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030724762
定价: 2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10页
字数: 406.000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人买过
  • 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大都居住着一定数量的人口,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围绕“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这一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基于耦合协调度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核算方法、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保护地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的农牧民生计与保护行为政策调控模型、基于系统保护规划思想的功能分区方法以及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方法等。并介绍了上述研究方法应用于三江源、红石、黄山与赤水等自然保护地的情况。 目录

    丛书序

    丛书前言

    本书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第三节 本书内容框架 25

    第二章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方法体系 27

    第一节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体系 27

    第二节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控方法体系 29

    第三节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方法体系 32

    第四节 保护地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与差异化精细管控方法体系 34

    第二篇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

    第三章 保护地区域空间冲突识别 41

    第一节 基于管理目标的保护地空间用地冲突识别 41

    第二节 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地区三生空间冲突识别 42

    第三节 物种栖息地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识别 44

    第四节 实证研究 51

    第四章 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度评价 63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概念 63

    第二节 多类型保护地协调性评价指标构建 64

    第三节 多类型保护地协调性评价方法 69

    第四节 多类型保护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71

    第五节 实证研究 76

    第三篇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控

    第五章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 93

    第一节 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概念 93

    第二节 生态承载力测算方法 96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承载力核算 98

    第六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空间结构与布局多目标优化 102

    第一节 模型构建 102

    第二节 模型应用 104

    第七章 保护地空间格局优化调控 113

    第一节 基于MaxEnt模型的关键物种分布模拟及物种栖息地识别 113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多样性计算过程 113

    第三节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不可替代性计算与格局优化 119

    第四节 物种迁移廊道构建 123

    第五节 实证研究 126

    第四篇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

    第八章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识别 137

    第一节 农牧民生计资本识别 137

    第二节 农牧民生态行为识别 140

    第三节 案例研究 142

    第九章 保护地原住民行为影响模型构建及其政策调控技术 149

    第一节 行为影响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149

    第二节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原住民保护行为影响建模 152

    第三节 案例研究 156

    第五篇 保护地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路线图设计和差异化精细管控

    第十章 保护地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 169

    第一节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169

    第二节 保护地功能分区过程及差异化精细管控措施 173

    第三节 保护地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实证研究 175

    第十一章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187

    第一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的概念界定 187

    第二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措施概念厘定 189

    第三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的绘制 193

    第四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198

    第五节 实证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201

    第六篇 三江源国家公园示范案例研究

    第十二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 211

    第一节 三江源国家公园基本情况 211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213

    第三节 基于灯光指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人类活动变化 216

    第四节 “人-兽空间冲突指数”构建 217

    第十三章 三江源黄河源园区生态承载力多目标优化 224

    第一节 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224

    第二节 实证研究:黄河源区玛多县生态承载力及规模结构优化 229

    第十四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 239

    第一节 实地调研与数据获取 239

    第二节 原住民保护意识和保护态度调查 240

    第三节 原住民生计、保护行为现状分析 241

    第四节 生态保护政策落实效果调查 245

    第五节 牧户行为影响模型建模及结果分析 247

    第六节 研究小结和政策建议 253

    第十五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路线图设计与差异化精细管控 255

    第一节 气候变化情景下三江源国家公园动态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 255

    第二节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261

    参考文献 266

    附件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及居民生计调查问卷 284

    附件二 关于重新调整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的建议 291

    附件三 关于制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定量动态边界划定与功能分区指南的建议 300
  • 内容简介:
    我国自然保护地内大都居住着一定数量的人口,其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围绕“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这一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基于耦合协调度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核算方法、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的保护地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方法、基于问卷调查及结构方程的农牧民生计与保护行为政策调控模型、基于系统保护规划思想的功能分区方法以及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方法等。并介绍了上述研究方法应用于三江源、红石、黄山与赤水等自然保护地的情况。
  • 目录:
    目录

    丛书序

    丛书前言

    本书前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背景与意义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5

    第三节 本书内容框架 25

    第二章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方法体系 27

    第一节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方法体系 27

    第二节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控方法体系 29

    第三节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方法体系 32

    第四节 保护地区域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与差异化精细管控方法体系 34

    第二篇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

    第三章 保护地区域空间冲突识别 41

    第一节 基于管理目标的保护地空间用地冲突识别 41

    第二节 自然保护地及其周边地区三生空间冲突识别 42

    第三节 物种栖息地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识别 44

    第四节 实证研究 51

    第四章 保护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度评价 63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概念 63

