虚化,致使景观立法、重复立法现象频现

    三 部门立法、精英立法构成立法程序的主导

    四 立法程序中的公众参与仍须强化

    第二节 立法程序对实现立法功能的基础性作用

    一 立法功能实现依赖于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彰显

    二 立法程序是实现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耦合的载体

    三 立法程序实现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相耦合的逻辑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的初步设想

    一 促进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耦合之制度设计的既有思路

    二 将立法理由说明设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之替代方案

    第二章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民主载体的理论基础和功能

    第一节 民主立法的理论模式:从代议奠基到过程协商

    一 代议民主与议会立法的民主奠基

    二 协商民主与立法过程的民主协商

    第二节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民主的源头机制

    一 民主输入:基于理由说明的公共领域与立法过程之沟通

    二 民主控制:理由说明作为立法议题设置的基础框架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在立法程序中的结构功能

    一 汇聚吸纳利益需求,凝聚立法抽象共识

    二 提炼整合立法议题,决定是否启动立法

    三 设置立法民主框架,串联立法理想过程

    四 促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的结构耦合

    第三章 立法理由说明类似制度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第一节 立法项目建议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项目建议的实践运行及其功能

    二 立法项目建议的形式化对立法民主性的弱化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项目建议之改造可能

    第二节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实践运行及其功能

    二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异化及其对立法民主的偏离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规划和计划之改造可能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前评估的实践运行与功能

    二 立法前评估制度的运行问题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前评估之改造可能

    第四节 立法草案说明的运行现状及改造可能

    一 立法草案说明的功能

    二 立法草案说明的运行问题

    三 问题归源:起草附属草案说明模式的局限

    四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草案说明之改造可能

    第四章 立法理由说明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立法理由说明的内容结构与说明逻辑

    一 立法理由的“规范性”层次

    二 立法理由的内容框架

    三 立法理由说明的结构逻辑和具体内容

    第二节 立法理由说明的制度机制:立法动议-提案-启动

    一 立法动议

    二 立法提案

    三 立法启动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程序后续环节的联动

    一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起草的联动

    二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审议表决的联动

    三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监督的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立法程序是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结构耦合载体。在立法程序中创设与公共领域相联结的立法理由说明平台,从源头上实现对立法议题初始确定的民主控制,构成立法民主的基础机制。在功能上,立法理由说明经由公共领域汇聚立法需求,提炼整合立法议题,决定是否启动立法。在制度上,依托“公众-立法提案主体-立法机关”主体关系,建立“立法动议-立法提案-立法启动”制度结构,为立法设置基础性民主框架。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的基础环节,促进了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在立法程序的结构耦合。
  • 作者简介:
      张婷,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与行政法学。在《环球法律评论》《法学论坛》《改革》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本书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四 本书研究方法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的现实必要

    第一节 影响立法功能实现的立法实践问题

    一 立法启动门槛较低,致使地方立法体量庞大

    二 立法过程虚化,致使景观立法、重复立法现象频现

    三 部门立法、精英立法构成立法程序的主导

    四 立法程序中的公众参与仍须强化

    第二节 立法程序对实现立法功能的基础性作用

    一 立法功能实现依赖于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的彰显

    二 立法程序是实现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耦合的载体

    三 立法程序实现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相耦合的逻辑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的初步设想

    一 促进立法民主性和科学性耦合之制度设计的既有思路

    二 将立法理由说明设为立法程序基础环节之替代方案

    第二章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民主载体的理论基础和功能

    第一节 民主立法的理论模式:从代议奠基到过程协商

    一 代议民主与议会立法的民主奠基

    二 协商民主与立法过程的民主协商

    第二节 立法理由说明作为立法民主的源头机制

    一 民主输入:基于理由说明的公共领域与立法过程之沟通

    二 民主控制:理由说明作为立法议题设置的基础框架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在立法程序中的结构功能

    一 汇聚吸纳利益需求,凝聚立法抽象共识

    二 提炼整合立法议题,决定是否启动立法

    三 设置立法民主框架,串联立法理想过程

    四 促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的结构耦合

    第三章 立法理由说明类似制度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第一节 立法项目建议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项目建议的实践运行及其功能

    二 立法项目建议的形式化对立法民主性的弱化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项目建议之改造可能

    第二节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实践运行及其功能

    二 立法规划和计划的异化及其对立法民主的偏离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规划和计划之改造可能

    第三节 立法前评估的运行现状和改造可能

    一 立法前评估的实践运行与功能

    二 立法前评估制度的运行问题

    三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立法前评估之改造可能

    第四节 立法草案说明的运行现状及改造可能

    一 立法草案说明的功能

    二 立法草案说明的运行问题

    三 问题归源:起草附属草案说明模式的局限

    四 面向立法理由说明的草案说明之改造可能

    第四章 立法理由说明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立法理由说明的内容结构与说明逻辑

    一 立法理由的“规范性”层次

    二 立法理由的内容框架

    三 立法理由说明的结构逻辑和具体内容

    第二节 立法理由说明的制度机制:立法动议-提案-启动

    一 立法动议

    二 立法提案

    三 立法启动

    第三节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程序后续环节的联动

    一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起草的联动

    二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审议表决的联动

    三 立法理由说明与立法监督的联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学
邓小兵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前沿(第六辑)
郑磊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法理学:立法研究的新路径(立法学经典译丛)
卢克·J.维特根思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学教程(第三版)
徐向华 主编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法律与程序(立法学经典译丛)
杰克·戴维斯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原理、程序与技术(第二版)(法治原理与实务丛书)
刘平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法理学的前沿探析及方法论构建
温惊雷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学
谢寄博 主编;代水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理论与制度
尚海龙;王晓平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学(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朱力宇 叶传星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学 原 理、程序、制度与技术 杨临宏 著
杨临宏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立法的经济学(立法学经典译丛)
Francesco Parisi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汽车色彩与面料设计 王庆斌,张婷 编
张婷 主编;吴双全 副主编;王庆斌;佗卫涛;王谦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计算机效果图设计与制作
张婷 主编;李雪塞;王冬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沈括(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张婷 著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风儿婷儿
张婷 著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董克礼临床医案精华
张婷 主编;肖岚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网页设计与前端开发实用教程(Dreamweaver+CSS+Photoshop+JavaScri
张婷 著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茶缨雄
张婷 著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清华少年说(第五辑)
张婷 著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环境污染控制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化工环境系列
张婷 编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破产法茶座(第四卷)
张婷 主编;徐阳光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服装制版与推版 中外文化 李凯,张婷主编
张婷 主编;李凯
立法理由说明研究
英美民事对抗制的演变(1945-2012):以美国的案件管理制度为切入点
张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