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0-11
版次: 1
ISBN: 9787509207109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2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文学
21人买过
  • 当女性主义批评者们试图建构自己的话语时,她们发现,自己一直在话语之中。
    事实上,无论是父权制还是女性主义,都同属于一个“话语世界”,拥有各自阐释世界的权力。
    当我们说什么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而什么不是时,或什么体现了霸权和何谓平等时,我们就是在实施我们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权力是无处不在的。
    女性言说只是为了获得?说的权力,在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权力格局中确认差异性存在。不是为了颠覆权力,而是为了增值权力,使权力具有性别内涵。 林晓云(1978-),福建福州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文学院,2006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女性文学及女性文学批计的研究,杯国内各人期刊上发表沦文十余篇。现就职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社会事务管理系。 绪论
    第一章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萌发期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初建期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停滞期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复萌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型期

    第二章女性形象批评:“女性阅读”的批评
    镜城突围:女性形象批评
    女性形象批评的三种模式

    第三章女性美学批评:“女性写作”的批评
    确立主体:女性美学批评
    女性美学批评的三种模式

    第四章女性文学史:历史的重构
    女性文学史:虚构的权威和权威的虚构
    追寻思想根源: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开掘写作传统:五四运动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写作传统
    考察写作现状: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
    重建历史序列:女性文学史的写作

    第五章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理性之维
    理性维度: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建设的两个层面

    第六章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
    性别视角的独特存在
    情感性的文本呈现:意象的使用
    文本解读的繁荣与理论建设的低迷

    第七章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话语资源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西方学术背景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当女性主义批评者们试图建构自己的话语时,她们发现,自己一直在话语之中。
    事实上,无论是父权制还是女性主义,都同属于一个“话语世界”,拥有各自阐释世界的权力。
    当我们说什么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而什么不是时,或什么体现了霸权和何谓平等时,我们就是在实施我们的权力,在这个意义上,权力是无处不在的。
    女性言说只是为了获得?说的权力,在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权力格局中确认差异性存在。不是为了颠覆权力,而是为了增值权力,使权力具有性别内涵。
  • 作者简介:
    林晓云(1978-),福建福州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与复旦大学文学院,2006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专注于女性文学及女性文学批计的研究,杯国内各人期刊上发表沦文十余篇。现就职于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社会事务管理系。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萌发期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初建期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停滞期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复萌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成型期

    第二章女性形象批评:“女性阅读”的批评
    镜城突围:女性形象批评
    女性形象批评的三种模式

    第三章女性美学批评:“女性写作”的批评
    确立主体:女性美学批评
    女性美学批评的三种模式

    第四章女性文学史:历史的重构
    女性文学史:虚构的权威和权威的虚构
    追寻思想根源: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开掘写作传统:五四运动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写作传统
    考察写作现状: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
    重建历史序列:女性文学史的写作

    第五章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理性之维
    理性维度: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建设的两个层面

    第六章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特征
    性别视角的独特存在
    情感性的文本呈现:意象的使用
    文本解读的繁荣与理论建设的低迷

    第七章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西话语资源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西方学术背景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本土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织物组织分析与设计
林晓云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织物组织分析与设计(2版)
林晓云、马旭红 著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纺织品外贸操作实务(第2版)
林晓云 著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儿科护理学(供护理学专业专科用)
林晓云 编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美国劳动雇佣法
林晓云 著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美国法通讯·第四辑
林晓云 主编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美国法通讯(第3辑)
林晓云 主编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美国法通讯(第二辑)
林晓云 主编
第二性的权利话语: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特征论
美国货物买卖法案例判解
林晓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