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2
版次: 1
ISBN: 9787560995410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4页
字数: 338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   佛山南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樵山的文采风流、氤氲雅韵,实乃岭南文化的正脉。经历千百载的传承、赓续,文化精神融入南海人的灵魂、血脉,成为割舍不掉的基因。南方明珠,殷富之地,有为之乡,在近现代历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扬帆击楫行万里,勇立潮头唱大风,文化的使命和时代的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驱使南海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开放后,南海从桑基鱼塘起步,由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再跃升为制造业名城,现代文明的朝阳冉冉升起。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一时的百强县排名中,南海总能占据前列,“南海模式”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模式,时代在变、政策在变、环境在变、观念在变,区域发展的格局也在变。大概在2003年后,南海原有模式的优势渐失,昆山、张家港、萧山等“追兵”开始赶上来了。曾经的岭南水乡,因为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落后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出现内河涌发黑、发臭。正如相关媒体报道,南海拥有“南海模式”曾经的荣耀,却也背负着工业化初期积累的创伤。率先发展的南海,也率先背上了“高投入、重污染、技术含量低”的“三宗罪”。需要更高的智慧来解决区域转型升级问题,固有的文化气质决定了南海人的突破路径。2003年设置佛山市南海区,新的文化抱负与愿景渐次形成。同年,南海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经济强区做文化,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只有强化文化的终极价值,才能解决发展方向问题。由此,南海的目标是要将南海建设成为一个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岭南文化高地,按照五星级的标准,建设五星级的家园,让南海人都能充分享有发展的成果。如何创造性地打造文化增长型城市,南海人的思考和求索不断深入。2010年,南海在积聚了多年的文化能量之后,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维坐标上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文化引领战略由此在这个古邑新区率先得到了全方位的实施。此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及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都提到了文化引领的重要性,中央和广东分别作了相应阐述。这无疑让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在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语境中,来自区县的探索经验值得珍视。“文化引领”这个概念是宏观架构与微观手段的结合,南海从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环境再造、社会和谐的思路出发,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生活,创新文化行政管理机制,经营思想市场,以主流价值体系构建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支撑,这为我们研究“大文化”提供了典型样本。本书是一部考察南海文化引领战略及其实践的学术性著作,全书除引论、第一章、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八章。引论和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这部分从全球视野出发,从社会转型升级角度着眼,立足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重点结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对南海的文化发展进行历时态扫描,阐明新形势下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的必要性,并对文化引领的内涵、实施路径及动力机制进行探讨。主体部分的八章,分别从完善文化体制、文化与经济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介入城市规划、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提升公民素质、文化引领和谐社会、文化评估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的具体理念、路径和成效等进行梳理、审视,对其实践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结语总结全书,阐明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对于区域发展的某种典型意义。事实上,文化引领是一个动态探索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砺、升华。文化原本是恒久的事业,累世的浸润方能造就成熟的文化风骨和都市人格。我们的研究也不是最终的结论,本书如能引发更多关于文化引领的探讨,善莫大焉。早在2010年,南海率先全方位实施文化引领战略。这是岭南热土思想解放、创造力旺盛、“生猛鲜活”的极佳写照。南海的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经验,为新世纪的广东和中国提供了形象而具体、切实而生动、深刻而复杂的发展案例和典型样本。 目录 引论叩问时代精神把握文化先机(1)

    第一章创新文化理念谋划区域发展(15)

    第一节文化引领的理念创新及实施路径(17)

    第二节南海文化发展的历时态扫描(26)

    第三节文化引领战略的动力机制(33)

    第二章完善文化体制激发创造活力(41)

    第一节文化引领呼唤体制改革(43)

    第二节文化引领的体制机制创新(49)

    第三节制度创新的“南海经验”(54)

    第三章文化融合经济引领产业升级(59)

    第一节文化融合经济的理论描述(61)

    第二节文化融合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与升级(62)

    第三节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产业文化化(65)

    第四节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68)

