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208124646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7页
字数: 338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22人买过
  •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先生有关中国上古先秦史的研究性论文集,《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以文字资料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中国上古时代族群的分布、发展和融合。虽是未完之作,但几乎每一篇都有其特殊的贡献,都有其开创性的意见和里程碑性的意义,使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成为“解释整个陆古史的一把钥匙”。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一、夷夏东西说
    1.亳一商一殷
    2.夏迹
    3.夏夷交胜
    4.诸夷姓
    5.总结上文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1月

    二、姜原
    1.姜之世系
    2.姜之地望
    3.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4.姜羌为一字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三.周东封与殷遗民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1934年
    四、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1.[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2.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3.周公之事功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五、论所谓五等爵
    1.[五等称谓的淆乱]
    2.[公侯伯子男释字]
    3.[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附录一
    一、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原刊民国十七年一月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
    第十三、十四期
    二、《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1930年

    附录二
    一、战国子家叙论
    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讲义,原载《傅孟真先生集》第二册,台湾大学,1952年
    二、性命古训辨证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乙种之五,1940年

    附录三
    一、史学方法导论
    原载《傅孟真先生集》,台湾大学,1952年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1928年10月
  • 内容简介: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先生有关中国上古先秦史的研究性论文集,《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以文字资料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论证了中国上古时代族群的分布、发展和融合。虽是未完之作,但几乎每一篇都有其特殊的贡献,都有其开创性的意见和里程碑性的意义,使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成为“解释整个陆古史的一把钥匙”。
  •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省聊城人,生于儒学世家。他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师从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后到英德留学,回国后一直在教育与研究部门任职。他学识渊博,贯通中西,在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与学校教育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成就,一生著述颇丰。他是我国近现代之交,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碰撞中涌现出的一位著名学者、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目录:
    一、夷夏东西说
    1.亳一商一殷
    2.夏迹
    3.夏夷交胜
    4.诸夷姓
    5.总结上文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3年1月

    二、姜原
    1.姜之世系
    2.姜之地望
    3.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4.姜羌为一字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三.周东封与殷遗民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本第三分,1934年
    四、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1.[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2.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3.周公之事功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五、论所谓五等爵
    1.[五等称谓的淆乱]
    2.[公侯伯子男释字]
    3.[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1930年5月

    附录一
    一、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原刊民国十七年一月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
    第十三、十四期
    二、《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1930年

    附录二
    一、战国子家叙论
    1927年国立中山大学讲义,原载《傅孟真先生集》第二册,台湾大学,1952年
    二、性命古训辨证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单刊乙种之五,1940年

    附录三
    一、史学方法导论
    原载《傅孟真先生集》,台湾大学,1952年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原刊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1928年10月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百年史学经典:中国通史
吕思勉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百年史学经典: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李剑农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百年史学经典: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百年史学经典: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百年史学经典:清史讲义
孟森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夏曾佑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美感与人生—傅斯年精选集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论历史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史学方法导论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材料与工具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精)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说诗经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文集:东北史纲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文集: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天朝 洋奴 万邦协和:傅斯年精品集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东北史纲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老北大讲义:史学方法导论·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 著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傅斯年讲史学
傅斯年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