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2-06
版次: 1
ISBN: 9787516112809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7页
字数: 4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1人买过
  • 漫漫几千年的历史,是男性的历史,然而,却始终有一种声音、一种书写,哪怕微弱,哪怕淡薄乃至断断续续,却千真万确地记录着女性无奈的生存和抗争。女性写作如同细雨,在男人为中心的历史长河中实在难以搅起惊涛骇浪,可是,文字细雨的呼喊毕竟洞穿了几千年女性的缄默和男性的一言堂局面。 胡辛,原名胡清。1945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黄山太平,中国作家。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自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以处女作《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即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一发不可收,涉小说、传记、影视文学、散文随笔和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至今已出版书38本,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导影视作品17部94集。三部传记在海峡两岸出版,在世界华人区中有较大的影响。2005年被评为当代中国十大优秀传记作家,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各类影视奖。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多次随中国作家代表固出访美国、马来西亚、捷克,并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埃及。作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智慧的学者型作家,胡辛以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富有激情的艺术顿悟创造了真诚、鲜活的人间情致和灵活不拘的艺术表达形式。

    何静,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已出版论著《多元语境下的叙事变奏》,曾参与撰写论著《百年回眸》。在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性别视角中的看与被看的风景》、《细雨的呼喊》等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日韩偶像剧叙事元素论析——兼评24集校园青春剧》荣获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论文评选评论类三等奖,论著《胡辛笔墨声画创作论》获江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胡辛教授牵头的课题组骨干五次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创之一参与24集校园青春剧《聚沙》、8集校园青春剧《沙之舞》的创制。 绪论中国女性文学纵览
    第一节中国女性文学溯源与寻踪
    一女性文学的命名
    二茫茫源头的叹息
    三历代女性作家寻踪
    第二节浮出历史地表
    一第一代:事业·爱情姐妹情
    二第二代:女人别样的“生死场”
    三第三代:还原写“原生态”女人
    第三节潮流:起落间的迷茫与执著
    一艰难的抉择
    二云端的翱翔
    三迷惘中的执著
    四个人化的写作

    第一章嵌进空白之页的女性写作
    第一节笔的阳性代指与女性的空白之页
    一神圣的塔与进攻的笔
    二斑斑血迹与千古贞操
    第二节元叙事与钢戟般的女性写作
    一女人心与男子气
    二元叙事与女性写作
    三战火中的青春记录

    第二章母系史的寻找与重构
    第一节女性历史的追根溯源
    一窑门的女性图腾
    二额尔古纳河的百年沧桑
    第二节对大历史的一种改写
    一从莽原到弄堂的寻根
    二回归温厚苍然的塬
    第三节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历史本文
    一浸淫女性血泪的呼兰河
    二万物开花中的妇女闲聊

    第三章虚构与纪实中的亚当与夏娃
    第一节女人与男人不一样
    一隔着性沟看“爱情”
    二丁玲的“我心依旧”
    第二节女人的天空是低的
    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白薇的悲剧生涯
    三米尼自找的错误
    第三节女人的戒指男人的圈套
    一从《象牙戒指》到《色·戒》
    二或白或红你只是玫瑰
    第四节欲说还休:忘了不能忘记的爱
    一“无字”的结局
    二“请让我过去吧”

    第四章婚姻是女人最大的事业
    第一节女性的奥秘
    一贝蒂·弗里丹的洞察
    二永远的“洛绮思问题”
    三蔷薇雨里女人到中年
    第二节婚姻是女人最深的伤痛
    一没有鱼更没有熊掌
    二走出绣房走不出厨房
    第三节热闹深邃处的荒凉
    一螺旋式前行
    二60年的轮回
    三回归平常人家

    第五章女性谱系和母女关系的新建构
    第一节女儿性、母性与妻性
    ……
    第六章方舟承载的姐妹情谊
    第七章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
    第八章审丑:从内容到形式的另一种叛逆
    第九章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
    后记
  • 内容简介:
    漫漫几千年的历史,是男性的历史,然而,却始终有一种声音、一种书写,哪怕微弱,哪怕淡薄乃至断断续续,却千真万确地记录着女性无奈的生存和抗争。女性写作如同细雨,在男人为中心的历史长河中实在难以搅起惊涛骇浪,可是,文字细雨的呼喊毕竟洞穿了几千年女性的缄默和男性的一言堂局面。
  • 作者简介:
    胡辛,原名胡清。1945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黄山太平,中国作家。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广播电视艺术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自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3年以处女作《四个四十岁的女人》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即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后一发不可收,涉小说、传记、影视文学、散文随笔和理论研究等多种形式。至今已出版书38本,发表论文百余篇,编导影视作品17部94集。三部传记在海峡两岸出版,在世界华人区中有较大的影响。2005年被评为当代中国十大优秀传记作家,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各类影视奖。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多次随中国作家代表固出访美国、马来西亚、捷克,并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出访埃及。作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智慧的学者型作家,胡辛以独立的女性意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富有激情的艺术顿悟创造了真诚、鲜活的人间情致和灵活不拘的艺术表达形式。

