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

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3
版次: 1
ISBN: 9787543479449
定价: 16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623页
分类: 艺术
22人买过
  • 一切记忆的价值,无不在于记忆本体的沉重及其所揭示的内涵能够随着记忆的愈久远而愈深刻起来。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为审视这个时期后50年的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感悟社会的巨变与时代的更迭,、《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将八九十年代两个十年中可能跻身于中国美术史的若干文章编成文集,在全新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框架中,从全新的视角解构和追述这段历史,解读其思想蕴涵。
    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学术史”意识、90年代初期的“学术规范”讨论以来,“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不可质疑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人文学术语境。《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以必须的文化记忆涉及了包括体制、教学、事件、人物关系和评价的复杂的学术的、艺术的,和学术、艺术之外美术领域中的广泛的文化语境,这些语境又同样不可质疑地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衍进的基础。 尽管时光的推移终将对任何历史淡化或者游离,然而----审视这段记忆,面对的震撼,是刻骨铭心,可能是批评,可能是赞颂。
    ——王工 任教三十六年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中固油画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写实的命运
    蒋兆和与写实水墨画
    马克西莫夫和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关于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
    《美术研究》的创刊停刊和“江丰反党集团”案
    有关王式廓的回忆与思考
    大雅宝胡同甲二号安魂祭
    速写因缘
    王森然与后文人画理论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在第一个美术史系学习
    连环画年画系的创建
    连年系更名民间美术系因由
    傲慢与劫难
    刘金贵和刘金贵的艺术精神
    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林风眠与新中围十七年美术
    革命雕塑的样板:泥塑《收租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毛泽东时代雕塑中的身体政治
    “文化大革命”的红色美术运动
    乌托邦的幻灭
    蛇年的第一惊吓
    女人体:从“唯美”到“幻象”
    素描大展背面观
    “无名画会”:拒绝媚俗的悲剧前卫
    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
    新绘画的历史上下文
    对反艺术现象的一些理解
    西方艺术,中国制造
    中国当代艺术误入歧途的三种思维模式
    改革开放30年艺术批评与艺术史写作略谈
    对20世纪中国美术几个问题的检讨
    以复古为革新:艺术演进的一种方式
    寻找丢失的记忆:历史和人物的解读与追述
  • 内容简介:
    一切记忆的价值,无不在于记忆本体的沉重及其所揭示的内涵能够随着记忆的愈久远而愈深刻起来。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美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为审视这个时期后50年的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感悟社会的巨变与时代的更迭,、《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将八九十年代两个十年中可能跻身于中国美术史的若干文章编成文集,在全新的文化视野和文化框架中,从全新的视角解构和追述这段历史,解读其思想蕴涵。
    继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学术史”意识、90年代初期的“学术规范”讨论以来,“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不可质疑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人文学术语境。《重审记忆:中国当代若干美术现象思考》以必须的文化记忆涉及了包括体制、教学、事件、人物关系和评价的复杂的学术的、艺术的,和学术、艺术之外美术领域中的广泛的文化语境,这些语境又同样不可质疑地成为中国美术教育和美术理论衍进的基础。
  • 作者简介:
    尽管时光的推移终将对任何历史淡化或者游离,然而----审视这段记忆,面对的震撼,是刻骨铭心,可能是批评,可能是赞颂。
    ——王工
  • 目录:
    任教三十六年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中固油画
    徐悲鸿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写实的命运
    蒋兆和与写实水墨画
    马克西莫夫和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
    关于美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回顾
    《美术研究》的创刊停刊和“江丰反党集团”案
    有关王式廓的回忆与思考
    大雅宝胡同甲二号安魂祭
    速写因缘
    王森然与后文人画理论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工作的回顾与前瞻
    在第一个美术史系学习
    连环画年画系的创建
    连年系更名民间美术系因由
    傲慢与劫难
    刘金贵和刘金贵的艺术精神
    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林风眠与新中围十七年美术
    革命雕塑的样板:泥塑《收租院》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毛泽东时代雕塑中的身体政治
    “文化大革命”的红色美术运动
    乌托邦的幻灭
    蛇年的第一惊吓
    女人体:从“唯美”到“幻象”
    素描大展背面观
    “无名画会”:拒绝媚俗的悲剧前卫
    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
    新绘画的历史上下文
    对反艺术现象的一些理解
    西方艺术,中国制造
    中国当代艺术误入歧途的三种思维模式
    改革开放30年艺术批评与艺术史写作略谈
    对20世纪中国美术几个问题的检讨
    以复古为革新:艺术演进的一种方式
    寻找丢失的记忆:历史和人物的解读与追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