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1993-01
ISBN: 9787100011075
定价: 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0人买过
  •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之一,实在论的代表。曾先后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森的思想,体现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主要集中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同时对伦理学以及美国实用主义的复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作
    《论行动与事件》(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第二版,牛津,2001
    《对真理和解释的探讨》,(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第二版,牛津,2001
    《主观、主观间、客观》,(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牛津,2001
    《关于合理性的一些问题》,(Problems of Rationality),牛津,2004
    《真理、语言、历史》,(Truth, Language, and History: Philosophical Essays),牛津,2005 目录

    1. 真理与意义(1967年)………………………………………………1
    2. 为约定 T辩护(1973年)……………………………………………26
    3. 论说出(that)(1968年)…………………………………………40
    4. 彻底的解释(1973年)………………………………………………62
    5. 信念与意义的基础(1974年)………………………………………81
    6. 对福斯特的答复(1976年)…………………………………………99
    7. 论概念图式这一观念(1974年)……………………………………110
    8. 形而上学的真理方法(1977年)……………………………………130
    9. 无指称的实在(1977年)……………………………………………151
    10. 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1983年)………………………………165
    “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补记(1987年)……………………187
    11. 隐喻的含意(1978年)………………………………………………193
    12. 行动语句的逻辑形式(1967年)……………………………………220
    13. 心理事件(1970年)…………………………………………………242
    参考书目……………………………………………………………………266
  • 作者简介:
    唐纳德·戴维森(Donald Davidson,1917-2003),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分析哲学家之一,实在论的代表。曾先后任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森的思想,体现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主要集中于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同时对伦理学以及美国实用主义的复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作
    《论行动与事件》(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第二版,牛津,2001
    《对真理和解释的探讨》,(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第二版,牛津,2001
    《主观、主观间、客观》,(Subjective, Intersubjective, Objective),牛津,2001
    《关于合理性的一些问题》,(Problems of Rationality),牛津,2004
    《真理、语言、历史》,(Truth, Language, and History: Philosophical Essays),牛津,2005
  • 目录:
    目录

    1. 真理与意义(1967年)………………………………………………1
    2. 为约定 T辩护(1973年)……………………………………………26
    3. 论说出(that)(1968年)…………………………………………40
    4. 彻底的解释(1973年)………………………………………………62
    5. 信念与意义的基础(1974年)………………………………………81
    6. 对福斯特的答复(1976年)…………………………………………99
    7. 论概念图式这一观念(1974年)……………………………………110
    8. 形而上学的真理方法(1977年)……………………………………130
    9. 无指称的实在(1977年)……………………………………………151
    10. 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1983年)………………………………165
    “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补记(1987年)……………………187
    11. 隐喻的含意(1978年)………………………………………………193
    12. 行动语句的逻辑形式(1967年)……………………………………220
    13. 心理事件(1970年)…………………………………………………242
    参考书目……………………………………………………………………266
查看详情
其他版本 / 全部 (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数学旅行家 文教科普读物 (美)卡尔文・c.克劳森
[美]卡尔文・c.克劳森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向世界好的医院力
[美]理查德·温特斯(RichardWinters)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像作家一样阅读:提升读写能力的10堂课
[美]艾琳·M.普希曼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黑的眼睛不看光明 心理学
[美]玛利亚娜·亚历山德里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觉醒 外国现当代文学
[美]凯特·肖邦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从众陷阱 成功学 (美)托德·罗斯(todd rose)
[美]托德·罗斯(toddrose)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美]西尔维娅·A.厄尔
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戴维森哲学文选
吃的勇气:365天告别饮食内耗,与食物和解
[美]伊芙琳·特里波尔(EvelynTrib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