    何静,南昌大学影视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已出版论著《多元语境下的叙事变奏》,曾参与撰写论著《百年回眸》。在中文核心期刊及省级刊物发表《性别视角中的看与被看的风景》、《细雨的呼喊》等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日韩偶像剧叙事元素论析——兼评24集校园青春剧》荣获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论文评选评论类三等奖,论著《胡辛笔墨声画创作论》获江西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作为胡辛教授牵头的课题组骨干五次获得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作为主创之一参与24集校园青春剧《聚沙》、8集校园青春剧《沙之舞》的创制。
  • 目录:
    绪论中国女性文学纵览
    第一节中国女性文学溯源与寻踪
    一女性文学的命名
    二茫茫源头的叹息
    三历代女性作家寻踪
    第二节浮出历史地表
    一第一代:事业·爱情姐妹情
    二第二代:女人别样的“生死场”
    三第三代:还原写“原生态”女人
    第三节潮流:起落间的迷茫与执著
    一艰难的抉择
    二云端的翱翔
    三迷惘中的执著
    四个人化的写作

    第一章嵌进空白之页的女性写作
    第一节笔的阳性代指与女性的空白之页
    一神圣的塔与进攻的笔
    二斑斑血迹与千古贞操
    第二节元叙事与钢戟般的女性写作
    一女人心与男子气
    二元叙事与女性写作
    三战火中的青春记录

    第二章母系史的寻找与重构
    第一节女性历史的追根溯源
    一窑门的女性图腾
    二额尔古纳河的百年沧桑
    第二节对大历史的一种改写
    一从莽原到弄堂的寻根
    二回归温厚苍然的塬
    第三节妇女必须把自己写进历史本文
    一浸淫女性血泪的呼兰河
    二万物开花中的妇女闲聊

    第三章虚构与纪实中的亚当与夏娃
    第一节女人与男人不一样
    一隔着性沟看“爱情”
    二丁玲的“我心依旧”
    第二节女人的天空是低的
    一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白薇的悲剧生涯
    三米尼自找的错误
    第三节女人的戒指男人的圈套
    一从《象牙戒指》到《色·戒》
    二或白或红你只是玫瑰
    第四节欲说还休:忘了不能忘记的爱
    一“无字”的结局
    二“请让我过去吧”

    第四章婚姻是女人最大的事业
    第一节女性的奥秘
    一贝蒂·弗里丹的洞察
    二永远的“洛绮思问题”
    三蔷薇雨里女人到中年
    第二节婚姻是女人最深的伤痛
    一没有鱼更没有熊掌
    二走出绣房走不出厨房
    第三节热闹深邃处的荒凉
    一螺旋式前行
    二60年的轮回
    三回归平常人家

    第五章女性谱系和母女关系的新建构
    第一节女儿性、母性与妻性
    ……
    第六章方舟承载的姐妹情谊
    第七章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
    第八章审丑:从内容到形式的另一种叛逆
    第九章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实务
何静、陈豪 著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
何静、亓永忠、罗萍 著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研究
何静、尹梅、李海霞 著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爵士钢琴曲集
何静、郭兰兰、曾子铭 著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大学美育
何静、军队院校人文课程统编教材、军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协作联席会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何静、军队院校人文课程统编教材、军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协作联席会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电影·英语·文化:跟随电影看美国
何静、张继龙、黄娜 著;金利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医药职业教育药学类专业特色实训教材:药物制剂制备工艺与操作实训
何静、杨宗发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第2版)/高等学校城市轨道交通系列教材
何静、刘志娟、朱海燕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第2版)
何静、李海燕 著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
何静、司宝华、陈颖雪 编
长河荒凉却温暖的灯光:中国女性文学焦点透视
大学语文
何静、罗燕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