    第四章政府引导推动做强文化产业(71)

    第一节政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依据(73)

    第二节政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惠民的良性互动(75)

    第三节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建设的探索(80)

    第四节文化产品创新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83)

    第五章强化文化形象力促城市转型(89)

    第一节城市规范:文化介入机制建设(93)

    第二节城市符号: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建设(97)

    第三节城市品牌:塑造岭南文化特色街区(100)

    第四节城市智慧: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与文化科技的融合(104)

    第六章营造旅游生态再塑人文南海(109)

    第一节南海历史文化资源基本分析(113)

    第二节“文翰樵山”:西部最岭南(115)

    第三节梦里水乡:岭南水乡文化与旅游生态环境建设(118)

    第七章文化提升素质塑造文明南海(123)

    第一节文化提升南海文明素质概述(125)

    第二节基层社区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127)

    第三节打造文化品牌落实素质教化(130)

    第四节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134)

    第五节从关爱到至善:公民素质提升的制度实践及模式意义(136)

    第八章文化熔铸和谐建设幸福南海(147)

    第一节文化引领幸福南海建设强度(149)

    第二节生活协奏曲:共享共建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153)

    第三节文化消费补贴与文化服务的转型(162)

    第四节增强归属感:新南海人的文化服务(166)

    第九章构建评价体系确立考核标准(175)

    第一节建立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原则(177)

    第二节评价体系的构成特点和组织实施(180)

    第三节评价体系的首次考核和结果分析(184)

    结语展示文明风韵更添南海精彩(209)附录A(219)

    附录B(229)

    附录C(239)

    后记(257)
  • 内容简介:
      佛山南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樵山的文采风流、氤氲雅韵,实乃岭南文化的正脉。经历千百载的传承、赓续,文化精神融入南海人的灵魂、血脉,成为割舍不掉的基因。南方明珠,殷富之地,有为之乡,在近现代历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扬帆击楫行万里,勇立潮头唱大风,文化的使命和时代的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驱使南海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开放后,南海从桑基鱼塘起步,由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再跃升为制造业名城,现代文明的朝阳冉冉升起。在20世纪90年代流行一时的百强县排名中,南海总能占据前列,“南海模式”成为各地学习的榜样。没有一劳永逸的发展模式,时代在变、政策在变、环境在变、观念在变,区域发展的格局也在变。大概在2003年后,南海原有模式的优势渐失,昆山、张家港、萧山等“追兵”开始赶上来了。曾经的岭南水乡,因为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的落后生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甚至出现内河涌发黑、发臭。正如相关媒体报道,南海拥有“南海模式”曾经的荣耀,却也背负着工业化初期积累的创伤。率先发展的南海,也率先背上了“高投入、重污染、技术含量低”的“三宗罪”。需要更高的智慧来解决区域转型升级问题,固有的文化气质决定了南海人的突破路径。2003年设置佛山市南海区,新的文化抱负与愿景渐次形成。同年,南海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区”的目标。经济强区做文化,这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只有强化文化的终极价值,才能解决发展方向问题。由此,南海的目标是要将南海建设成为一个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岭南文化高地,按照五星级的标准,建设五星级的家园,让南海人都能充分享有发展的成果。如何创造性地打造文化增长型城市,南海人的思考和求索不断深入。2010年,南海在积聚了多年的文化能量之后,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三维坐标上找到了新的切入点,文化引领战略由此在这个古邑新区率先得到了全方位的实施。此后,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共十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及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中都提到了文化引领的重要性,中央和广东分别作了相应阐述。这无疑让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在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语境中,来自区县的探索经验值得珍视。“文化引领”这个概念是宏观架构与微观手段的结合,南海从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环境再造、社会和谐的思路出发,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生活,创新文化行政管理机制,经营思想市场,以主流价值体系构建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支撑,这为我们研究“大文化”提供了典型样本。本书是一部考察南海文化引领战略及其实践的学术性著作,全书除引论、第一章、结语外,主体内容分为八章。引论和第一章是全书的总纲。这部分从全球视野出发,从社会转型升级角度着眼,立足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语境,重点结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对南海的文化发展进行历时态扫描,阐明新形势下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的必要性,并对文化引领的内涵、实施路径及动力机制进行探讨。主体部分的八章,分别从完善文化体制、文化与经济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介入城市规划、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提升公民素质、文化引领和谐社会、文化评估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的具体理念、路径和成效等进行梳理、审视,对其实践经验进行阶段性小结。结语总结全书,阐明南海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对于区域发展的某种典型意义。事实上,文化引领是一个动态探索的过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砺、升华。文化原本是恒久的事业,累世的浸润方能造就成熟的文化风骨和都市人格。我们的研究也不是最终的结论,本书如能引发更多关于文化引领的探讨,善莫大焉。早在2010年,南海率先全方位实施文化引领战略。这是岭南热土思想解放、创造力旺盛、“生猛鲜活”的极佳写照。南海的前瞻性思维和创造性经验,为新世纪的广东和中国提供了形象而具体、切实而生动、深刻而复杂的发展案例和典型样本。
  • 目录:
    目录 引论叩问时代精神把握文化先机(1)

