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16168271
定价: 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50页
字数: 49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18人买过
  •   该书稿系张桥贵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JD2010ZD14)的结项报告。研究报告对云南宗教和谐共处的历史、现实与相关理论问题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概括总结与调查研究,选取了较为典型的社区与人群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多宗教和谐共处状态可持续呈现的对策建议。 云南作为一个26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的边疆省份,多宗教和谐相处更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云南,不仅宗教内部有和谐的结构,宗教之间也有和谐关系,从而使宗教共存成为一种长期的状态,内在和谐、外在和谐、共在和谐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多宗教和谐共存的文化图景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架构和底蕴,是打开少数民族文化和心灵密码的一把钥匙,是云南的一张名片,要了解云南就必须要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瑰丽多姿的宗教文化。对这一文化图景进行客观细致的深描和深入系统的分析,揭示其能蕴含的对人类宗教关系发展的整体性意义,是本课题可能具有的理论贡献之一。思考和谐就是要学会和谐的思考并和谐的行动。在当代中国,我们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但与之相适应的心灵转向尚待完善。云南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宝贵经验,能够为心灵转向提供有益的和谐智慧资源。 研究报告在整合借鉴已有文献成果、分析利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云南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内在逻辑设计研究框架,制定研究方案。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综合多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结合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 “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具体省情,客观分析云南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历史与现实,较为深入地探讨特定的地域文化、人群特征、经济交往、族际通婚、身份意识、社会结构等因素对宗教和谐相处的作用机制,并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比较宗教和谐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在深入了解宗教和谐与宗教矛盾具体案例的情况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说,本课题研究观点鲜明,方法明确,在学科性、实践性、理论性方面有较好的结合。





      张桥贵(1963—),男,白族,云南剑川人,哲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大理大学校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省委组织部代中共云南省委管理联系的专家,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10余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
  • 内容简介:
      该书稿系张桥贵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经验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JD2010ZD14)的结项报告。研究报告对云南宗教和谐共处的历史、现实与相关理论问题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概括总结与调查研究,选取了较为典型的社区与人群进行深入的个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云南多宗教和谐共处状态可持续呈现的对策建议。 云南作为一个26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五大宗教俱全、少数民族宗教和民间信仰多样的边疆省份,多宗教和谐相处更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云南,不仅宗教内部有和谐的结构,宗教之间也有和谐关系,从而使宗教共存成为一种长期的状态,内在和谐、外在和谐、共在和谐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多宗教和谐共存的文化图景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架构和底蕴,是打开少数民族文化和心灵密码的一把钥匙,是云南的一张名片,要了解云南就必须要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瑰丽多姿的宗教文化。对这一文化图景进行客观细致的深描和深入系统的分析,揭示其能蕴含的对人类宗教关系发展的整体性意义,是本课题可能具有的理论贡献之一。思考和谐就是要学会和谐的思考并和谐的行动。在当代中国,我们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但与之相适应的心灵转向尚待完善。云南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宝贵经验,能够为心灵转向提供有益的和谐智慧资源。 研究报告在整合借鉴已有文献成果、分析利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云南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内在逻辑设计研究框架,制定研究方案。课题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综合多学科的方法和视角,结合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 “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具体省情,客观分析云南多元宗教和谐相处的历史与现实,较为深入地探讨特定的地域文化、人群特征、经济交往、族际通婚、身份意识、社会结构等因素对宗教和谐相处的作用机制,并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比较宗教和谐的规律性与特殊性,在深入了解宗教和谐与宗教矛盾具体案例的情况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说,本课题研究观点鲜明,方法明确,在学科性、实践性、理论性方面有较好的结合。





  • 作者简介:
      张桥贵(1963—),男,白族,云南剑川人,哲学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大理大学校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岭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省委组织部代中共云南省委管理联系的专家,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和负责人,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10余部,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各类课题10余项,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次。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杨广容、李永梅、李家华 编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濒危怒语良苏话研究
陈海宏,谭丽亚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李家祥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省公路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构建
张俊婕 著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四季旅行( 第3版)
《亲历者》编辑部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消除疟疾历程(精)
周红宁、许建卫、林祖锐 编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立体生态稻作亚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杨从党、李贵勇、李刚华 编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盐运古道上的聚落与建筑
赵逵,李雨萌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壮族民间文学引论
王淑英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省主要森林类型常见植物图鉴(精)
董建昌 编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21-2022)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南亚东南亚研究院(昆明)、陈晓未、颜晓飞 编
云南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基于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
云南马拉松人才培养体系发展史
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