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117117593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5页
字数: 19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哲学心理学
2人买过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及学业压力大、就业难等使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已成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近30年来,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著作很多,这对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专门介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读本却寥寥无几。这就影响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为了丰富这一领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同时也为学校、家长、司法、劳教机构提供预防青少年犯罪、改造罪犯的办法和途径,在皖南医学院心理教研室刘新民教授的组织下,作者们编写了这本《青少年犯罪心理》。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参考了近年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力求做到:较为完整地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系统地阐述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基本原理,比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同时引用了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张理义,男。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全军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常州市解放军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及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兼任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专业委员、国家卫生部心理卫生咨询专家、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11个杂志的编委。
    从事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37年,擅长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先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技术7项。共获得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省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6项。主编或参与著书《临床心理学》、《心理医生手册》等2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被南京军区表彰为“科技干部”、“科技英才”、“医学专家”等;1996年被国家表彰为“全国百名科技之星”,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获得者;1997年获“比利时保罗、吴阶平医学研究二等奖”。是部队中唯一的获得者;先后在部队荣立三等功3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概念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中青少年"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理论成果
    三、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一、生物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生理论
    三、社会发生理论
    第二节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
    一、生态环境学说
    二、人生历程学说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一、作为方法论的结构观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定义及表述
    三、国外学者的类似研究及表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二、对争论的思考
    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第一节动力结构要素
    一、强烈的、畸变的需要
    二、犯罪动机
    三、不良意志
    四、消极情绪
    五、错误的、反动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二节调节结构要素
    一、歪曲的自我意识
    二、不良的道德意识
    三、错误的法律意识
    第三节特征结构要素
    一、特定的气质
    二、消极的性格
    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四节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一、消极、不良的心境
    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第五节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理论内涵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过程
    三、支持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的动能系统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一章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特征
    第一节社会认知缺陷
    第二节个人认知缺陷
    第三节他人认知缺陷
    第四节道德认知缺陷
    第二章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第一节情绪体验对行为的作用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一、情绪体验的反社会性¨
    二、情绪体验的不良倾向性
    三、情绪体验的勃发性
    四、情绪体验的低俗性
    五、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四章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特征
    第一节概述
    一、需要内容的反社会性
    二、需要结构的弱调节力
    三、需要满足方式的反社会性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和类型
    一、财物动机
    二、性动机
    三、为满足社会性需要产生的犯罪动机
    四、为满足心理需要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
    第五章心理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节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冲突
    第二节心理结构内部的冲突
    一、认知与情感的矛盾
    二、行为与认知的矛盾
    三、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四、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五、自我意识的矛盾
    第三节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现实的冲突
    一、是非辨别能力差与不良影响多的矛盾
    二、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一、集体至上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冲突
    二、重义轻利与物质利益观念的冲突
    三、等级森严与平等意识的冲突
    四、安贫乐道与竞争意识的冲突
    五、因循守旧与开放意识的冲突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五篇特殊犯罪主体的心理特征
    第六篇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及矫治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及学业压力大、就业难等使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已成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近30年来,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著作很多,这对犯罪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专门介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读本却寥寥无几。这就影响了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为了丰富这一领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掌握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同时也为学校、家长、司法、劳教机构提供预防青少年犯罪、改造罪犯的办法和途径,在皖南医学院心理教研室刘新民教授的组织下,作者们编写了这本《青少年犯罪心理》。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参考了近年来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青少年犯罪心理方面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力求做到:较为完整地介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系统地阐述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基本原理,比较全面地反映近年来国内外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同时引用了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
