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

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2-12
版次: 1
ISBN: 9787010111766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8页
字数: 4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30人买过
  •   中国古典传记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深入探讨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可以为今天的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注古典传记的生命价值,不仅要关注传主生命的起点与终点问题,更要关注传主的生命观、生命价值等终极关怀。从文化层面来说,生命价值问题关注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命历程问题,它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说,关注传主的生命价值,目的在于对人的内在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和反思,并进一步挖掘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生命关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古典传记,可以为研究“人”的学问提供重要依据。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在全面掌握中国古典传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以呼唤更高层次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探讨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哲学意蕴、民族心理、忧患意识、悲剧精神、美学意义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而揭示古典传记的当代意义。 张新科,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赋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史记研究史略》、《中国古典传记论稿》、《史记与中国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史记学概论》、《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等著作,主编、参编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 引言
    第一章源远流长:中国古典传记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人文思潮变化与中国古典传记的发展
    (一)先秦:“人”的发现与古典传记的形成
    (二)汉魏六朝:思想超越、解放与古典传记的成熟
    (三)唐宋:多元文化与古典传记的转型
    (四)元明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古典传记的新突破
    二、中国古典传记与其他学术之关系
    (一)古典传记与经学的关系
    (二)古典传记与史学的关系
    (三)古典传记与文学的关系
    三、中国古典传记的基本特征
    (一)连续性
    (二)系统性
    (三)功利性
    (四)丰富性
    (五)多样性
    (六)形象性

    第二章活力释放:中国古典传记的生命内涵
    一、生命时针
    (一)追求生命有为
    (二)珍惜个体生命
    (三)勇于牺牲生命
    (四)尊重他人生命
    (五)预设生命结局
    二、活力释放
    (一)活力释放与社会制约
    (二)活力释放与人的创造能力
    三、内在激情
    (一)时代使命
    (二)信仰的力量
    (三)前代楷模
    (四)家庭教育与个人修养

    第三章追求不朽:古典传记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一、昂扬进取的主旋律
    (一)积极进取精神
    (二)顽强不屈精神
    (三)革新、革命精神
    (四)奉献精神
    (五)爱国精神
    二、重压下的心路历程
    (一)痛苦的“蛰伏”
    (二)清醒后的追求
    三、生命的多音符与变奏曲
    (一)隐士世界
    (二)宗教情结
    (三)生命的变调

    第四章深厚苍劲:中国古典传记的忧患意识
    一、集体性的焦虑与忧患
    (一)集体性焦虑与忧患的产生
    (二)集体性忧患的意义
    二、个体的焦虑
    (一)生命的艰难
    (二)自然灾害引起的生命忧患
    (三)死亡焦虑
    三、屈原模式与范仲淹精神
    (一)屈原模式
    (二)范仲淹精神

    第五章死而后已:中国古典传记的悲剧精神
    一、古典传记的悲剧类型
    (一)按人物层次划分
    (二)按悲剧原因划分
    二、古典传记的悲剧精神
    (一)悲剧实践主体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进行
    力的创造
    (二)悲剧实践主体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悲剧实践主体具有正义感和高尚情操
    三、古典传记的悲剧意义及其价值
    (一)古典传记的悲剧意义
    (二)古典传记的悲剧价值

    第六章自强不息:中国古典传记的哲学意蕴
    一、天人关系
    (一)天人合一
    (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三)对天命的怀疑
    二、人生观念
    (一)人世观
    (二)生死观
    (三)价值观
    (四)道德观
    三、人性展现
    (一)“善”与“恶”
    (二)“真”与“伪”

    第七章面对现实: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
    一、注重现实的民族心理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三)重现实的民族心理与历史记载
    二、祖先崇拜的民族心理
    (一)祖先崇拜的仪式表现
    (二)祖先崇拜的文字表现
    (三)祖先崇拜的积极作用
    三、英雄崇拜的民族心理
    (一)英雄类型
    (二)名人崇拜
    四、留名后世的民族心理
    (一)留名心理的产生
    (二)留名与孝
    (三)留名与行善
    (四)留名的形式

