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561531211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7页
字数: 28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2人买过
  •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基于“语境是语言学和相关学科的元理论范畴,为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和可能”(郭贵春,2006)的科学哲学观点,本着整体性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从语言学三个主要分支,即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内对语境所进行的探讨及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它在其中的发展状况和轨迹。 周淑萍,女,1967年生,福建建瓯人。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大外语系,福州大学文学硕士。2001-2002年度及2009-2010年度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访问学习。现为武夷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校教学督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在国内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一项已完成),主持并参加校级课题多项,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0绪论
    0.1语境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0.2语境研究多元化现象的反思
    0.3本书的研究构想

    1语境研究的传统
    1.1什么是语境
    1.2语境研究的渊源
    1.2.1西方语境研究的起源
    1.2.2我国语境研究的起源
    1.3西方语境研究的概貌
    1.3.1Wegener与Manowski的语境思想
    1.3.2Firth的“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
    1.3.3Halliday的“语域”理论
    1.3.4Hymes的SPEAKING
    1.3.5Lyons的语境知识理论
    1.3.6认知语用学的语境观
    1.4我国语境研究的概貌
    1.4.1我国前期的语境研究
    1.4.2我国近期的语境研究
    1.5语境研究的反思
    1.5.1语境是语言学的元理论范畴
    1.5.2语境研究的哲学视角
    1.5.3语境研究的整合路径

    2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2.1前期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2.1.1Bloomfield的语义理论及启示
    2.1.2Chomsky的理论及启示
    2.270年代后语义研究中的语境
    2.2.1Stalnaker的语境观
    2.2.2Leech语义学理论的语境观
    2.2.3Lyons语义学理论的语境观
    2.2.4Saeed的《语义学》申的语境观
    2.3我国语义研究中的语境
    2.3.1詹人凤的《现代汉语语义学》
    2.3.2王占馥的《境况语义学导论》
    2.3.3李福印的《语义学概论》
    2.3.4朱跃的《语义论》
    2.4语义学研究成果对语境理论建构的启示

    3语用研究中的语境
    3.1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3.2语用学与语境的关系
    3.2.1语用学定义中的语境
    3.2.2语用学与语境的关系
    3.3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
    3.3.1语用学三大研究类型中的语境
    3.3.2一些著名学者理论中的语境
    3.3.3语用学主要研究论题中的语境
    3.4总结与启示
    3.4.1语用学研究申语境理论的发展趋向
    3.4.2语用研究之于语境研究的推动和启示

    4认知视阈下的语境研究
    4.1语境问题认知研究的起源
    4.2认知语境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及定义
    4.2.1认知语境研究的基础理论——关联理论
    4.2.2Verschueren的语境认知观
    4.2.3vanDiik的认知语境理论
    4.2.4认知语境的定义
    4.3认知语境的构成及特征
    4.3.1认知语境的构成
    4.3.2认知语境与传统语境的关系
    4.3.3认知语境对传统语境的弥补
    4.3.4认知语境的特征
    4.4认知语境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4.4.1域、图示、草图、框架和理想化认知模式理论
    4.4.2认知语境结构研究的启示
    4.5总结与启示

    5语境线索模式探索
    5.1语境研究的成果及启示
    5.2Gumperz的语境线索及相关认识
    5.2.1语码转换现象的语境线索功能
    5.2.2韵律特征的语境线索功能
    5.2.3词汇的语境线索功能
    5.2.4程式化表达的语境线索功能
    5.2.5其他语境线索的特征及功能
    5.3语境线索模式探索
    5.3.1Gumperz的“语境化”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5.3.2语境线索功能的特征
    5.3.3语境线索模式
    5.4语境线索模式的特性
    5.4.1语境线索模式具有开放性
    5.4.2语境线索模式中的交际主体具有能动性
    5.4.3语境线索模式具有互动性
    5.5语境线索模式对相关理论的回应和反思
    5.5.1语境线索模式对相关理论的回应
    5.5.2对语境线索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6语境线索模式的应用研究
    6.1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
    6.1.1阅读研究的历史、成就及反思
    6.1.2语境线索模式
    6.1.3阅读理解中的语境线索模式应用
    6.1.4语境线索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6.2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
    6.2.1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6.2.2语境线索模式及相关研究
    6.2.3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写作
    6.2.4语境线索模式对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
    6.3口语交际语篇中的语境线索模式
    6.3.1一般口语交际语篇申的语境线索模式
    6.3.2特殊口语交际中的语境线索模式
    6.3.3结语

    7总结与展望
    7.1总结
    7.1.1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7.1.2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
    7.1.3认知视阈中的语境
    7.2语境研究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致谢
  • 内容简介: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基于“语境是语言学和相关学科的元理论范畴,为语形、语义和语用分析方法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和可能”(郭贵春,2006)的科学哲学观点,本着整体性研究的方向和思路,从语言学三个主要分支,即语义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领域内对语境所进行的探讨及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它在其中的发展状况和轨迹。
  • 作者简介:
    周淑萍,女,1967年生,福建建瓯人。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大外语系,福州大学文学硕士。2001-2002年度及2009-2010年度先后在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访问学习。现为武夷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校教学督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在国内大学学报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一项已完成),主持并参加校级课题多项,参加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
  • 目录:
    0绪论
    0.1语境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0.2语境研究多元化现象的反思
    0.3本书的研究构想

