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2
版次: 1
ISBN: 9787811278026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6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3人买过
  •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国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代传播》责任编辑,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总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有电视剧美学、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节目策划。主讲课程:《艺术学概论》、《电视节目策划学》、《媒介文化研究》等。
    参与编著《电视节目策划学》、《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研究》等,博士论文《论电视剧的连续性》获北京市“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丛书主编简介:
    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电视美学大纲》、《影视文化论稿》、《电视传播艺术学》等学术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担任百余个电视频道、栏目及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刨工作,其中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和《再说长江》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
    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电视文化理念嬗变和趋向
    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
    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文化命名权的搬演——央视大赛策略解读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葡萄牙、欧洲与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
    先进文化观照下的传统文化与电视文化
    数码媒体与赛伯时间艺术
    舆论监督——政治文明的重要维度
    收视率再批判
    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断想
    影视文化三论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
    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视的传播特征及其文化悖论
    论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
    好莱坞影响力探究
    后记
  • 内容简介: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作者简介:
    张国涛,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代传播》责任编辑,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秘书长,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总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有电视剧美学、电视艺术理论、电视节目策划。主讲课程:《艺术学概论》、《电视节目策划学》、《媒介文化研究》等。
    参与编著《电视节目策划学》、《内容为王——中国电视类型节目研究》等,博士论文《论电视剧的连续性》获北京市“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在《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丛书主编简介:
    胡智锋,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著有《电视美学大纲》、《影视文化论稿》、《电视传播艺术学》等学术著作近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担任百余个电视频道、栏目及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刨工作,其中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和《再说长江》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 目录:
    “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加入wTO,中国影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学思考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
    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电视文化理念嬗变和趋向
    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
    当代社会阶层变迁与电视传播价值取向
    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略论中国电视剧的社会角色和文化策略并与尹鸿先生商榷
    试论“电视知识分子
    文化命名权的搬演——央视大赛策略解读
    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
    葡萄牙、欧洲与中国——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
    先进文化观照下的传统文化与电视文化
    数码媒体与赛伯时间艺术
    舆论监督——政治文明的重要维度
    收视率再批判
    艺术美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断想
    影视文化三论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生存
    首都未成年人电视收视行为分析报告
    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视的传播特征及其文化悖论
    论中国电视批评理论体系的建立
    好莱坞影响力探究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张毓强、胡智锋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胡智锋 著;潘可武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胡智锋 著;赵均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胡智锋 著;杨乘虎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胡智锋 著;李立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符号到社交媒体(第七版)未名社科 学术面对面
(加)保罗·海尔(Paul Heyer),彼得·厄克特(Peter Urquhart) 编, 董璐,何道宽,陈继静,王树国 译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学:历史、理论与哲学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创新研究(第四辑)
单波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方法
卜卫 刘晓红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学视域下网络不良信息治理与青少年健康成长
徐蒙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研究方法(第二版)
柯惠新 王锡苓 王宁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与国家发展学术体系构建
廖圣清;窦志梅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前沿——博士后研究成果文集
山东省新 闻出版广电局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法教程
罗斌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与影视文化十二讲
李焕征 王朋进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学视域下的南戏走向
包建强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的未来
[西]约瑟夫·马丽亚·卡博内尔 著;宋海莲 杜雯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中国影视学科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新路径与新模式
胡智锋 丁亚平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国际视听研究·第4辑
胡智锋 主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国际视听研究·第3辑
胡智锋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中国传媒年度对话
胡智锋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国际视听研究.第1辑
胡智锋 主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面向文化强国:中国影视的新理念与新格局
胡智锋 丁亚平 姚争 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理念与路径:胡智锋自选集
胡智锋 著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
胡智锋;刘俊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一卷)
胡智锋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三卷)
胡智锋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四卷)
胡智锋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胡智锋学术小品集(第二卷)
胡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