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1-09
版次: 1
ISBN: 978701010039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70页
字数: 3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48人买过
  • 《刘熙载书学研究》试图从更宏大和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刘熙载的书学,不仅研究《书概》,还包括《游艺约言》中的书论,进而关注《文概》、《诗概》中涉及书学的内容;同时,刘熙载文学作品集《昨非集》中的书论,刘熙载传世书法作品中的书论也一并作为考察对象。如此才能更完整地、全面地观照刘熙载的书学,故将《刘熙载书学研究》题目定为《刘熙载书学研究》。 杨宝林,笔名杨抱朴,1958年3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书法文献学博士学位。书法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大家丛文俊先生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书法文献学硕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海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辽海出版社特约编审。
    已出版学术专著《刘熙载年谱》、《南唐后主李煜》、《诗鬼之诗》、《苏东坡集诠释与解读》、《中国书法艺术》、《十万个为什么·书法卷》等10部,主编、参编《三国演义词典》、《全唐诗》等40余部。发表有关古代文学、书法理论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省级课题多项。 序言
    绪论
    一、刘熙载书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书研究的范围
    三、本书研究的目的、方法、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第一章刘熙载生平、行迹及交游考
    一、刘熙载生平、行迹考述
    1.刘熙载的家世及其少年时代
    2.走科举之路,跻身仕途
    3.长安十载无葳蕤
    4.漫游与设馆授徒
    5.从国子监司业到督学广东
    6.主讲上海龙门书院
    二、刘熙载交游考
    1.与书法家的交游
    2.与其他各界人士的交游

    第二章刘熙载的学术渊源、书法实践和书学理论
    一、刘熙载书学的学术渊源
    1.书体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2.书家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3.技法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二、刘熙载的书法实践
    1.行、草书
    2.隶书和篆书
    三、刘熙载书学概述
    1.《书概》
    2.《游艺约言》及其他
    3.刘熙载“概体”书论的特征

    第三章刘熙载书学的书体论
    一、“详而静”的篆书、隶书和楷书
    1.篆书
    2.隶与八分
    3.楷书
    二、“简而动”的行书和草书
    1.行书
    2.草书

    第四章刘熙载书学的南北书派论
    一、清代的北碑南帖之争
    1.北碑南帖之争的潜流
    2.阮元、包世臣等人的碑学理论
    南北书派理论的形成
    3.尊碑抑帖与尊帖抑碑
    二、刘熙载书学的南北书派论
    ……
    第五章刘熙载书学的书家论
    第六章刘熙载书学的技法论
    第七章刘熙载书学的阐释方式
    附录
    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
  • 内容简介:
    《刘熙载书学研究》试图从更宏大和整体的视角来研究刘熙载的书学,不仅研究《书概》,还包括《游艺约言》中的书论,进而关注《文概》、《诗概》中涉及书学的内容;同时,刘熙载文学作品集《昨非集》中的书论,刘熙载传世书法作品中的书论也一并作为考察对象。如此才能更完整地、全面地观照刘熙载的书学,故将《刘熙载书学研究》题目定为《刘熙载书学研究》。
  • 作者简介:
    杨宝林,笔名杨抱朴,1958年3月生,辽宁沈阳人。中国民盟盟员。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书法文献学博士学位。书法师从著名学者、书法大家丛文俊先生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书法文献学硕士生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海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辽海出版社特约编审。
    已出版学术专著《刘熙载年谱》、《南唐后主李煜》、《诗鬼之诗》、《苏东坡集诠释与解读》、《中国书法艺术》、《十万个为什么·书法卷》等10部,主编、参编《三国演义词典》、《全唐诗》等40余部。发表有关古代文学、书法理论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省级课题多项。
  •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刘熙载书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本书研究的范围
    三、本书研究的目的、方法、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第一章刘熙载生平、行迹及交游考
    一、刘熙载生平、行迹考述
    1.刘熙载的家世及其少年时代
    2.走科举之路,跻身仕途
    3.长安十载无葳蕤
    4.漫游与设馆授徒
    5.从国子监司业到督学广东
    6.主讲上海龙门书院
    二、刘熙载交游考
    1.与书法家的交游
    2.与其他各界人士的交游

    第二章刘熙载的学术渊源、书法实践和书学理论
    一、刘熙载书学的学术渊源
    1.书体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2.书家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3.技法论部分的学术渊源
    二、刘熙载的书法实践
    1.行、草书
    2.隶书和篆书
    三、刘熙载书学概述
    1.《书概》
    2.《游艺约言》及其他
    3.刘熙载“概体”书论的特征

    第三章刘熙载书学的书体论
    一、“详而静”的篆书、隶书和楷书
    1.篆书
    2.隶与八分
    3.楷书
    二、“简而动”的行书和草书
    1.行书
    2.草书

    第四章刘熙载书学的南北书派论
    一、清代的北碑南帖之争
    1.北碑南帖之争的潜流
    2.阮元、包世臣等人的碑学理论
    南北书派理论的形成
    3.尊碑抑帖与尊帖抑碑
    二、刘熙载书学的南北书派论
    ……
    第五章刘熙载书学的书家论
    第六章刘熙载书学的技法论
    第七章刘熙载书学的阐释方式
    附录
    参考文献
    本书作者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书概
徐利明 著;邹韡 注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文集
刘熙载 著;薛正兴 校点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艺概》研究
韩烈文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书概签注
王大亨;欧阳亘忠 签注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释名》语源与文化探析
魏宇文 著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年谱
杨抱朴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书概
徐利明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文集
刘熙载
刘熙载书学研究
刘熙载及其文艺美学思想
徐林祥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刘熙载书学研究
作物生产技术
杨宝林、史培华 编
刘熙载书学研究
苏联大铜章
杨宝林 编著;王皑 编译
刘熙载书学研究
漫步于文学与艺术之间:杨宝林学术论文集
杨宝林 著;吴宇栋 编
刘熙载书学研究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杨宝林 编
刘熙载书学研究
民国老徽章
杨宝林、叶明 编
刘熙载书学研究
新中国老徽章:1949-1966
杨宝林 著
刘熙载书学研究
三国演义辞典
杨宝林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