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802341944
定价: 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8页
字数: 2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18人买过
  • 现在,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都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近30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主要获奖成果有:获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获2003年、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获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2000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以后连续参加三个中央1号文件起草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等。 第一章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农村、农民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主要进展
    1.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全面放开搞活农产品购销
    3.改革单一的集体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混合型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4.实施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
    5.废除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不合理限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和地区间全方位流动的新格局
    6.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序展开,农村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三、农村发展的重大成就
    1.农产品供给告别长期短缺,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4.农村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
    1.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2.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3.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4.农村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1.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2.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5.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
    6.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7.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8.更新农村治理理念,转换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章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政策和法律框架
    1.农民土地权利的范围
    2.土地的重新调整
    3.农村土地流转
    4.颁发土地证书和登记
    5.妇女的土地权利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现状
    三、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章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一、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发展已初具规模,分布广泛,多类型并存
    2.顺应了中国农村发展形势的需要,已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3.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各具特色
    4.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不统一,多数属于非赢利性实体
    5.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趋势和新动向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覆盖面偏窄,合作紧密性还不强,功能和作用有限
    2.规范性发展不足
    3.内部治理多数不健全,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合作社缺乏正确的了解
    2.府支持政策不明晰、难落实
    3.过度依赖政府或龙头企业
    4.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资源和客观条件有限
    五、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框架
    1.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
    2.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重点

    第四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
    二、改革以来农业发展的重大变化
    三、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第五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民工权益保障
    第七章农村公共事业民展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八章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九章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第十章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治理
    附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层面的透视
  • 内容简介:
    现在,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都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近30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作者简介: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主要获奖成果有:获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获2003年、2005年中国发展研究一等奖,2001年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获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2000年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4年以后连续参加三个中央1号文件起草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第十届全国青联常委、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等。
  • 目录:
    第一章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农村、农民
    二、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与主要进展
    1.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取消了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全面放开搞活农产品购销
    3.改革单一的集体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和混合型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4.实施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税费改革,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
    5.废除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不合理限制,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和地区间全方位流动的新格局
    6.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序展开,农村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三、农村发展的重大成就
    1.农产品供给告别长期短缺,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大幅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4.农村社会流动性显著增强,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深层矛盾和突出问题
    1.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
    2.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协调工农、城乡利益关系任重道远
    3.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4.农村社会不平等程度加深,兼顾各方利益和搞好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1.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2.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4.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
    5.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
    6.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7.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8.更新农村治理理念,转换社会治理方式

    第二章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一、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政策和法律框架
    1.农民土地权利的范围
    2.土地的重新调整
    3.农村土地流转
    4.颁发土地证书和登记
    5.妇女的土地权利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流转现状
    三、强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章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一、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
    二、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1.发展已初具规模,分布广泛,多类型并存
    2.顺应了中国农村发展形势的需要,已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3.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各具特色
    4.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不统一,多数属于非赢利性实体
    5.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不断出现新趋势和新动向
    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覆盖面偏窄,合作紧密性还不强,功能和作用有限
    2.规范性发展不足
    3.内部治理多数不健全,制度创新任重道远
    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约因素
    1.对合作社缺乏正确的了解
    2.府支持政策不明晰、难落实
    3.过度依赖政府或龙头企业
    4.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资源和客观条件有限
    五、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框架
    1.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
    2.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重点

    第四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新阶段农业的基础作用
    二、改革以来农业发展的重大变化
    三、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第五章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第六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家民工权益保障
    第七章农村公共事业民展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八章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九章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第十章农村社会结构转型与治理
    附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庄层面的透视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中国家庭农场:政策与案例
韩俊、赵阳 编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漫话能源
韩俊、牛卢璐 著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苏州工业园区样本
韩俊、王翔 编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
韩俊、何宇鹏 著;厉以宁、艾丰、石军 编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瑜伽
韩俊、汉竹 著
破解三农难题: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村卫生调查
韩俊、罗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