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536694057
定价: 3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42页
字数: 227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9人买过
  • 特里·伊格尔顿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也是颇受争议的学术人物。由于其激进的政治态度、思辨的思维风格、“保守”的理论范式以及多变歧义的文本表述,伊格尔顿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未得以应有的重视和开展。本书并不是对伊格尔顿及其思想体系的全面探讨,而是旨在通过对其思想的核心,即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揭示出这一理论的哲学背景和独特个性,并为继续深入伊格尔顿哲学的个案研究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把握提供一个切入点。
    本书立足于伊格尔顿的理论文本,在忠实于其理论原貌的前提下,力图在结构系统性、逻辑周延性和体系完整性方面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哲学的解读,并在全面梳理伊格尔顿本人理论逻辑的同时重构其文本。
    本书共分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涉及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动因,同时阐明了伊格尔顿研究的现状和本书的研究路径。
    正文部分分为六章。首先,通过对伊格尔顿生平和学术历程的介绍、与相关理论资源的比较,在现实生活和理论文本的双重层面上阐释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生,建立起理论关联的坐标。其次,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厘清,明晰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概念采取一种策略性态度,既坚持概念的否定性,又看到概念的中性色彩,并以之作为其整个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起点。再次,通过“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命题的分析,考察了他的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从而揭示出伊格尔顿与马克思、本雅明和马歇雷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关系。进而通过对“美学”术语的考察,探讨了伊格尔顿对审美与身体关系的论述,即通过考察伊格尔顿重建身体话语的理论尝试,阐明和重申了他立足于感性生活的实践哲学立场。接着,论述了伊格尔顿将现代性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现象和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力图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来重建现代性的思想,以此探讨了其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哲学家们对现代性的批判缺乏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同,文章论述了伊格尔顿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下,以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展示了重建现代性的可能途径,即通过批判同一性的哲学话语从而主张矛盾性,通过民族文化研究强调多元的非线性发展模式以批判单一的线性历史观,以及通过后现代主义批判重提社会主义的解放方向。最后,考察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与限度。
    结语部分简要回顾和总结了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总序
    中文摘要
    导言
    一、问题的出场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路径

    第一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一、卢卡奇、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英国新左派和文化研究思潮

    第二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与定位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论维度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社会学维度

    第三章文学和意识形态
    一、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
    二、意识形态生产中的六个范畴
    三、文本与意识形态生产

    第四章美学和意识形态
    一、美学意识形态和身体
    二、身体话语的重建之路
    三、美学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导权

    第五章意识形态和现代性
    一、作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的现代性
    二、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三、民族文化研究
    四、后现代主义

    第六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评价
    一、意识形态理论在伊格尔顿思想中的地位
    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积极贡献
    三、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伊格尔顿的主要著作及相关论文
    二、其他参考文献
    国内相关研究论文(1987~2006年相关论文检索)
    后记
  • 内容简介:
    特里·伊格尔顿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也是颇受争议的学术人物。由于其激进的政治态度、思辨的思维风格、“保守”的理论范式以及多变歧义的文本表述,伊格尔顿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未得以应有的重视和开展。本书并不是对伊格尔顿及其思想体系的全面探讨,而是旨在通过对其思想的核心,即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揭示出这一理论的哲学背景和独特个性,并为继续深入伊格尔顿哲学的个案研究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宏观把握提供一个切入点。
    本书立足于伊格尔顿的理论文本,在忠实于其理论原貌的前提下,力图在结构系统性、逻辑周延性和体系完整性方面对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哲学的解读,并在全面梳理伊格尔顿本人理论逻辑的同时重构其文本。
    本书共分导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导言部分主要涉及到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动因,同时阐明了伊格尔顿研究的现状和本书的研究路径。
    正文部分分为六章。首先,通过对伊格尔顿生平和学术历程的介绍、与相关理论资源的比较,在现实生活和理论文本的双重层面上阐释意识形态理论的发生,建立起理论关联的坐标。其次,通过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厘清,明晰伊格尔顿对意识形态概念采取一种策略性态度,既坚持概念的否定性,又看到概念的中性色彩,并以之作为其整个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起点。再次,通过“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命题的分析,考察了他的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从而揭示出伊格尔顿与马克思、本雅明和马歇雷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关系。进而通过对“美学”术语的考察,探讨了伊格尔顿对审美与身体关系的论述,即通过考察伊格尔顿重建身体话语的理论尝试,阐明和重申了他立足于感性生活的实践哲学立场。接着,论述了伊格尔顿将现代性作为一个整体的历史现象和意识形态的主导话语,力图通过意识形态批判来重建现代性的思想,以此探讨了其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哲学家们对现代性的批判缺乏积极向上的力量不同,文章论述了伊格尔顿在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下,以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展示了重建现代性的可能途径,即通过批判同一性的哲学话语从而主张矛盾性,通过民族文化研究强调多元的非线性发展模式以批判单一的线性历史观,以及通过后现代主义批判重提社会主义的解放方向。最后,考察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与限度。
    结语部分简要回顾和总结了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
  • 目录: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总序
    中文摘要
    导言
    一、问题的出场
    二、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的路径

    第一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渊源
    一、卢卡奇、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理论
    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
    四、英国新左派和文化研究思潮

    第二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与定位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认识论维度
    三、意识形态概念的社会学维度

    第三章文学和意识形态
    一、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生产
    二、意识形态生产中的六个范畴
    三、文本与意识形态生产

    第四章美学和意识形态
    一、美学意识形态和身体
    二、身体话语的重建之路
    三、美学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导权

    第五章意识形态和现代性
    一、作为意识形态主导话语的现代性
    二、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三、民族文化研究
    四、后现代主义

    第六章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评价
    一、意识形态理论在伊格尔顿思想中的地位
    二、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积极贡献
    三、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伊格尔顿的主要著作及相关论文
    二、其他参考文献
    国内相关研究论文(1987~2006年相关论文检索)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内格里的“非物质劳动”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李春建、马丽 著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研究
谢静 著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发现索恩-雷特尔:先天观念综合发生的隐密社会历史机制
张异宾 著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女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秦美珠 著;俞吾金 编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曾文婷 著;俞吾金 编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问题
吴晓明 编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
[澳]伊安·亨特 著;徐长福、刘宇 译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用另一只眼睛观察当代资本主义
陈学明、俞可平 著;俞吾金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真假魔法
[美]爱德华·伊格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薛稷 著;乔瑞金 编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魔法湖畔
[美]爱德华·伊格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七日魔法
[美]爱德华·伊格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全7册)
[美]爱德华·伊格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时间花园
[美]爱德华·伊格 著;廖国强、何科育、黎培荣 译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对井许愿的人
[美]爱德华·伊格 著;闻春国、曾绪、冯馨莹 译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尔·萨利采夫 费德尔·菲居宁 亚历山大·克利万诺
王培波、李富军 编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骑士城堡
[美]爱德华·伊格 著;廖国强、蒋华、黎培荣 译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魔法全集:半个魔法
[美]爱德华·伊格 著;张杰、李海燕 译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
伊格尔顿悲剧理论研究
肖琼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