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研究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8
版次: 1
ISBN: 9787520374040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4页
分类: 法律
  • 本书以马克思土地产权思想为理论指导,系统分析土地股份合作的基础理论,考察该制度演变的历程,对运行中的障碍进行比较考察。同时分析改革在土地集中、主体利益平衡中可能导致的问题,得出应倡导农民自主流转型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最后梳理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规范的现状,探索土地股权设置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股份合作组织终止制度及完善土地股份合作配套制度的路径,平衡农民股东、非农民股东与债权人等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王瑜,女,1981年出生,法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证券市场导报》《社会科学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两次获得“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年会论文”二等奖。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四  本书结构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及对中国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解释框架: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所有权
        二  土地权利的统一与分离理论
        三  土地股份制理论
        四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转让理论
        五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前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评价
      第三节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启示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基础为土地产权分离
        二  土地股份合作目标为改造小农经济
        三  土地股权定价依据为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四  土地股份合作分配应保障农民收益权
        五  发挥国家在土地股份合作中的作用
    第二章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界定及法权关系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界定
        二  土地股份合作主体间的法权关系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动因
        一  土地外部利润组成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内化土地外部利润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优势与设立必要性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优势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第三章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产生
        一  初级社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度
        二  高级社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度
        三  合作社时期土地股份合作制度评析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演变
        一  社区全员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二  农民自主流转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三  两类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比较考察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逻辑与启示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逻辑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土地股份合作现行立法的检讨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立法基础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法律基础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政策基础
        三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定与政策间的关系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的特征
        一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的立法技术特征
        二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体系特征
        三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内容特征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立法缺陷
        一  立法的滞后性与实践脱节
        二  法律法规相互矛盾
        三  法律政策未体现区域差异
    第五章  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原则
        一  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原则
        二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自治原则
        三  统一立法与尊重地方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四  因地制宜、适度干预的原则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的股权制度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作价
        二  股份合作制中优先股的设置
        三  农民土地股权的转让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的收益分配
        一  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二  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三  收益分配机制的选择和完善
      第四节  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土地处置和债权人利益保护
        一  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土地处置
        二  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债权人利益保护
      第五节  土地股份合作配套制度
        一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制度
        二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登记法律制度
        三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四  构建政府协调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土地产权思想为理论指导,系统分析土地股份合作的基础理论,考察该制度演变的历程,对运行中的障碍进行比较考察。同时分析改革在土地集中、主体利益平衡中可能导致的问题,得出应倡导农民自主流转型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最后梳理土地股份合作法律制度规范的现状,探索土地股权设置制度、收益分配制度、股份合作组织终止制度及完善土地股份合作配套制度的路径,平衡农民股东、非农民股东与债权人等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 作者简介:
    王瑜,女,1981年出生,法学博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事务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证券市场导报》《社会科学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两次获得“湖北省法学会商法研究会年会论文”二等奖。
  •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文献综述
        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四  本书结构内容、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及对中国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解释框架: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所有权
        二  土地权利的统一与分离理论
        三  土地股份制理论
        四  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转让理论
        五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一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前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  评价
      第三节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启示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基础为土地产权分离
        二  土地股份合作目标为改造小农经济
        三  土地股权定价依据为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四  土地股份合作分配应保障农民收益权
        五  发挥国家在土地股份合作中的作用
    第二章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界定及法权关系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界定
        二  土地股份合作主体间的法权关系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生成动因
        一  土地外部利润组成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能够内化土地外部利润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优势与设立必要性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优势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第三章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产生
        一  初级社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度
        二  高级社的土地股份合作制度
        三  合作社时期土地股份合作制度评析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演变
        一  社区全员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二  农民自主流转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三  两类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比较考察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逻辑与启示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逻辑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历史演进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土地股份合作现行立法的检讨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立法基础
        一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法律基础
        二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政策基础
        三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定与政策间的关系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的特征
        一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的立法技术特征
        二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体系特征
        三  土地股份合作法律规范内容特征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的立法缺陷
        一  立法的滞后性与实践脱节
        二  法律法规相互矛盾
        三  法律政策未体现区域差异
    第五章  土地股份合作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土地股份合作制度构建的原则
        一  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原则
        二  土地股份合作社内部自治原则
        三  统一立法与尊重地方规范相结合的原则
        四  因地制宜、适度干预的原则
      第二节  土地股份合作的股权制度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作价
        二  股份合作制中优先股的设置
        三  农民土地股权的转让
      第三节  土地股份合作的收益分配
        一  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
        二  收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三  收益分配机制的选择和完善
      第四节  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土地处置和债权人利益保护
        一  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土地处置
        二  股份合作组织终止时的债权人利益保护
      第五节  土地股份合作配套制度
        一  完善财政金融支持制度
        二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确股登记法律制度
        三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四  构建政府协调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