    第八章复活升华:中国古典传记中道德生命的张扬
    一、生命的复活
    (一)复活的过程
    (二)复活的效应
    二、道德的净化
    (一)时代因素
    (二)历史因素
    (三)心理因素
    (四)阶级因素
    (五)美学因素
    三、复活的形式
    (一)画像、塑像
    (二)古迹遗存
    (三)咏史诗
    (四)历史小说与戏剧

    第九章力的象征:中国古典传记的审美价值
    一、艺术力量
    (一)雄壮
    (二)奇伟
    (三)柔婉
    (四)含蓄
    二、情感力量
    (一)传主的情感
    (二)作者的爱憎
    三、感染力量
    (一)美感效果
    (二)感染当时人
    (三)感染后人

    第十章消费接受:古典传记终极目标的实现
    一、读者消费:古典传记终极目标实现的基础
    (一)终极目标的树立,来源于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期待
    (二)终极目标来源于传记作者的期待
    (三)读者的消费是实现终极目标的基础
    (四)消费阅读的主要途径
    二、读者接受:古典传记终极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接受的原因、方法
    (二)接受的效果
    三、消费与接受:古典传记的经典化过程
    (一)阅读消费与传记生产
    (二)古典传记的经典化

    第十一章走向永恒: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一、民族生命的凝聚
    (一)民族生命的形成
    (二)民族生命的融合
    (三)民族精神的特征
    二、古典传记中传主的当代价值
    (一)认识历史
    (二)树立典范
    (三)启迪生命
    三、古典传记对当代传记创作的意义
    (一)求真
    (二)求深
    (三)求美
    结语
    附录一褒贬祖《春秋》,叙述祖《史记》——欧阳修《新五代史》传记风格探微
    附录二《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
    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传记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深入探讨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及其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可以为今天的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当代传记文学的创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注古典传记的生命价值,不仅要关注传主生命的起点与终点问题,更要关注传主的生命观、生命价值等终极关怀。从文化层面来说,生命价值问题关注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的生命历程问题,它有着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从哲学层面说,关注传主的生命价值,目的在于对人的内在本质进行深刻认识和反思,并进一步挖掘个体与社会、集体之间的生命关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古典传记,可以为研究“人”的学问提供重要依据。正是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在全面掌握中国古典传记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立足现实,以呼唤更高层次的民族精神为出发点,探讨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哲学意蕴、民族心理、忧患意识、悲剧精神、美学意义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而揭示古典传记的当代意义。
  • 作者简介:
    张新科,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赋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史记研究史略》、《中国古典传记论稿》、《史记与中国文学》、《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史记学概论》、《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等著作,主编、参编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90篇。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源远流长:中国古典传记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人文思潮变化与中国古典传记的发展
    (一)先秦:“人”的发现与古典传记的形成
    (二)汉魏六朝:思想超越、解放与古典传记的成熟
    (三)唐宋:多元文化与古典传记的转型
    (四)元明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古典传记的新突破
    二、中国古典传记与其他学术之关系
    (一)古典传记与经学的关系
    (二)古典传记与史学的关系
    (三)古典传记与文学的关系
    三、中国古典传记的基本特征
    (一)连续性
    (二)系统性
    (三)功利性
    (四)丰富性
    (五)多样性
    (六)形象性

    第二章活力释放:中国古典传记的生命内涵
    一、生命时针
    (一)追求生命有为
    (二)珍惜个体生命
    (三)勇于牺牲生命
    (四)尊重他人生命
    (五)预设生命结局
    二、活力释放
    (一)活力释放与社会制约
    (二)活力释放与人的创造能力
    三、内在激情
    (一)时代使命
    (二)信仰的力量
    (三)前代楷模
    (四)家庭教育与个人修养