    第一章创新文化理念谋划区域发展(15)

    第一节文化引领的理念创新及实施路径(17)

    第二节南海文化发展的历时态扫描(26)

    第三节文化引领战略的动力机制(33)

    第二章完善文化体制激发创造活力(41)

    第一节文化引领呼唤体制改革(43)

    第二节文化引领的体制机制创新(49)

    第三节制度创新的“南海经验”(54)

    第三章文化融合经济引领产业升级(59)

    第一节文化融合经济的理论描述(61)

    第二节文化融合经济,推动产业发展与升级(62)

    第三节文化与经济融合,促进产业文化化(65)

    第四节文化融合经济的显著成效(68)

    第四章政府引导推动做强文化产业(71)

    第一节政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政策依据(73)

    第二节政府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惠民的良性互动(75)

    第三节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建设的探索(80)

    第四节文化产品创新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大发展(83)

    第五章强化文化形象力促城市转型(89)

    第一节城市规范:文化介入机制建设(93)

    第二节城市符号: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建设(97)

    第三节城市品牌:塑造岭南文化特色街区(100)

    第四节城市智慧: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与文化科技的融合(104)

    第六章营造旅游生态再塑人文南海(109)

    第一节南海历史文化资源基本分析(113)

    第二节“文翰樵山”:西部最岭南(115)

    第三节梦里水乡:岭南水乡文化与旅游生态环境建设(118)

    第七章文化提升素质塑造文明南海(123)

    第一节文化提升南海文明素质概述(125)

    第二节基层社区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127)

    第三节打造文化品牌落实素质教化(130)

    第四节扩散核心效应,筑建文明体系(134)

    第五节从关爱到至善:公民素质提升的制度实践及模式意义(136)

    第八章文化熔铸和谐建设幸福南海(147)

    第一节文化引领幸福南海建设强度(149)

    第二节生活协奏曲:共享共建的“城乡十分钟文化圈”(153)

    第三节文化消费补贴与文化服务的转型(162)

    第四节增强归属感:新南海人的文化服务(166)

    第九章构建评价体系确立考核标准(175)

    第一节建立评价体系的意义和原则(177)

    第二节评价体系的构成特点和组织实施(180)

    第三节评价体系的首次考核和结果分析(184)

    结语展示文明风韵更添南海精彩(209)附录A(219)

    附录B(229)

    附录C(239)

    后记(257)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天下之西樵
邓伟根 编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捍卫基层:南海“政经分离”体质下的村居自治
邓伟根、向德平 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欧行摭忆
邓伟根 摄影;叶巨中 撰文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产业生态理论与实践:以西江产业带为例
邓伟根、王贵明 著
文化引领:南海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南海综合改革系列丛书·社会建设篇)
产业经济学研究
邓伟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