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15403335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7页
字数: 7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25人买过
  •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陈义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深媒体人。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拆迁办》,民俗专著《当代北京四合院史话》、《当代北京公园史话》,长篇传记《王振乾回忆录》、《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合著),纪实专著《青春的浩劫》、《生命因你而震颤》等。 引言一座工厂与一座城市

    第一章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
    1952年,建设大军开进毫无工业基础的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经过三年的建设,一片规模宏伟的厂房拔地而起。德国专家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还没有这么新这么大的工厂,我们的工厂都很小,厂房破旧,机器设备也是战前遗留下来的,中国的电子工业已经走在我们国家前面了!”

    一、社会主义阵营中规模最大的电子工厂
    二、798的工人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三、“文革”中的
    四、遭遇后工业时代
    第二章机床锈了,画家来了
    为了创作大型抗战雕像,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师隋建国和于凡走进798工厂大院寻找场地。当时798里没有多少人,也听不到机器轰鸣声。让他们惊奇的是这里的车间非常宏伟,高高的房顶,宽阔的开间,墙壁上没有窗户,但屋子里一点都不暗,因为房顶上有一排巨大的窗户,阳光从上面倾泻而下。

    一、中央美院的“:厂时代”
    二、798回民食堂成了美国人罗伯特的东八时区艺术书店
    三、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外资画廊进驻
    四、刘索拉的乐队和“仁”俱乐部的摇滚
    第三章艺术家与地产商的博弈
    2003年传来798要进行整体规划的消息。按照规划,大山子、酒仙桥一带要大力发展电子工业与电子贸易,至2005年底,798大院将建设高规格的电子园区,引进国内外电子工业巨头,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部分。最让艺术家揪心的传闻是:李嘉诚已经派代表到大山子一带考察。

    一、徐勇的时态空间和“再造798”
    二、798迎来画家“人驻年”
    三、艺术家和地产商的博弈
    四、人大代表的公开信
    第四章798——北京的新地标
    2007年初,从北京和外省市赶来的艺术家和经纪人,争先恐后地租用和改造空置的厂房。中国普通百姓也对798情有独钟,来798参观的人与日俱增。有人说:“之所以喜欢798,是因为798能够实现艺术、文化、时尚、生活的一站式体验。”

    一、艺术不再是少数人把玩的珍宝
    二、798成了北京城的新地标
    三、798工人的新生活
    四、798与宋庄和其他原创产业园的勃兴
    主要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作者简介:
      陈义风,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深媒体人。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拆迁办》,民俗专著《当代北京四合院史话》、《当代北京公园史话》,长篇传记《王振乾回忆录》、《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合著),纪实专著《青春的浩劫》、《生命因你而震颤》等。
  • 目录:
    引言一座工厂与一座城市

    第一章计划经济时代的宠儿
    1952年,建设大军开进毫无工业基础的北京东郊大山子地区。经过三年的建设,一片规模宏伟的厂房拔地而起。德国专家感慨地说:“我们国家还没有这么新这么大的工厂,我们的工厂都很小,厂房破旧,机器设备也是战前遗留下来的,中国的电子工业已经走在我们国家前面了!”

    一、社会主义阵营中规模最大的电子工厂
    二、798的工人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三、“文革”中的
    四、遭遇后工业时代
    第二章机床锈了,画家来了
    为了创作大型抗战雕像,中央美院雕塑系教师隋建国和于凡走进798工厂大院寻找场地。当时798里没有多少人,也听不到机器轰鸣声。让他们惊奇的是这里的车间非常宏伟,高高的房顶,宽阔的开间,墙壁上没有窗户,但屋子里一点都不暗,因为房顶上有一排巨大的窗户,阳光从上面倾泻而下。

    一、中央美院的“:厂时代”
    二、798回民食堂成了美国人罗伯特的东八时区艺术书店
    三、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外资画廊进驻
    四、刘索拉的乐队和“仁”俱乐部的摇滚
    第三章艺术家与地产商的博弈
    2003年传来798要进行整体规划的消息。按照规划,大山子、酒仙桥一带要大力发展电子工业与电子贸易,至2005年底,798大院将建设高规格的电子园区,引进国内外电子工业巨头,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部分。最让艺术家揪心的传闻是:李嘉诚已经派代表到大山子一带考察。

    一、徐勇的时态空间和“再造798”
    二、798迎来画家“人驻年”
    三、艺术家和地产商的博弈
    四、人大代表的公开信
    第四章798——北京的新地标
    2007年初,从北京和外省市赶来的艺术家和经纪人,争先恐后地租用和改造空置的厂房。中国普通百姓也对798情有独钟,来798参观的人与日俱增。有人说:“之所以喜欢798,是因为798能够实现艺术、文化、时尚、生活的一站式体验。”

    一、艺术不再是少数人把玩的珍宝
    二、798成了北京城的新地标
    三、798工人的新生活
    四、798与宋庄和其他原创产业园的勃兴
    主要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吴雅山 著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篮球史话
金汕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阜景文化街史话
于永昌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皇城史话
郭京宁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地安门史话
吴雅山 著;厚宇翔 摄影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胡同史话
于永昌 著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铁路史话
许洵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古建筑保护史话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798史话
当代北京史话丛书: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郭欣 著;当代北京编辑部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