    第三章追求不朽:古典传记的生命价值的体现
    一、昂扬进取的主旋律
    (一)积极进取精神
    (二)顽强不屈精神
    (三)革新、革命精神
    (四)奉献精神
    (五)爱国精神
    二、重压下的心路历程
    (一)痛苦的“蛰伏”
    (二)清醒后的追求
    三、生命的多音符与变奏曲
    (一)隐士世界
    (二)宗教情结
    (三)生命的变调

    第四章深厚苍劲:中国古典传记的忧患意识
    一、集体性的焦虑与忧患
    (一)集体性焦虑与忧患的产生
    (二)集体性忧患的意义
    二、个体的焦虑
    (一)生命的艰难
    (二)自然灾害引起的生命忧患
    (三)死亡焦虑
    三、屈原模式与范仲淹精神
    (一)屈原模式
    (二)范仲淹精神

    第五章死而后已:中国古典传记的悲剧精神
    一、古典传记的悲剧类型
    (一)按人物层次划分
    (二)按悲剧原因划分
    二、古典传记的悲剧精神
    (一)悲剧实践主体为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而进行
    力的创造
    (二)悲剧实践主体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悲剧实践主体具有正义感和高尚情操
    三、古典传记的悲剧意义及其价值
    (一)古典传记的悲剧意义
    (二)古典传记的悲剧价值

    第六章自强不息:中国古典传记的哲学意蕴
    一、天人关系
    (一)天人合一
    (二)对社会发展的认识
    (三)对天命的怀疑
    二、人生观念
    (一)人世观
    (二)生死观
    (三)价值观
    (四)道德观
    三、人性展现
    (一)“善”与“恶”
    (二)“真”与“伪”

    第七章面对现实: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心理
    一、注重现实的民族心理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三)重现实的民族心理与历史记载
    二、祖先崇拜的民族心理
    (一)祖先崇拜的仪式表现
    (二)祖先崇拜的文字表现
    (三)祖先崇拜的积极作用
    三、英雄崇拜的民族心理
    (一)英雄类型
    (二)名人崇拜
    四、留名后世的民族心理
    (一)留名心理的产生
    (二)留名与孝
    (三)留名与行善
    (四)留名的形式

    第八章复活升华:中国古典传记中道德生命的张扬
    一、生命的复活
    (一)复活的过程
    (二)复活的效应
    二、道德的净化
    (一)时代因素
    (二)历史因素
    (三)心理因素
    (四)阶级因素
    (五)美学因素
    三、复活的形式
    (一)画像、塑像
    (二)古迹遗存
    (三)咏史诗
    (四)历史小说与戏剧

    第九章力的象征:中国古典传记的审美价值
    一、艺术力量
    (一)雄壮
    (二)奇伟
    (三)柔婉
    (四)含蓄
    二、情感力量
    (一)传主的情感
    (二)作者的爱憎
    三、感染力量
    (一)美感效果
    (二)感染当时人
    (三)感染后人

    第十章消费接受:古典传记终极目标的实现
    一、读者消费:古典传记终极目标实现的基础
    (一)终极目标的树立,来源于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期待
    (二)终极目标来源于传记作者的期待
    (三)读者的消费是实现终极目标的基础
    (四)消费阅读的主要途径
    二、读者接受:古典传记终极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接受的原因、方法
    (二)接受的效果
    三、消费与接受:古典传记的经典化过程
    (一)阅读消费与传记生产
    (二)古典传记的经典化

    第十一章走向永恒:中国古典传记的民族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一、民族生命的凝聚
    (一)民族生命的形成
    (二)民族生命的融合
    (三)民族精神的特征
    二、古典传记中传主的当代价值
    (一)认识历史
    (二)树立典范
    (三)启迪生命
    三、古典传记对当代传记创作的意义
    (一)求真
    (二)求深
    (三)求美
    结语
    附录一褒贬祖《春秋》,叙述祖《史记》——欧阳修《新五代史》传记风格探微
    附录二《三国志注》所引杂传述略
    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