  • 作者简介:
      张理义,男。江苏涟水县人。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全军心理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全军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常州市解放军第一○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第二军医大学及江苏大学硕士生导师。
    兼任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IACMSP)专业委员、国家卫生部心理卫生咨询专家、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行为医学科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11个杂志的编委。
    从事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37年,擅长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先后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量技术7项。共获得科技进步奖31项。其中省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6项。主编或参与著书《临床心理学》、《心理医生手册》等26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先后被南京军区表彰为“科技干部”、“科技英才”、“医学专家”等;1996年被国家表彰为“全国百名科技之星”,是我国心理学领域唯一的获得者;1997年获“比利时保罗、吴阶平医学研究二等奖”。是部队中唯一的获得者;先后在部队荣立三等功3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目录: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概念
    第一节犯罪心理学中青少年"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
    二、理论成果
    三、实践方面的任务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西方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一、生物发展理论
    二、心理发生理论
    三、社会发生理论
    第二节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两种新理论
    一、生态环境学说
    二、人生历程学说

    第二篇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的概念
    一、作为方法论的结构观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定义及表述
    三、国外学者的类似研究及表述
    第二节犯罪心理结构的学术争论
    一、争论的焦点
    二、对争论的思考
    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的要素
    第一节动力结构要素
    一、强烈的、畸变的需要
    二、犯罪动机
    三、不良意志
    四、消极情绪
    五、错误的、反动的人生观、世界观
    第二节调节结构要素
    一、歪曲的自我意识
    二、不良的道德意识
    三、错误的法律意识
    第三节特征结构要素
    一、特定的气质
    二、消极的性格
    三、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能力
    四、不良的行为习惯
    第四节犯罪人的心理状态
    一、消极、不良的心境
    二、实施犯罪时异常的心理状态
    第五节犯罪心理结构中的潜意识
    一、动力结构中的潜意识
    二、特征结构中的潜意识
    三、心理状态中的潜意识
    第三章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原因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变化
    第三节青少年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
    一、犯罪心理结构弱化的理论内涵
    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弱化过程
    三、支持犯罪心理结构走向弱化的动能系统

    第三篇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第一章青少年犯罪的认知特征
    第一节社会认知缺陷
    第二节个人认知缺陷
    第三节他人认知缺陷
    第四节道德认知缺陷
    第二章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第一节情绪体验对行为的作用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的情绪特征
    一、情绪体验的反社会性¨
    二、情绪体验的不良倾向性
    三、情绪体验的勃发性
    四、情绪体验的低俗性
    五、情绪体验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的性格特征
    第四章青少年犯罪的动机特征
    第一节概述
    一、需要内容的反社会性
    二、需要结构的弱调节力
    三、需要满足方式的反社会性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和类型
    一、财物动机
    二、性动机
    三、为满足社会性需要产生的犯罪动机
    四、为满足心理需要产生的违法犯罪动机
    第五章心理冲突与青少年犯罪
    第一节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冲突
    第二节心理结构内部的冲突
    一、认知与情感的矛盾
    二、行为与认知的矛盾
    三、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四、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五、自我意识的矛盾
    第三节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与现实的冲突
    一、是非辨别能力差与不良影响多的矛盾
    二、个人需求与客观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
    第四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冲突
    一、集体至上与独立人格意识的冲突
    二、重义轻利与物质利益观念的冲突
    三、等级森严与平等意识的冲突
    四、安贫乐道与竞争意识的冲突
    五、因循守旧与开放意识的冲突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第五篇特殊犯罪主体的心理特征
    第六篇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及矫治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派别
朱光潜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
朱光潜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实录 2 资深心理咨询师20则人格障碍疗愈手记
刁庆红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人格心理学
韩笑 著;三鼎甲 出品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揭秘
王溢嘉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本科心理配套)
刘新民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新报)
朱光潜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
王卫红、李红 编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学
吉尔·胡利、詹姆斯·布彻、马修·诺克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反应与变应性鼻炎
白丽君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王子与不笑猫
相乐总 著;太公望 译;监督 绘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变态心理实录
刁庆红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证券法精要:原理与案例(第二版)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刘新民
刘新民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动物行为实验方法学
刘新民;陈善广;秦川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全科医生诊疗手册(第四版)
刘新民 主编;王涤非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内科常见病治疗手册
刘新民 王涤非 王祖禄 黄带发 荆全民 刘艳霞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心理健康释疑解惑300问
刘新民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学校体育学(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学类专业通用教材)
刘新民、王晓艳 编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医学心理学(第3版心理学创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省级规划教材)
刘新民、吴金庭 编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新时代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刘新民 张辉 主编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管理心理学(第2版)
刘新民、余亮 编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调适
刘新民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如何看懂化验单(第3版)
刘新民、黄带发、王祖禄、刘艳霞、荆全民 著
变态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系列丛书·青少年犯罪心理
行为医学与健康/心理学创新系列教材
刘新民、凤林谱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