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8
版次: 1
ISBN: 9787807671084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87页
字数: 28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7人买过
  • 《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是一本理论著作,又是一本实用的大众读物,是人们认识文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与文化相关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可以作为研究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书籍,也可作为人们了解文化的一般性读本。作为一本阐述理论、面向大众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一方面力求在理论上介绍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展示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让理论成为体系;另一方面,尽量简化理论推演与计算过程,使读者在掌握理论基本内容的过程中不受或少受专业、数学背景等的限制。每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不尽相同,对于特别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读者,可跳过理论性特别强的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直接阅读相关章节。《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在整体上成体系,同时各章又相互独立,单独阅读一章或几章是可行的,也是有用的。当然。对于理论研究者,对于希望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完整阅读是必要的。 引言
    导读
    1.文化理论:人的行为与选择的透视
    1.1文化的含义
    1.2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经济文化)
    1.3文化产生的原因
    1.4文化的特点
    1.5文化的基本构成
    1.6动态文化理论
    1.7文化的作用
    1.8小结

    2.中国文化:一个鸟瞰
    2.1中国文化的含义
    2.2中国文化的基本宏观结构
    2.3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几个基本文化现象
    2.4中国文化中几个主要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5小结

    3.“内战”与“外战”:收敛型发展与发散型发展
    3.1人类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模式:集约型与粗放型
    3.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3.3“内战”主导与“外战”主导
    3.4中国的文化:归根与收敛
    3.5英国的文化:开放与发散
    3.6中英文化的评述与人类未来之发展
    3.7小结

    4.过程论与结果论:哪个才是创新之母
    4.1过程论:办好事与办事好
    4.2结果论:拿到果子是能人
    4.3结果论与过程论对人们创新行为的影响
    4.4创新的过程论与结果论之悖论
    4.5过程论、结果论对创新影响的概念框架
    4.6我国主流文化的社会评价特点
    4.7小结

    5.道与术:为什么诸葛亮屡败屡战仍为神
    5.1道、术是对知识、规律、技能的分类
    5.2国人眼里的道
    5.3道与术的含义
    5.4道与术的关系
    5.5国人道的境界
    5.6关于道与术的几点猜想
    5.7小结

    6.中国人:不同眼中。不同秩序
    6.1基于等级观念的秩序——国人的传统教化经典
    6.2高贵——等级上一层——国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语言与用词
    6.3一切秩序:以官为准
    6.4等级与秩序:“授命于天”
    6.5基于等级秩序的适用范围
    6.6传统秩序文化向先进秩序文化演化
    6.7小结

    7.面子:形象与尊严、行为与艺术
    7.1面子现象
    7.2面子的含义与结构
    7.3面子产生的根源
    7.4影响面子的因素
    7.5面子的作用
    7.6面子策略或哲学
    7.7有关面子管理的进一步思考:面子理论拓展
    7.8小结

    8.复杂的共同利益实现形式:集体主义及其驱动力
    8.1集体主义的概念
    8.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理论
    8.3国人的分类模式及其特殊集体主义
    8.4中国、德国、日本典型集体主义行为比较
    8.5集体主义的作用
    8.6小结

    9.关系:全面看人还是蜘蛛结网
    9.1国人的关系现象
    9.2关系的概念
    9.3关系的作用
    9.4关系发生作用的机理
    9.5关系产生的理论基础
    9.6关系的构建
    9.7关系的结构
    9.8关系的使用
    9.9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9.10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9.11小结

    10.心照不宣: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10.1沟通的含义与种类
    10.2国人的沟通文化与艺术
    10.3国人沟通的理论思考
    10.4小结

    11.权力文化: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11.1权力在社会中的角色
    112权力的含义与特点
    11.3公权力神授、民授与权力等级
    11.4平天下:公权力管万物,是治人、治天下之道
    11.5集权倾向
    11.6强强联手难:一山不容两虎
    11.7礼仪中心
    11.8权威导向
    11.9国人的理想领导与部下结构
    11.10小结

