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学述闻

日本中国学述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08-01
版次: 1
ISBN: 9787101059021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84页
字数: 3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7人买过
  • 《日本中国学述闻》是“日本中国学文萃”主编王晓平先生写的一部学术札记,全书由“中日间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钩沉”、“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对话东亚的中国学家”、“日本中国学和中国日本学”、“中国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译介”、“日本中国学的周边”、“亚洲汉文学与日本中国学”、“直面公众话中国”等部分组成。话学海沧桑,窥书人心象,点描日本中国学,细说名著精髓,每篇3—6千字,文图并茂,可读性强。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王晓平,1947年生。曾任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人间文化学部教授,同研究生院教授。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佛典·志怪·物语》、《亚洲汉文学》、《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唐土的种粒——日本传衍的敦煌故事》等,译著有《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日本诗歌的传统——七与五的诗学》等。 日本中国学的公众视野(序)
    中日问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钩沉
    遣唐使的留“洋”心态
    风自敦煌
    空海的绿色传说
    正仓院与《镜中释灵实集》
    天神的热闹和寂寞
    镜子里的自我和他者
    泰山府君与樱花
    鹅笼四说
    本土的妖域外的怪
    话说日本“诗经现象”
    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
    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
    《论语》、川柳与凡俗孔子
    那三国不是这三国
    世纪初的一百零八条硬汉
    小说家读史法
    《西游记》的接受史
    说不尽的孙悟空猪八戒
    俳句泰斗的中国旅情
    对话东亚的中国学家
    国际性和科际整合的交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回顾
    书缘与文缘——小记中西进先生
    川本先生印象记
    与加藤周一同席记
    学归大众与孤诣独往
    追寻中日比较诗学的悬案——忆松浦友久
    “国文学”:城堡之外路宽几许?
    诗人秋吉久纪夫与中国现代诗歌
    歪译《论语》和“麻婆豆腐糖浆味”——从口袋《论语》到白领《论语》
    日本中国学和中国日本学
    多彩的人学
    日本人的自画像
    “物”的交流与“心”的交流
    久远的老北京情结
    被冒牌的文学经典
    再吟郁曼陀的《东京杂事诗》
    地名的魅力
    享受生活
    大江健三郎“最后的小说”
    积聚与日本为邻的智慧
    中国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译介
    加岛祥造同老子度日
    天马行空的《老子》“自由译”
    从《诗经》到《国调周诗》
    学人的《诗经》诗人的《诗经》——海音寺潮五郎《诗经》日文全译
    青木正儿译注的《元人杂剧》
    日本中国学的周边
    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断想
    中日文学关系小史
    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
    亚洲汉文学与日本中国学
    亚洲汉文学不再沉睡
    域外“异系千字文”举隅
    一则从古埃及走到朝鲜半岛的掌故
    《大唐西域记》之于东亚佛教文学
    诗人与鬼神的联欢
    “双足”之学如常青之树——评陈生保《森鸥外的汉诗》兼论鸥外汉诗
    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宗失物
    日本中国学的空间:出版和媒体
    日本的文库本王国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日本太太的澡盆读书乐
    日本“手机”文字万花筒
    真假石器与现场主义
    歌碑·柳坛·连歌会
    直面公众话中国
    汉字让生活更艺术
    文化能对中日关系有何作为——加藤周一、王晓平讲演录
    中国古诗中的日本人
    附录
    参考书目
    初载一览
    后记
  • 内容简介:
    《日本中国学述闻》是“日本中国学文萃”主编王晓平先生写的一部学术札记,全书由“中日间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钩沉”、“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对话东亚的中国学家”、“日本中国学和中国日本学”、“中国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译介”、“日本中国学的周边”、“亚洲汉文学与日本中国学”、“直面公众话中国”等部分组成。话学海沧桑,窥书人心象,点描日本中国学,细说名著精髓,每篇3—6千字,文图并茂,可读性强。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作者简介:
    王晓平,1947年生。曾任日本帝塚山学院大学人间文化学部教授,同研究生院教授。现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著有《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佛典·志怪·物语》、《亚洲汉文学》、《梅红樱粉——日本作家与中国文化》、《唐土的种粒——日本传衍的敦煌故事》等,译著有《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日本诗歌的传统——七与五的诗学》等。
  • 目录:
    日本中国学的公众视野(序)
    中日问的文化记忆和文化钩沉
    遣唐使的留“洋”心态
    风自敦煌
    空海的绿色传说
    正仓院与《镜中释灵实集》
    天神的热闹和寂寞
    镜子里的自我和他者
    泰山府君与樱花
    鹅笼四说
    本土的妖域外的怪
    话说日本“诗经现象”
    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
    日本的“文艺中国”与日本中国学
    《论语》、川柳与凡俗孔子
    那三国不是这三国
    世纪初的一百零八条硬汉
    小说家读史法
    《西游记》的接受史
    说不尽的孙悟空猪八戒
    俳句泰斗的中国旅情
    对话东亚的中国学家
    国际性和科际整合的交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回顾
    书缘与文缘——小记中西进先生
    川本先生印象记
    与加藤周一同席记
    学归大众与孤诣独往
    追寻中日比较诗学的悬案——忆松浦友久
    “国文学”:城堡之外路宽几许?
    诗人秋吉久纪夫与中国现代诗歌
    歪译《论语》和“麻婆豆腐糖浆味”——从口袋《论语》到白领《论语》
    日本中国学和中国日本学
    多彩的人学
    日本人的自画像
    “物”的交流与“心”的交流
    久远的老北京情结
    被冒牌的文学经典
    再吟郁曼陀的《东京杂事诗》
    地名的魅力
    享受生活
    大江健三郎“最后的小说”
    积聚与日本为邻的智慧
    中国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译介
    加岛祥造同老子度日
    天马行空的《老子》“自由译”
    从《诗经》到《国调周诗》
    学人的《诗经》诗人的《诗经》——海音寺潮五郎《诗经》日文全译
    青木正儿译注的《元人杂剧》
    日本中国学的周边
    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断想
    中日文学关系小史
    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
    亚洲汉文学与日本中国学
    亚洲汉文学不再沉睡
    域外“异系千字文”举隅
    一则从古埃及走到朝鲜半岛的掌故
    《大唐西域记》之于东亚佛教文学
    诗人与鬼神的联欢
    “双足”之学如常青之树——评陈生保《森鸥外的汉诗》兼论鸥外汉诗
    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宗失物
    日本中国学的空间:出版和媒体
    日本的文库本王国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日本太太的澡盆读书乐
    日本“手机”文字万花筒
    真假石器与现场主义
    歌碑·柳坛·连歌会
    直面公众话中国
    汉字让生活更艺术
    文化能对中日关系有何作为——加藤周一、王晓平讲演录
    中国古诗中的日本人
    附录
    参考书目
    初载一览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