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220076190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76页
字数: 415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0人买过
  •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跨学科的课题,其中涉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等。
      
      
      本书主要探讨外来文化对我国近代的刺激与影响,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日本文化所发生的中介作用,集中考察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中国人直接从西方引进的东西,远不如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为多。但自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引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意识;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中国与美、法、英等国的交往加深;与此同时,留学欧美,特别是大量留学美国的青年相继回国。从此,中国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东西,大大超过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所以,本书考察日本文化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着重在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 郑匡民,1951年7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86年至1996年曾赴日本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工作,现为该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清末民初中日政治史、学术史与 引言

      一、日本近代文化转型初期武士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动向 ——以1862年“千岁丸”访沪为例

      二、日本近代文化转型期启蒙思想的特点——以福泽谕吉和中村正直为例

      三、中国近代转型期的转折点——从“师法西方”到“以日为师”

    第一章  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

      一、日本古之弹丸今之雄国

      二、明治前期日本大陆观的演变

      三、甲午战后中日两国官僚士绅的交往

    第二章  明治时期日本在中国经营的中文报刊

      一、列强在中国办报最多的国家

      二、《国闻报》与日本外务省官僚

      三、维新派与《同文沪报》

    第三章  晚清译业及日译术语的输入

      一、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

      二、梁启超和他的“和文汉读法”

      三、《清议报》、《新民丛报》中来自日本人著作的文章

      四、日译学术名词在中国的传播

      五、进入现代汉语中的日译学术名词

    第四章  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一、西方自由主义概念传人日本的早期阶段

      二、对自由的两种不同的解释

      三、日本民权运动中的积极自由倾向

      四、中江兆民的自由观

      五、“自由”概念传人中国

    第五章  清末留日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留日学生初至日本的感受和新思潮的冲击

      二、拒俄运动

      三、留日学生抵制强权的民族主义运动——反对“取缔规则”风潮

    第六章  社会主义讲习会与政闻社

      一、日本预备立宪时代的经验与政闻社的筹建

      二、同盟会的分裂与社会主义讲习会的诞生

      三、明治时期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流派及特征

      四、直接行动派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五、政闻社的纲领及其建党的波折

      六、讲习会和政闻社在东京的斗争及政闻社之被禁

      七、明治政府对中日两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取缔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 内容简介: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非常复杂而庞大的跨学科的课题,其中涉及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等。
      
      
      本书主要探讨外来文化对我国近代的刺激与影响,研究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日本文化所发生的中介作用,集中考察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中国人直接从西方引进的东西,远不如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为多。但自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引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意识;又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关系,中国与美、法、英等国的交往加深;与此同时,留学欧美,特别是大量留学美国的青年相继回国。从此,中国直接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东西,大大超过间接从日本引进的东西。所以,本书考察日本文化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着重在甲午战争前后至辛亥革命时期。
  • 作者简介:
    郑匡民,1951年7月生,河北省秦皇岛市人。1986年至1996年曾赴日本留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工作,现为该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清末民初中日政治史、学术史与
  • 目录:
    引言

      一、日本近代文化转型初期武士层的价值取向与思想动向 ——以1862年“千岁丸”访沪为例

      二、日本近代文化转型期启蒙思想的特点——以福泽谕吉和中村正直为例

      三、中国近代转型期的转折点——从“师法西方”到“以日为师”

    第一章  甲午前后中日官绅之间的认知与交往

      一、日本古之弹丸今之雄国

      二、明治前期日本大陆观的演变

      三、甲午战后中日两国官僚士绅的交往

    第二章  明治时期日本在中国经营的中文报刊

      一、列强在中国办报最多的国家

      二、《国闻报》与日本外务省官僚

      三、维新派与《同文沪报》

    第三章  晚清译业及日译术语的输入

      一、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

      二、梁启超和他的“和文汉读法”

      三、《清议报》、《新民丛报》中来自日本人著作的文章

      四、日译学术名词在中国的传播

      五、进入现代汉语中的日译学术名词

    第四章  日本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一、西方自由主义概念传人日本的早期阶段

      二、对自由的两种不同的解释

      三、日本民权运动中的积极自由倾向

      四、中江兆民的自由观

      五、“自由”概念传人中国

    第五章  清末留日学生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留日学生初至日本的感受和新思潮的冲击

      二、拒俄运动

      三、留日学生抵制强权的民族主义运动——反对“取缔规则”风潮

    第六章  社会主义讲习会与政闻社

      一、日本预备立宪时代的经验与政闻社的筹建

      二、同盟会的分裂与社会主义讲习会的诞生

      三、明治时期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流派及特征

      四、直接行动派与社会主义讲习会

      五、政闻社的纲领及其建党的波折

      六、讲习会和政闻社在东京的斗争及政闻社之被禁

      七、明治政府对中日两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取缔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研究(第五辑)
陈莹雪 李隆国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与晚清语言文学
段怀清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研究(第十二辑):广州与清代中外文化交流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与东亚
[日]川原秀城 著;毛乙馨 译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研究 第十辑 儒学与欧洲文明:明清时期西学与宋明理学的相遇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主编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研究(第十一辑):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西学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
何俊 著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化
纪康丽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研究(第三辑)
陈莹雪、李隆国 著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研究(第四辑)
陈莹雪 李隆国 主编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东渐研究第九辑明清时期逻辑学与自然科学的东渐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 著
西学的中介:清末民初的中日文化交流
西学中取--现象学与哲学译文集(上下)/思想摆渡系列
倪梁康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