    12.信任:看似简单,实则奥妙
    12.1诚信、信任的概念
    12.2信任的种类及其特征
    12.3两两博弈的信任关系分析
    12.4一般社会诚信规律与诚信的根本意义
    12.5诚信社会建设:普遍信任、宏观与社会视角的分析
    12.6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企业视角的分析
    12.7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个人视角的分析
    12.8小结

    13.特殊信任:明知阿斗扶不起,但还要为不可为之事
    13.1国人信任的基本理论
    13.2熟人与生人
    13.3权威认知信任
    13.4血缘认同信任
    13.5缘认同信任
    13.6对外人的不信任
    13.7信任的个人依赖性
    13.8小结

    14.和谐:是境界,是目标
    14.1和谐的机理
    14.2和谐的文化含义
    14.3君子之和,和而不同
    14.4君子之和,是艺术,是美德,是中庸,是度的把握
    14.5现实之和谐
    14.6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
    14.7物物之和
    14.8小结

    15.凡事豫则立:成功之道,存乎一心
    15.1凡事豫则立的含义
    15.2远虑
    15.3见微知著
    15.4防患于未然
    15.5居安思危
    15.6防人之心不可无
    15.7发展利器
    15.8小心翼翼,谨慎行事
    15.9韬光养晦
    15.10准备周密,238
    15.11关于凡事豫则立的进一步思考
    15.12小结

    16.情、理、法:凡人为事必由之
    16.1情、理、法的含义
    16.2情、理、法的关系
    16.3国人关于情、理、法的文化
    16.4小结

    17.文化国际比较:国际视角看自己
    17.1国别文化的测量
    17.2郝夫史台德的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认识
    17.3我国文化特点的进一步分析
    17.4美国文化与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5日本文化与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6德国文化与德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7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及其战略管理意义
    17.8小结

    18.望远世界: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
    18.1理解与误解
    18.2理解:真的万岁
    18.3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理论
    18.4小结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是一本理论著作,又是一本实用的大众读物,是人们认识文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与文化相关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可以作为研究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书籍,也可作为人们了解文化的一般性读本。作为一本阐述理论、面向大众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一方面力求在理论上介绍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展示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让理论成为体系;另一方面,尽量简化理论推演与计算过程,使读者在掌握理论基本内容的过程中不受或少受专业、数学背景等的限制。每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不尽相同,对于特别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读者,可跳过理论性特别强的第一章和第十二章,直接阅读相关章节。《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在整体上成体系,同时各章又相互独立,单独阅读一章或几章是可行的,也是有用的。当然。对于理论研究者,对于希望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完整阅读是必要的。
  • 目录:
    引言
    导读
    1.文化理论:人的行为与选择的透视
    1.1文化的含义
    1.2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经济文化)
    1.3文化产生的原因
    1.4文化的特点
    1.5文化的基本构成
    1.6动态文化理论
    1.7文化的作用
    1.8小结

    2.中国文化:一个鸟瞰
    2.1中国文化的含义
    2.2中国文化的基本宏观结构
    2.3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几个基本文化现象
    2.4中国文化中几个主要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2.5小结

    3.“内战”与“外战”:收敛型发展与发散型发展
    3.1人类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模式:集约型与粗放型
    3.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
    3.3“内战”主导与“外战”主导
    3.4中国的文化:归根与收敛
    3.5英国的文化:开放与发散
    3.6中英文化的评述与人类未来之发展
    3.7小结

    4.过程论与结果论:哪个才是创新之母
    4.1过程论:办好事与办事好
    4.2结果论:拿到果子是能人
    4.3结果论与过程论对人们创新行为的影响
    4.4创新的过程论与结果论之悖论
    4.5过程论、结果论对创新影响的概念框架
    4.6我国主流文化的社会评价特点
    4.7小结

    5.道与术:为什么诸葛亮屡败屡战仍为神
    5.1道、术是对知识、规律、技能的分类
    5.2国人眼里的道
    5.3道与术的含义
    5.4道与术的关系
    5.5国人道的境界
    5.6关于道与术的几点猜想
    5.7小结

