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200109320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280页
字数: 340千字
分类: 历史
68人买过
  •   在北京郊区的村村落落中,“隐匿”着这样一个被遗忘的人群。他们的祖先,都是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庄头”。“庄头”既不同于汉族地主,也不同于内城旗人或八旗兵丁,他们为皇室和王公贵族经营庄园、土地,催租督产,是清代八旗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或可富甲一方,但却世代为奴。如今,关于他们的历史记忆,正在一代代人的淡化中逐渐泯灭……《北京口述历史·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通过将口述访谈、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在多重视角下,考察了京郊地区旗人社会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
      邱源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

    第一章被遗忘的人群——寻找北京郊区的皇粮庄头
    一、庄头“脸谱”种种
    二、庄头后人觅踪
    第二章史书中的皇粮庄头
    一、清初的圈地与庄园的建立
    二、皇家奴仆——皇粮庄头
    1.从龙入关的老圈庄头
    2.带地为奴的投充庄头
    三、清末皇庄的范围和规模
    第三章下坡屯商家:“姓商的就是满族人”
    一、家族来源:“来了就是来种地的,四等皇粮庄头”
    二、家族世系
    1.家族身份的确认:访谈——户口册——访谈——档案
    2.分家:“西门接了庄头以后……他是属于旺门”
    3.庄头一支:“当时就是长子继承庄头,就是商继刚”
    4.商大爷的本支:“永伶啊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5.家族世系
    三、辛亥革命之后的家族演变
    1.口述记忆
    2.文献记载
    第四章老庄头于家:“这么大的一个家族,怎么就没人了呢?”
    一、寻找于姓庄头
    二、家族的来源和世系
    1.“我们随老罕王过来的”
    2.家族世系
    三、家族的衰落
    四、三支于姓家族:李桥北河于家、李遂沟北于家、柳各庄于家
    五、于家的民族成分
    六、于姓庄头后人的生活
    1.于大妈访谈:“给他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家是满族”
    2.于大爷访谈:“我们家爷爷那辈儿不行,都是我父亲置的地”
    3.于大爷访谈:“我除了知道我爸爸……连我爷爷我都不知道”
    第五章庄头家族
    一、顺义马坡镇肖家坡(萧家坡)、大营村吴姓庄头
    1.文献中的吴庄头
    2.寻访肖家坡、大营村
    3.主子与奴仆
    二、顺义李桥镇北河村网户王庄头
    1.家族来源与世系
    2.“我爷爷亲哥儿仨,俺们家最穷”
    3.在北京
    三、顺义李遂镇柳各庄杨庄头
    1.家族世系
    2.庄头杨新斋一支
    3.“我们这支延续到现在,不犯法,但不是那种很本分的”
    4.“我爷爷不败家,四七年‘土改’我们就成地主了”
    5.“我爸爸四七年入党,五六年开除党籍”
    四、河北省霸州市陈厨营邓家
    1.访谈缘由简介
    2.“我们姓邓的……是燕王扫北带过来了”
    3.第二次访谈
    余论:关于旗人与民人的一点思考
    一、富甲一方与奴才本色:旗人庄头的双重身份
    二、分家而不析产:旗人庄头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
    三、漠视与淡忘:旗人民众的历史记忆
    参考书目
    索引

  • 内容简介:
      在北京郊区的村村落落中,“隐匿”着这样一个被遗忘的人群。他们的祖先,都是清代八旗制度下的“庄头”。“庄头”既不同于汉族地主,也不同于内城旗人或八旗兵丁,他们为皇室和王公贵族经营庄园、土地,催租督产,是清代八旗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或可富甲一方,但却世代为奴。如今,关于他们的历史记忆,正在一代代人的淡化中逐渐泯灭……《北京口述历史·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通过将口述访谈、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相结合,在多重视角下,考察了京郊地区旗人社会及其后裔的生活状况。
  • 作者简介:
      邱源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
  • 目录:

    第一章被遗忘的人群——寻找北京郊区的皇粮庄头
    一、庄头“脸谱”种种
    二、庄头后人觅踪
    第二章史书中的皇粮庄头
    一、清初的圈地与庄园的建立
    二、皇家奴仆——皇粮庄头
    1.从龙入关的老圈庄头
    2.带地为奴的投充庄头
    三、清末皇庄的范围和规模
    第三章下坡屯商家:“姓商的就是满族人”
    一、家族来源:“来了就是来种地的,四等皇粮庄头”
    二、家族世系
    1.家族身份的确认:访谈——户口册——访谈——档案
    2.分家:“西门接了庄头以后……他是属于旺门”
    3.庄头一支:“当时就是长子继承庄头,就是商继刚”
    4.商大爷的本支:“永伶啊是我们的直系祖先”
    5.家族世系
    三、辛亥革命之后的家族演变
    1.口述记忆
    2.文献记载
    第四章老庄头于家:“这么大的一个家族,怎么就没人了呢?”
    一、寻找于姓庄头
    二、家族的来源和世系
    1.“我们随老罕王过来的”
    2.家族世系
    三、家族的衰落
    四、三支于姓家族:李桥北河于家、李遂沟北于家、柳各庄于家
    五、于家的民族成分
    六、于姓庄头后人的生活
    1.于大妈访谈:“给他的时候,都不知道他们家是满族”
    2.于大爷访谈:“我们家爷爷那辈儿不行,都是我父亲置的地”
    3.于大爷访谈:“我除了知道我爸爸……连我爷爷我都不知道”
    第五章庄头家族
    一、顺义马坡镇肖家坡(萧家坡)、大营村吴姓庄头
    1.文献中的吴庄头
    2.寻访肖家坡、大营村
    3.主子与奴仆
    二、顺义李桥镇北河村网户王庄头
    1.家族来源与世系
    2.“我爷爷亲哥儿仨,俺们家最穷”
    3.在北京
    三、顺义李遂镇柳各庄杨庄头
    1.家族世系
    2.庄头杨新斋一支
    3.“我们这支延续到现在,不犯法,但不是那种很本分的”
    4.“我爷爷不败家,四七年‘土改’我们就成地主了”
    5.“我爸爸四七年入党,五六年开除党籍”
    四、河北省霸州市陈厨营邓家
    1.访谈缘由简介
    2.“我们姓邓的……是燕王扫北带过来了”
    3.第二次访谈
    余论:关于旗人与民人的一点思考
    一、富甲一方与奴才本色:旗人庄头的双重身份
    二、分家而不析产:旗人庄头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
    三、漠视与淡忘:旗人民众的历史记忆
    参考书目
    索引

查看详情
12
系列丛书 / 更多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北京口述历史·学院路上:口述中的北航
胡懋仁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胡同里的姑奶奶/北京口述历史
定宜庄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诗书继世长:叶赫颜扎氏家族口述历史
杨原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个人叙述中的同仁堂历史
定宜庄、张海燕、邢新欣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美 上册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编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美味 麦克米伦世纪大奖小说典藏本
娜塔莉巴比特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在台湾
杨天石 著;博集天卷 出品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心灵的家园
刘铁芳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策
张明 编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初中名师成长群落”基因之二/“粤派教育”丛书
高慎英、于慧 编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大栅栏
杨澄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
杨天石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失落的“蜀庠楷模”:重庆聚奎学校变革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田晓伟 著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
杨天石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美 下册
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编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
杨天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找寻京郊旗人社会:口述与文献双重视角下的城市边缘群体
清前期宫廷礼乐研究
邱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