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1-05
版次: 1
ISBN: 9787811403190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4页
字数: 510千字
5人买过
  • 由余涛等编著《智能空间》从人类对空间的探索和理解、智能空间的计算基础、智能空间的重要框架等角度来论述智能空间,提出基于智能空间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新范式的理念。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为古代对空间的理解,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当代对空间的理解等。 第一篇 智能空间

      第1章 古代对空间的理解

       1.1 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认知

       1.2 天圆地方与盖天说

       1.3 地圆观念与浑天说

      第2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2.1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2.1.1 思想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政治因素

        2.1.4 宗教因素

        2.1.5 技术因素

       2.2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重大事件

        2.2.1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2.2.2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2.2.3 达伽马发现绕过非洲直达印度的新航路

        2.2.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2.5 英、法、俄、荷等国的探险活动

       2.3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影响

        2.3.1 彻底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

        2.3.2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3.3 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2.3.4 改变了世界人种的空间分布

       2.4 郑和下西洋与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第3章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3.1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3.1.1 技术因素一一20世纪的科学与技术革命

        3.1.2 社会因素

        3.1.3 经济因素

        3.1.4 政治因素

       3.2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特点

        3.2.1 利用空间平台进行数字式全球探索

        3.2.2 利用信息技术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

        3.2.3 对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影响

        3.3.1 强化重视国家信息主权,争夺制信息权”成为全球战略新的制高点

        3.3.2 基于信息霸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3.3 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从物理地球空间向数字地球空间转变

        3.3.4 促进科学技术全面进步

        3.3.5 改变了世界人口智力的空间分布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第4章 当代对空间的理解

       4.1 综述:近现代对空间的认知

       4.2 智能空间

        4.2.1 研究背景与概念综述

        4.2.2 智能空间的关键问题

        4.2.3 智能空间的设计与发展

       4.3 物联网

       4.4 智能尘埃

        4.4.1 智能尘埃的概念

        4.4.2 无线传感器网络

        4.4.3 智能尘埃的关键技术

       4.5 增强现实

        4.5.1 什么是增强现实

        4.5.2 三维注册

        4.5.3 显示器

        4.5.4 虚实交互

        4.5.5 worldboard——一个基于位置与信息关联的增强现实应用设想

        4.5.6 相关心理学和社会学问题

        4.5.7 增强现实的应用发展趋势

       4.6 赛博空间

        4.6.1 什么是赛博空间

        4.6.2 赛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关系

        4.6.3 第二人生(Second Life)

    第二篇 智能空间的计算基础

      第5章 计算的本质

       5.1 计算的本质

       5.2 计算模式的演变

        5.2.1 主机计算(Mainframe Computing)

        5.2.2 桌面计算(Desktop Computing)

        5.2.3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

        5.2.4 格网计算(Grid Computing)

      第6章 普适计算

       6.1 普适计算的起源

       6.2 不可见:消失的计算机

       6.3 嵌入性:嵌入式智能

       6.4 自然交互:随时随地的服务

        6.4.1 普适计算的三角关系

        6.4.2 人机交互的发展

       6.5 电子神经网络

        6.5.1 生物神经系统

        6.5.2 电子神经网络

       6.6 面向服务的架构

        6.6.1 软件架构

        6.6.2 面向服务的架构

      第7章 情境感知

       7.1 情境与情境感知

        7.1.1 情境

        7.1.2 情境感知

        7.1.3 应用研究概况

       7.2 情境信息的获取

       7.3 情境信息的处理

       7.4 情境信息的建模

        7.4.1 情境信息模型

        7.4.2 本体模型

       7.5 情境信息的推理

        7.5.1 情境推理

        7.5.2 基于本体的情境推理

       7.6 情境感知系统

        7.6.1 体系结构

        7.6.2 系统架构

        7.6.3 设计原则

        7.6.4 典型设计方案

        7.6.5 面临的挑战

    第三篇 智能空间的重要框架:地理空间智能

      第8章 地理空间信息与地理空间智能

       8.1 地理空间信息

       8.2 地理空间智能

        8.2.1 位置感知计算

        8.2.2 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据挖掘

        8.2.3 人与地理空间信息的交互

        8.2.4 高质量的地理空间信息

      第9章 地理空间智能应用:位置服务

       9.1 位置服务现状分析

       9.2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位置服务

       9.3 位置服务的隐私安全问题

      结束语云计算来临之后:从“e-战略”到“u-战略”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由余涛等编著《智能空间》从人类对空间的探索和理解、智能空间的计算基础、智能空间的重要框架等角度来论述智能空间,提出基于智能空间建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新范式的理念。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为古代对空间的理解,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当代对空间的理解等。
  • 目录:
    第一篇 智能空间

      第1章 古代对空间的理解

       1.1 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认知

       1.2 天圆地方与盖天说

       1.3 地圆观念与浑天说

      第2章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2.1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2.1.1 思想因素

        2.1.2 经济因素

        2.1.3 政治因素

        2.1.4 宗教因素

        2.1.5 技术因素

       2.2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重大事件

        2.2.1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2.2.2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2.2.3 达伽马发现绕过非洲直达印度的新航路

