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性病临证治疗学

中医皮肤性病临证治疗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2-08
版次: 1
ISBN: 9787542429339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1页
字数: 560.0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医药卫生
10人买过
  •   《中医皮肤性病临证治疗学》属医学类书稿。内容分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皮肤的结构、皮肤病的命名及分类、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皮肤病自觉症状及他觉症状的辨证、诊断与检查、中医内外治疗法,以及美容及保健。各论按照疾病性质分为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性传播性疾病和其他皮肤病等。每种疾病按疾病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图片识病、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治疗、名医病案、预防调摄、学习寄语编排阐述。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简单易懂,不仅对皮肤病临床医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可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皮肤病患者的防病保健用书,有较多的社会需求及较好的出版价值。 王思农, 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在重量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研究课题7项;主编出版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32名。李廷保,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研究课题4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实用性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12名。杨鹏斐, 中共党员,研究生,讲师、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中医美容分会青年委员,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秘书,主持、参与各类项目8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1部,参编其他著作3部。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定义范畴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源流
    第三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特色
    第二章 中医皮肤性病命名术语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命名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术语
    第三章 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生理结构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中医皮肤性病诊断基础
    第五章 中医皮肤性病病因病机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发病因素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发病机制
    第六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阴阳辨证
    第三节 三焦辨证
    第四节 六淫辨证
    第五节 五脏辨证
    第六节 气血辨证
    第七节 皮损辨证
    第八节 症状辨证
    第七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八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防护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预防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护理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水痘
    第四节 疣目
    第五节 扁瘊
    第六节 鼠乳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黄水疮
    第二节 疖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际疮
    第五节 蝼蛄疖
    第六节 丹毒
    第七节 代指
    第三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秃疮与肥疮
    第二节 鹅掌风
    第三节 脚湿气
    第四节 灰指甲
    第五节 圆癣
    第六节 阴癣
    第七节 紫白癜风
    第八节 鹅口疮
    第四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摄领疮
    第二节 风瘙痒
  • 内容简介:
      《中医皮肤性病临证治疗学》属医学类书稿。内容分两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皮肤病学发展史、皮肤的结构、皮肤病的命名及分类、各种病因所致皮肤病的特点、皮肤病自觉症状及他觉症状的辨证、诊断与检查、中医内外治疗法,以及美容及保健。各论按照疾病性质分为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性传播性疾病和其他皮肤病等。每种疾病按疾病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图片识病、辅助检查、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辨证治疗、名医病案、预防调摄、学习寄语编排阐述。全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简单易懂,不仅对皮肤病临床医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还可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皮肤病患者的防病保健用书,有较多的社会需求及较好的出版价值。
  • 作者简介:
    王思农, 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导。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皮肤科分会委员。在重量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研究课题7项;主编出版专著3部;培养研究生32名。李廷保,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医疗系。现任甘肃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国家及省级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研究课题4项;出版专著2部;获得实用性专利5项;培养研究生12名。杨鹏斐, 中共党员,研究生,讲师、主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中医美容分会青年委员,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教研室秘书,主持、参与各类项目8项,作为副主编编写专著1部,参编其他著作3部。
  • 目录: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一节 皮肤性病学定义范畴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源流
    第三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特色
    第二章 中医皮肤性病命名术语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命名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术语
    第三章 皮肤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皮肤的生理结构
    第二节 皮肤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中医皮肤性病诊断基础
    第五章 中医皮肤性病病因病机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发病因素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发病机制
    第六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辨证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阴阳辨证
    第三节 三焦辨证
    第四节 六淫辨证
    第五节 五脏辨证
    第六节 气血辨证
    第七节 皮损辨证
    第八节 症状辨证
    第七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治法
    第一节 内治法
    第二节 外治法
    第八章 中医皮肤性病学防护
    第一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预防
    第二节 中医皮肤性病学护理

    下篇 各论
    第一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热疮
    第二节 蛇串疮
    第三节 水痘
    第四节 疣目
    第五节 扁瘊
    第六节 鼠乳
    第二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黄水疮
    第二节 疖
    第三节 痈
    第四节 发际疮
    第五节 蝼蛄疖
    第六节 丹毒
    第七节 代指
    第三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秃疮与肥疮
    第二节 鹅掌风
    第三节 脚湿气
    第四节 灰指甲
    第五节 圆癣
    第六节 阴癣
    第七节 紫白癜风
    第八节 鹅口疮
    第四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摄领疮
    第二节 风瘙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