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548604372
定价: 1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0人买过
  • 陈士涵编著的《人格改造论(上下增补本)》是在2001年出版的《人格改造论》基础上重新修订。本书主要研究了罪犯的人格改造。内容涉及罪犯的人格、人格结构、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人格缺陷与犯罪、人格的可改造性和主观恶性、人格动力的升华、人格改造的实践等。    陈士涵,浙江东阳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至2009年任上海市犯罪改造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监狱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监狱学学会和犯罪学学会理事;上海政法学院客座教授。1988年初开始研究监狱学。研究方向:罪犯改造。主要研究成果:改造本体研究、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研究、监狱文化研究、罪犯分类模式研究、改造质量研究、罪犯人格改造研究等。著作与论文在上海市与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优秀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中多次获奖。 上册

    导论  监狱和人格改造

      一、人格改造上升为监狱的主题

      二、人格改造面临的困境

      三、人格改造应当成为监狱的最高理想

    第一章  罪犯的人格是改造客体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的改造是人格改造

    第二章  人格的结构

      一、人格是一个系统

      二、人格系统的构成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二)三部人格结构论评析

        (三)人格结构:从三部到五部

    第三章  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

    第四章  人格缺陷与犯罪

    第五章  人格的可改造性和主观恶性

    第六章  人格动力的升华(上)

    第七章  人格动力的升华(下)

    第八章  主体意识:理性和良心

        下册

    第九章  行为的改变

    第十章  人格改造的实践(上)

    第十一章  人格改造的实践(下)

    第十二章  人格改造的焦点

    第十三章  人格改造的多元文化视角

    第十四章  人格改造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陈士涵编著的《人格改造论(上下增补本)》是在2001年出版的《人格改造论》基础上重新修订。本书主要研究了罪犯的人格改造。内容涉及罪犯的人格、人格结构、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人格缺陷与犯罪、人格的可改造性和主观恶性、人格动力的升华、人格改造的实践等。
  • 作者简介:
       陈士涵,浙江东阳人。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年至2009年任上海市犯罪改造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监狱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监狱学学会和犯罪学学会理事;上海政法学院客座教授。1988年初开始研究监狱学。研究方向:罪犯改造。主要研究成果:改造本体研究、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研究、监狱文化研究、罪犯分类模式研究、改造质量研究、罪犯人格改造研究等。著作与论文在上海市与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的优秀学术成果评奖活动中多次获奖。
  • 目录:
    上册

    导论  监狱和人格改造

      一、人格改造上升为监狱的主题

      二、人格改造面临的困境

      三、人格改造应当成为监狱的最高理想

    第一章  罪犯的人格是改造客体

      一、什么是人格

      二、人的改造是人格改造

    第二章  人格的结构

      一、人格是一个系统

      二、人格系统的构成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

        (二)三部人格结构论评析

        (三)人格结构:从三部到五部

    第三章  人格改造的基础构成

    第四章  人格缺陷与犯罪

    第五章  人格的可改造性和主观恶性

    第六章  人格动力的升华(上)

    第七章  人格动力的升华(下)

    第八章  主体意识:理性和良心

        下册

    第九章  行为的改变

    第十章  人格改造的实践(上)

    第十一章  人格改造的实践(下)

    第十二章  人格改造的焦点

    第十三章  人格改造的多元文化视角

    第十四章  人格改造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人格改造论(上下)
陈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