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

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532743636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6页
字数: 153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1人买过
  •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约一百年中,汉语经历了从传统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型。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已经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语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世界观,有人甚至声言,语言符号即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传统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只是语体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话语操作者不同的文化、文学心态和姿态,它们相当有力地制约着操作者,不管操作者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愿意接受操控。

      本书是“译学新论丛书”之一,该书共分6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历时考察、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的翻译文体、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导言

    第一章 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晚清翻译文体规范的遵循与接受的成功

     第二节 章太炎的影响与独异翻译文体的习得

     第三节 《域外小说集》接受的失败与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悬搁

    第二章 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的翻译文体

     第一节 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属于译作

     第二节 古文的语体、雅洁的风格与历史渊源

     第三节 亦译亦编的编译方法

     第四节 “兴世”的用心与“行世之文”的契合

     结语

    第三章 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一)

     第一节 杂糅的旧白话语体——《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语体

     第二节 杂糅的风格:夸饰与凝炼,油滑与阴冷——《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风格

     第三节 杂糅的文言语体——《斯巴达之魂》、《哀尘》、《造人术》的语体

     第四节 激越的风格与来源——《斯巴达之魂》、《哀尘》、《造人术》的风格

    第四章 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二)

     第一节 亦译亦著的译述方法

     第二节 “宁顺而不信”的翻译理念

     第三节 归化的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娱世之文”遮蔽了“觉世”的用心

     第五节 翻译文体背后“少年人格”的呈现

     结语

    第五章 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一)

     第一节 先秦语体及其正当性

     第二节 《域外小说集》中的欧化因子及文体效果

     第三节 朴讷的风格是晚清民初翻译风格的第三极

    第六章 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二)

     第一节 直译的尝试与限度

     第二节 “信、达”理念的现代性

     第三节 异化的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传世之文”与“传世”、“觉世”的双重用心

     第五节 翻译文体背后“少年人格”和“中年人格”的共时呈现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约一百年中,汉语经历了从传统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转型。现代语言学的成果已经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语言不只是一种交流工具,不同的话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观、世界观,有人甚至声言,语言符号即是人的“存在方式”本身。传统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只是语体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话语操作者不同的文化、文学心态和姿态,它们相当有力地制约着操作者,不管操作者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愿意接受操控。

      本书是“译学新论丛书”之一,该书共分6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历时考察、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的翻译文体、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晚清翻译文体规范的遵循与接受的成功

     第二节 章太炎的影响与独异翻译文体的习得

     第三节 《域外小说集》接受的失败与传统汉语翻译文体的悬搁

    第二章 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的翻译文体

     第一节 鲁迅留日前期科技文本属于译作

     第二节 古文的语体、雅洁的风格与历史渊源

     第三节 亦译亦编的编译方法

     第四节 “兴世”的用心与“行世之文”的契合

     结语

    第三章 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一)

     第一节 杂糅的旧白话语体——《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语体

     第二节 杂糅的风格:夸饰与凝炼,油滑与阴冷——《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的风格

     第三节 杂糅的文言语体——《斯巴达之魂》、《哀尘》、《造人术》的语体

     第四节 激越的风格与来源——《斯巴达之魂》、《哀尘》、《造人术》的风格

    第四章 鲁迅留日前期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二)

     第一节 亦译亦著的译述方法

     第二节 “宁顺而不信”的翻译理念

     第三节 归化的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娱世之文”遮蔽了“觉世”的用心

     第五节 翻译文体背后“少年人格”的呈现

     结语

    第五章 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一)

     第一节 先秦语体及其正当性

     第二节 《域外小说集》中的欧化因子及文体效果

     第三节 朴讷的风格是晚清民初翻译风格的第三极

    第六章 鲁迅留日后期及民国初年文学文本的翻译文体(二)

     第一节 直译的尝试与限度

     第二节 “信、达”理念的现代性

     第三节 异化的翻译文化策略

     第四节 “传世之文”与“传世”、“觉世”的双重用心

     第五节 翻译文体背后“少年人格”和“中年人格”的共时呈现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