    6.中国人:不同眼中。不同秩序
    6.1基于等级观念的秩序——国人的传统教化经典
    6.2高贵——等级上一层——国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语言与用词
    6.3一切秩序:以官为准
    6.4等级与秩序:“授命于天”
    6.5基于等级秩序的适用范围
    6.6传统秩序文化向先进秩序文化演化
    6.7小结

    7.面子:形象与尊严、行为与艺术
    7.1面子现象
    7.2面子的含义与结构
    7.3面子产生的根源
    7.4影响面子的因素
    7.5面子的作用
    7.6面子策略或哲学
    7.7有关面子管理的进一步思考:面子理论拓展
    7.8小结

    8.复杂的共同利益实现形式:集体主义及其驱动力
    8.1集体主义的概念
    8.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理论
    8.3国人的分类模式及其特殊集体主义
    8.4中国、德国、日本典型集体主义行为比较
    8.5集体主义的作用
    8.6小结

    9.关系:全面看人还是蜘蛛结网
    9.1国人的关系现象
    9.2关系的概念
    9.3关系的作用
    9.4关系发生作用的机理
    9.5关系产生的理论基础
    9.6关系的构建
    9.7关系的结构
    9.8关系的使用
    9.9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9.10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9.11小结

    10.心照不宣:中国人的沟通艺术
    10.1沟通的含义与种类
    10.2国人的沟通文化与艺术
    10.3国人沟通的理论思考
    10.4小结

    11.权力文化:做鸡头还是做凤尾
    11.1权力在社会中的角色
    112权力的含义与特点
    11.3公权力神授、民授与权力等级
    11.4平天下:公权力管万物,是治人、治天下之道
    11.5集权倾向
    11.6强强联手难:一山不容两虎
    11.7礼仪中心
    11.8权威导向
    11.9国人的理想领导与部下结构
    11.10小结

    12.信任:看似简单,实则奥妙
    12.1诚信、信任的概念
    12.2信任的种类及其特征
    12.3两两博弈的信任关系分析
    12.4一般社会诚信规律与诚信的根本意义
    12.5诚信社会建设:普遍信任、宏观与社会视角的分析
    12.6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企业视角的分析
    12.7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个人视角的分析
    12.8小结

    13.特殊信任:明知阿斗扶不起,但还要为不可为之事
    13.1国人信任的基本理论
    13.2熟人与生人
    13.3权威认知信任
    13.4血缘认同信任
    13.5缘认同信任
    13.6对外人的不信任
    13.7信任的个人依赖性
    13.8小结

    14.和谐:是境界,是目标
    14.1和谐的机理
    14.2和谐的文化含义
    14.3君子之和,和而不同
    14.4君子之和,是艺术,是美德,是中庸,是度的把握
    14.5现实之和谐
    14.6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
    14.7物物之和
    14.8小结

    15.凡事豫则立:成功之道,存乎一心
    15.1凡事豫则立的含义
    15.2远虑
    15.3见微知著
    15.4防患于未然
    15.5居安思危
    15.6防人之心不可无
    15.7发展利器
    15.8小心翼翼,谨慎行事
    15.9韬光养晦
    15.10准备周密,238
    15.11关于凡事豫则立的进一步思考
    15.12小结

    16.情、理、法:凡人为事必由之
    16.1情、理、法的含义
    16.2情、理、法的关系
    16.3国人关于情、理、法的文化
    16.4小结

    17.文化国际比较:国际视角看自己
    17.1国别文化的测量
    17.2郝夫史台德的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认识
    17.3我国文化特点的进一步分析
    17.4美国文化与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5日本文化与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6德国文化与德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
    17.7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及其战略管理意义
    17.8小结

    18.望远世界: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
    18.1理解与误解
    18.2理解:真的万岁
    18.3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理论
    18.4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
霍雨佳 著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甲申360年祭
章夫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任人评—我与秦始皇侃理想
姜正成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源自细节
吕叔春 编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一念间
程波 编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顾雏军——打开格林柯尔的黑匣子
郑文彬 著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由心: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经营哲学 日江口克彦 著 赵媛 译
[日]江口克彦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背后的39个简单哲理
安凯莉 著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就这四件事
甘霖 编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小事改变命运
李佳东 编著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晋商
周建波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在于习惯
李晓艳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