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2015-10
版次: 1
ISBN: 9787802578777
定价: 7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2页
分类: 经济
163人买过
  •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第1版出版于1991年,其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本书作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精辟的理论阐述,并就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深如探讨。尽管20多年过去了,重读本书对于回顾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历程,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内容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毫无过时之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并且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集团的组建、乡镇企业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等问题上,要比作者之前出版的各个著作中所阐述的具体的多,详细的多。
      厉以宁教授,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厉以宁教授现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等。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0年后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
    前 言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1第一节 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提出1一、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改革实践提出的课题1二、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现实性:对经济改革周期性变动的思考5三、经济改革战略的含义7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8一、起点模式的研究9二、目标模式的研究10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11一、过渡模式的含义11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12三、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13四、对过渡模式的理论概括14第四节 经济改革的利益机制16一、经济利益机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16二、运用利益机制的主要原则19第五节 经济改革的实施问题 21一、经济改革的彻底性与渐进性的统一21二、总体目标的确定与阶段目标的分解22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 25第一节 企业改革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25一、对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的认识25二、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治理通货膨胀28第二节 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33一、正确对待战后初期日本价格改革的经验34二、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39三、价格放开的环境及其与企业改革的关系41第三节 企业改革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44一、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44二、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47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51第一节 企业承包制的过渡性质51一、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51二、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52第二节 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56一、公有制的界定56二、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六个途径58三、多种类型的股票交易和股票市场64第三节 本企业职工入股与股份合作制企业65一、关于本企业职工入股的合作经济性质65二、资产存量债权化或资产存量租赁制与股份合作经济67第四节 企业基金会与企业基金股68一、企业股——一个有争议的问题68二、企业基金会持股的可行性69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71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71一、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71二、近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3三、中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6四、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2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85一、资源配置的中心问题——效率与公平85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6第五章 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90第一节 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分析90一、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企业结构重组90二、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企业重组91三、企业集团是较高层次企业联合体的特称93第二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分析95一、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与内部结构95二、企业集团的分类98三、企业集团的产生途径100四、企业集团的经济功能101五、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106第三节 国家对企业集团的导向与政策109一、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导向109二、关于扶持企业集团的政策建议115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119第一节 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的对策选择119一、市场疲软的结构性119二、若干治理市场疲软的对策的分析121三、启动资金投入科技开发领域的作用123第二节 把科技开发与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结合起来126一、重视投入科技的资金的使用126二、持续的市场繁荣有赖于科技开发投资的不断增加130三、增加科技投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结构134第七章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137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的新变化137一、与农村分离的工业化进程137二、农村工业化目标的确定140第二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142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142二、结构转换的选择144三、农村工业部门的成长146第三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151一、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关系151二、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的关系156三、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性考察159第四节 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161一、推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161二、促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协调162三、协调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5四、协调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6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173第一节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173一、两类经济非均衡173二、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的局限性174三、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的局限性175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内容以及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176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176二、计划工作的三项主要内容177三、提高计划配额水平的必要性180四、市场疲软条件下的计划配额183五、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动态考察187六、间接的计划调节与直接的计划调节190七、两条警戒线与间接调节、直接调节的关系192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195
  • 内容简介: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第1版出版于1991年,其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本书作者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渠道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精辟的理论阐述,并就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深如探讨。尽管20多年过去了,重读本书对于回顾中国经济改革以来的理论与实践历程,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内容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毫无过时之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并且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集团的组建、乡镇企业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方式等问题上,要比作者之前出版的各个著作中所阐述的具体的多,详细的多。
  • 作者简介:
      厉以宁教授,1930年11月2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省。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留校任教。1985-1992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1994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厉以宁教授现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职。  厉以宁因为在经济学以及其他学术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而多次获奖。其中包括中国经济学界的高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证书”、“金三角”奖,国家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奖等。他曾多次被邀请到国内外多所大学与科研机构演讲。  厉以宁已出版著作5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1990年后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环境经济学》等。
  • 目录:
    前 言第一章 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1第一节 经济改革战略问题的提出1一、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必要性:改革实践提出的课题1二、经济改革战略研究的现实性:对经济改革周期性变动的思考5三、经济改革战略的含义7第二节 经济改革的起点模式与目标模式8一、起点模式的研究9二、目标模式的研究10第三节 经济改革的过渡模式11一、过渡模式的含义11二、经济运行机制改革的过渡模式12三、企业改革的过渡模式13四、对过渡模式的理论概括14第四节 经济改革的利益机制16一、经济利益机制:改革的动力与阻力16二、运用利益机制的主要原则19第五节 经济改革的实施问题 21一、经济改革的彻底性与渐进性的统一21二、总体目标的确定与阶段目标的分解22第二章 企业改革——经济改革的主线 25第一节 企业改革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关系25一、对近年来物价上涨问题的认识25二、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治理通货膨胀28第二节 企业具有充分活力是价格放开的前提33一、正确对待战后初期日本价格改革的经验34二、企业家素质与价格改革39三、价格放开的环境及其与企业改革的关系41第三节 企业改革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44一、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方式44二、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条件47第三章 从企业承包制向股份制的转变51第一节 企业承包制的过渡性质51一、企业改革的基本任务51二、承包制只是传统企业体制的一种改良52第二节 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56一、公有制的界定56二、国营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六个途径58三、多种类型的股票交易和股票市场64第三节 本企业职工入股与股份合作制企业65一、关于本企业职工入股的合作经济性质65二、资产存量债权化或资产存量租赁制与股份合作经济67第四节 企业基金会与企业基金股68一、企业股——一个有争议的问题68二、企业基金会持股的可行性69第四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71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71一、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71二、近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3三、中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76四、长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82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85一、资源配置的中心问题——效率与公平85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86第五章 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90第一节 关于企业集团的一般分析90一、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企业结构重组90二、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企业重组91三、企业集团是较高层次企业联合体的特称93第二节 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分析95一、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与内部结构95二、企业集团的分类98三、企业集团的产生途径100四、企业集团的经济功能101五、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矛盾106第三节 国家对企业集团的导向与政策109一、对企业集团的发展导向109二、关于扶持企业集团的政策建议115第六章 以增加科技投入的方式促进市场繁荣119第一节 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的对策选择119一、市场疲软的结构性119二、若干治理市场疲软的对策的分析121三、启动资金投入科技开发领域的作用123第二节 把科技开发与解决市场疲软问题结合起来126一、重视投入科技的资金的使用126二、持续的市场繁荣有赖于科技开发投资的不断增加130三、增加科技投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结构134第七章 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137第一节 工业化进程的新变化137一、与农村分离的工业化进程137二、农村工业化目标的确定140第二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形成142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性142二、结构转换的选择144三、农村工业部门的成长146第三节 三元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151一、农村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的关系151二、农村工业部门与城市工业部门的关系156三、对三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性考察159第四节 协调三元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对策选择161一、推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发展161二、促进三元经济结构的协调162三、协调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5四、协调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关系的对策166第八章 计划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结合173第一节 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173一、两类经济非均衡173二、资源配置的市场方式的局限性174三、资源配置的计划方式的局限性175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内容以及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176一、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176二、计划工作的三项主要内容177三、提高计划配额水平的必要性180四、市场疲软条件下的计划配额183五、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动态考察187六、间接的计划调节与直接的计划调节190七、两条警戒线与间接调节、直接调节的关系192结束语: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19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