    第二节 多类型保护地协调性评价指标构建 64

    第三节 多类型保护地协调性评价方法 69

    第四节 多类型保护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71

    第五节 实证研究 76

    第三篇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控

    第五章 保护地区域生态承载力核算 93

    第一节 保护地生态承载力概念 93

    第二节 生态承载力测算方法 96

    第三节 实证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承载力核算 98

    第六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地空间结构与布局多目标优化 102

    第一节 模型构建 102

    第二节 模型应用 104

    第七章 保护地空间格局优化调控 113

    第一节 基于MaxEnt模型的关键物种分布模拟及物种栖息地识别 113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多样性计算过程 113

    第三节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不可替代性计算与格局优化 119

    第四节 物种迁移廊道构建 123

    第五节 实证研究 126

    第四篇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

    第八章 保护地区域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识别 137

    第一节 农牧民生计资本识别 137

    第二节 农牧民生态行为识别 140

    第三节 案例研究 142

    第九章 保护地原住民行为影响模型构建及其政策调控技术 149

    第一节 行为影响模型构建理论基础 149

    第二节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原住民保护行为影响建模 152

    第三节 案例研究 156

    第五篇 保护地区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路线图设计和差异化精细管控

    第十章 保护地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 169

    第一节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169

    第二节 保护地功能分区过程及差异化精细管控措施 173

    第三节 保护地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实证研究 175

    第十一章 保护地区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187

    第一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的概念界定 187

    第二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措施概念厘定 189

    第三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的绘制 193

    第四节 保护地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建设 198

    第五节 实证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201

    第六篇 三江源国家公园示范案例研究

    第十二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发展协调性分析 211

    第一节 三江源国家公园基本情况 211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213

    第三节 基于灯光指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人类活动变化 216

    第四节 “人-兽空间冲突指数”构建 217

    第十三章 三江源黄河源园区生态承载力多目标优化 224

    第一节 保护地生态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224

    第二节 实证研究:黄河源区玛多县生态承载力及规模结构优化 229

    第十四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农户生计与保护行为及其政策调控 239

    第一节 实地调研与数据获取 239

    第二节 原住民保护意识和保护态度调查 240

    第三节 原住民生计、保护行为现状分析 241

    第四节 生态保护政策落实效果调查 245

    第五节 牧户行为影响模型建模及结果分析 247

    第六节 研究小结和政策建议 253

    第十五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路线图设计与差异化精细管控 255

    第一节 气候变化情景下三江源国家公园动态功能分区及差异化精细管控 255

    第二节 三江源国家公园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路线图设计 261

    参考文献 266

    附件一 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及居民生计调查问卷 284

    附件二 关于重新调整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的建议 291

    附件三 关于制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定量动态边界划定与功能分区指南的建议 300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拼读全攻略:全面解析与教学实践
斑马教研中心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的经济体系(经济学名著译丛)
唐纳德·沃斯特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法(自然法名著译丛)
(俄)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库里岑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保护地可持续旅游管理指南
彭福伟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文学译丛:乡村野趣实录——动物素描、故事、历险
(法) 加斯帕尔·德·谢维尔 著 舒湛 译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语言处理:基于机器学习视角 张岳 滕志扬
张岳 滕志扬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圣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精装)
(意)马可·卡特尼奥,(意)贾斯米娜·特里福尼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的艺术形态(复古艺术馆)
(德)恩斯特·海克尔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实践与探索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司 编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法与普遍法历史:黑格尔法哲学讲座(汉译名著本21)
[德]爱德华·甘斯 著[德]约翰·布劳恩 编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语言处理基础与大模型
宗成庆、 赵阳、飞桨教材编写组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自然法典:重温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从文学走向制度的关键历程 世界科普名著经典译丛
(法)摩莱里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程声通)(第三版)
曾维华 主编;程声通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环境经济政策实证研究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实践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生态文明视角下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体系创新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中国古史与名物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科技进步促进污染减排系统分析及其绩效评估
曾维华、王金南、蒋洪强、邬乐雅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环境承载力理论、方法及应用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秦汉器物文化拾英
曾维华 编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多尺度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区划
曾维华、宋永会、姚新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水代谢、水再生与水环境承载力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环境系统工程方法
曾维华 著
自然保护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研究方法与实践
中国古史与文物考论
曾维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