    1语境研究的传统
    1.1什么是语境
    1.2语境研究的渊源
    1.2.1西方语境研究的起源
    1.2.2我国语境研究的起源
    1.3西方语境研究的概貌
    1.3.1Wegener与Manowski的语境思想
    1.3.2Firth的“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
    1.3.3Halliday的“语域”理论
    1.3.4Hymes的SPEAKING
    1.3.5Lyons的语境知识理论
    1.3.6认知语用学的语境观
    1.4我国语境研究的概貌
    1.4.1我国前期的语境研究
    1.4.2我国近期的语境研究
    1.5语境研究的反思
    1.5.1语境是语言学的元理论范畴
    1.5.2语境研究的哲学视角
    1.5.3语境研究的整合路径

    2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2.1前期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2.1.1Bloomfield的语义理论及启示
    2.1.2Chomsky的理论及启示
    2.270年代后语义研究中的语境
    2.2.1Stalnaker的语境观
    2.2.2Leech语义学理论的语境观
    2.2.3Lyons语义学理论的语境观
    2.2.4Saeed的《语义学》申的语境观
    2.3我国语义研究中的语境
    2.3.1詹人凤的《现代汉语语义学》
    2.3.2王占馥的《境况语义学导论》
    2.3.3李福印的《语义学概论》
    2.3.4朱跃的《语义论》
    2.4语义学研究成果对语境理论建构的启示

    3语用研究中的语境
    3.1语用学与语义学的关系
    3.2语用学与语境的关系
    3.2.1语用学定义中的语境
    3.2.2语用学与语境的关系
    3.3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
    3.3.1语用学三大研究类型中的语境
    3.3.2一些著名学者理论中的语境
    3.3.3语用学主要研究论题中的语境
    3.4总结与启示
    3.4.1语用学研究申语境理论的发展趋向
    3.4.2语用研究之于语境研究的推动和启示

    4认知视阈下的语境研究
    4.1语境问题认知研究的起源
    4.2认知语境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及定义
    4.2.1认知语境研究的基础理论——关联理论
    4.2.2Verschueren的语境认知观
    4.2.3vanDiik的认知语境理论
    4.2.4认知语境的定义
    4.3认知语境的构成及特征
    4.3.1认知语境的构成
    4.3.2认知语境与传统语境的关系
    4.3.3认知语境对传统语境的弥补
    4.3.4认知语境的特征
    4.4认知语境的结构及作用机制
    4.4.1域、图示、草图、框架和理想化认知模式理论
    4.4.2认知语境结构研究的启示
    4.5总结与启示

    5语境线索模式探索
    5.1语境研究的成果及启示
    5.2Gumperz的语境线索及相关认识
    5.2.1语码转换现象的语境线索功能
    5.2.2韵律特征的语境线索功能
    5.2.3词汇的语境线索功能
    5.2.4程式化表达的语境线索功能
    5.2.5其他语境线索的特征及功能
    5.3语境线索模式探索
    5.3.1Gumperz的“语境化”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5.3.2语境线索功能的特征
    5.3.3语境线索模式
    5.4语境线索模式的特性
    5.4.1语境线索模式具有开放性
    5.4.2语境线索模式中的交际主体具有能动性
    5.4.3语境线索模式具有互动性
    5.5语境线索模式对相关理论的回应和反思
    5.5.1语境线索模式对相关理论的回应
    5.5.2对语境线索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6语境线索模式的应用研究
    6.1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
    6.1.1阅读研究的历史、成就及反思
    6.1.2语境线索模式
    6.1.3阅读理解中的语境线索模式应用
    6.1.4语境线索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6.2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
    6.2.1我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6.2.2语境线索模式及相关研究
    6.2.3语境线索模式与英语写作
    6.2.4语境线索模式对英语写作的指导意义
    6.3口语交际语篇中的语境线索模式
    6.3.1一般口语交际语篇申的语境线索模式
    6.3.2特殊口语交际中的语境线索模式
    6.3.3结语

    7总结与展望
    7.1总结
    7.1.1语义学研究中的语境
    7.1.2语用学研究中的语境
    7.1.3认知视阈中的语境
    7.2语境研究的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论科学编史学初论
李树雪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串记:新课标初中英语词汇
陈秀波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和语义
王中江、张宝明 编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串记: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
陈秀波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下汉语隐喻理解的模型研究
朱敏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与身份:1949年以来中国内地合拍片研究
类成云 著;饶曙光 编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阅读
申玉辉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视角下合作信息查寻与检索的行为机制及相关性模型
韩毅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助记·六级核心词汇(有配套扇贝单词APP,可扫码使用)
王捷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教学研究
孔凡成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融合视野下的科学修辞解释研究
张旭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语境教学论
孔凡成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外科护理
周淑萍、叶国英、韩慧慧、方志美、徐琳 编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先秦汉唐孟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成果·精装)
周淑萍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围手术期护理/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
周淑萍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大家精要”丛书:郑玄
周淑萍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大家精要:孟子
周淑萍 著
语境研究:传统与创新
两宋孟学研究
周淑萍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