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镇域模式探索--云城实践/广东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系列丛书

乡村振兴的镇域模式探索--云城实践/广东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系列丛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9
版次: 1
ISBN: 978710928851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6页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本书重点分析了云城区和南盛、前锋两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区位优势。作为云浮市区近郊,且以农业为主的两个镇,必须以城郊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为基调,在现有及未来发展产业可能性论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而资源配置的渠道主要是公共配置和市场化配置,公共配置是遵从政治均衡逻辑的财政渠道,市场化配置主渠道是金融,而农村区域的资源配置区别于城市的地方在于外部性大,这需要财政金融合作才能实现普惠性,同时需要制度创新和机制性改革,需要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所以,在要素方面,专题探讨了土地、农村劳动力、普惠金融,重点研究了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区域中心的问题和体制机制改革,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张乐柱(1965-),山东人,1989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0年、2004年获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后出站。2011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访学。现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职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云浮市政府产业发展咨询专家;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20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世界银行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2部;合作著作《30年温氏发展轨迹的制度性解析》等7部;在《学术研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纵横》等发表论文80余篇。 总序
    前言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内容框架与主要创新
      1.5  乡村振兴内涵及其关系的界定
    2  云城区发展阶段及两镇经济社会分析
      2.1  乡村振兴中的云浮市云城区发展阶段分析
      2.2  云城区两镇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  镇域产业经济发展:三产融合态势
      3.1  两镇产业发展概况
      3.2  两镇产业融合思路
    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1  乡村旅游新业态及新政策
      4.2  云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4.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三农”问题
      4.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件
      4.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4.6  南盛、前锋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案例
    5  乡村振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供求及政策分析
      5.1  基于需求侧的云城区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描述性分析
      5.2  云城区农户借贷约束因素的实证分析
      5.3  基于供给侧的普惠金融制度创新
      5.4  政府普惠金融服务农户的扶持政策
      5.5  国际普惠金融服务农户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借鉴
    6  农村土地:“撂荒地”变“聚宝盆”
      6.1  土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素
      6.2  南盛、前锋两镇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及现状
      6.3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  南盛、前锋两镇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7.1  南盛、前锋两镇促进农村转移就业的现实背景
      7.2  人口迁移理论与机制分析
      7.3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考察
      7.4  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实选择
      7.5  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
      7.6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8  小城镇:乡村振兴的支点
      8.1  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
      8.2  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沿革
      8.3  小城镇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
      8.4  南盛、前锋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9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9.1  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定位
      9.2  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探索
      9.3  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农事村办”
      9.4  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微网格”
      9.5  优化基层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9.6  基层社区治理改革的简要评述
    10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两镇乡村振兴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分析了云城区和南盛、前锋两镇的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区位优势。作为云浮市区近郊,且以农业为主的两个镇,必须以城郊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为基调,在现有及未来发展产业可能性论证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三产融合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而资源配置的渠道主要是公共配置和市场化配置,公共配置是遵从政治均衡逻辑的财政渠道,市场化配置主渠道是金融,而农村区域的资源配置区别于城市的地方在于外部性大,这需要财政金融合作才能实现普惠性,同时需要制度创新和机制性改革,需要管理服务的现代化。所以,在要素方面,专题探讨了土地、农村劳动力、普惠金融,重点研究了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区域中心的问题和体制机制改革,最后提出政策性建议。
  • 作者简介:
    张乐柱(1965-),山东人,1989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分别于2000年、2004年获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2007年博士后出站。2011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访学。现为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兼职广州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云浮市政府产业发展咨询专家;中国城市经济研究会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理事、广东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20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世界银行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需求导向的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2部;合作著作《30年温氏发展轨迹的制度性解析》等7部;在《学术研究》《改革》《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经济纵横》等发表论文80余篇。
  • 目录:
    总序
    前言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内容框架与主要创新
      1.5  乡村振兴内涵及其关系的界定
    2  云城区发展阶段及两镇经济社会分析
      2.1  乡村振兴中的云浮市云城区发展阶段分析
      2.2  云城区两镇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  镇域产业经济发展:三产融合态势
      3.1  两镇产业发展概况
      3.2  两镇产业融合思路
    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4.1  乡村旅游新业态及新政策
      4.2  云城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4.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与“三农”问题
      4.4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件
      4.5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4.6  南盛、前锋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案例
    5  乡村振兴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供求及政策分析
      5.1  基于需求侧的云城区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描述性分析
      5.2  云城区农户借贷约束因素的实证分析
      5.3  基于供给侧的普惠金融制度创新
      5.4  政府普惠金融服务农户的扶持政策
      5.5  国际普惠金融服务农户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借鉴
    6  农村土地:“撂荒地”变“聚宝盆”
      6.1  土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素
      6.2  南盛、前锋两镇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及现状
      6.3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  南盛、前锋两镇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7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7.1  南盛、前锋两镇促进农村转移就业的现实背景
      7.2  人口迁移理论与机制分析
      7.3  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考察
      7.4  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现实选择
      7.5  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主要因素
      7.6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政策建议
    8  小城镇:乡村振兴的支点
      8.1  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理论探讨
      8.2  小城镇建设的历史沿革
      8.3  小城镇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
      8.4  南盛、前锋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9  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
      9.1  乡村振兴中的基层治理定位
      9.2  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中的问题探索
      9.3  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农事村办”
      9.4  基于社区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微网格”
      9.5  优化基层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9.6  基层社区治理改革的简要评述
    10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两镇乡村振兴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