        2.2.4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2.2.5 英、法、俄、荷等国的探险活动

       2.3 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影响

        2.3.1 彻底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

        2.3.2 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3.3 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

        2.3.4 改变了世界人种的空间分布

       2.4 郑和下西洋与第一次地理大发现

      第3章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3.1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3.1.1 技术因素一一20世纪的科学与技术革命

        3.1.2 社会因素

        3.1.3 经济因素

        3.1.4 政治因素

       3.2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特点

        3.2.1 利用空间平台进行数字式全球探索

        3.2.2 利用信息技术对地球进行数字化重构

        3.2.3 对全球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主要影响

        3.3.1 强化重视国家信息主权,争夺制信息权”成为全球战略新的制高点

        3.3.2 基于信息霸权”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3.3.3 改变人类对地球空间的认识——从物理地球空间向数字地球空间转变

        3.3.4 促进科学技术全面进步

        3.3.5 改变了世界人口智力的空间分布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第4章 当代对空间的理解

       4.1 综述:近现代对空间的认知

       4.2 智能空间

        4.2.1 研究背景与概念综述

        4.2.2 智能空间的关键问题

        4.2.3 智能空间的设计与发展

       4.3 物联网

       4.4 智能尘埃

        4.4.1 智能尘埃的概念

        4.4.2 无线传感器网络

        4.4.3 智能尘埃的关键技术

       4.5 增强现实

        4.5.1 什么是增强现实

        4.5.2 三维注册

        4.5.3 显示器

        4.5.4 虚实交互

        4.5.5 worldboard——一个基于位置与信息关联的增强现实应用设想

        4.5.6 相关心理学和社会学问题

        4.5.7 增强现实的应用发展趋势

       4.6 赛博空间

        4.6.1 什么是赛博空间

        4.6.2 赛博空间和物质空间的关系

        4.6.3 第二人生(Second Life)

    第二篇 智能空间的计算基础

      第5章 计算的本质

       5.1 计算的本质

       5.2 计算模式的演变

        5.2.1 主机计算(Mainframe Computing)

        5.2.2 桌面计算(Desktop Computing)

        5.2.3 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

        5.2.4 格网计算(Grid Computing)

      第6章 普适计算

       6.1 普适计算的起源

       6.2 不可见:消失的计算机

       6.3 嵌入性:嵌入式智能

       6.4 自然交互:随时随地的服务

        6.4.1 普适计算的三角关系

        6.4.2 人机交互的发展

       6.5 电子神经网络

        6.5.1 生物神经系统

        6.5.2 电子神经网络

       6.6 面向服务的架构

        6.6.1 软件架构

        6.6.2 面向服务的架构

      第7章 情境感知

       7.1 情境与情境感知

        7.1.1 情境

        7.1.2 情境感知

        7.1.3 应用研究概况

       7.2 情境信息的获取

       7.3 情境信息的处理

       7.4 情境信息的建模

        7.4.1 情境信息模型

        7.4.2 本体模型

       7.5 情境信息的推理

        7.5.1 情境推理

        7.5.2 基于本体的情境推理

       7.6 情境感知系统

        7.6.1 体系结构

        7.6.2 系统架构

        7.6.3 设计原则

        7.6.4 典型设计方案

        7.6.5 面临的挑战

    第三篇 智能空间的重要框架:地理空间智能

      第8章 地理空间信息与地理空间智能

       8.1 地理空间信息

       8.2 地理空间智能

        8.2.1 位置感知计算

        8.2.2 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据挖掘

        8.2.3 人与地理空间信息的交互

        8.2.4 高质量的地理空间信息

      第9章 地理空间智能应用:位置服务

       9.1 位置服务现状分析

       9.2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位置服务

       9.3 位置服务的隐私安全问题

      结束语云计算来临之后:从“e-战略”到“u-战略”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时代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案例集
贵州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控制与强化学习先进值迭代评判设计
王鼎 赵明明 哈明鸣 任进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建造概论
龙武剑、梅柳、李利孝、罗启灵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网络技术解析
崔胜民 编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时代观念风险及应对
鲍金 等 著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配电网概论 电子、电工 作者 新华正版
作者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驾驶之激光雷达算法详解
揭皓翔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与视觉SLAM详解 陈苑锋 董雪 马建军 徐守龙 朱兆颖 [德]徐永龙 裘维东 陈巍 贺光红 胡爽禄 李俊辉 林源 王鹤颖 陈昊阳 叶文韬
陈苑锋 董雪 马建军 徐守龙 朱兆颖 (德)徐永龙 裘维东 陈巍 贺光红 胡爽禄 李俊辉 林源 王鹤颖 陈昊阳 叶文韬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建造导论 刘占省
刘占省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和施工 刘晓军
刘晓军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建造工程技术应用案例
赵研,徐哲民 编
智能空间——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范式
智能量化:ChatGPT在金融策略与算法交易中的实践 金融科技新引擎
龚晖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