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1-11
版次: 1
ISBN: 9787802544529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6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宗教
15人买过
  • 从佛法本身来说,教、理、行、证的修学次第,已经为佛弟子指明了修学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为自己的资质、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类型的佛法,有重义理、重实践等区别。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义理的探讨是为了将佛陀所要开示的真实事理,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如“阿毗达摩”虽然着重于论证“法”的自性、定义、关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谛理的现观”,最终归于修证。那么,重修证的佛教,主要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重视佛法的适应性、实效性,所以对事相的分别比较少,如初期大乘经典以“般若”、“三昧”、“解脱门”、“陀罗尼”、“菩提心”等作为中心,来表达从发趣、修行到证入的历程。虽然存在着种种不同的侧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义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中心。中国佛教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如天台智者大师的教观并重,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刘元春,从事佛教、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兼擅佛教文化创意。研究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菩提道》执行主编,曾担任上海佛学院、觉群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教职。开设有佛教学、中国佛教思想史、禅宗、《华严经》导读、佛教管理学等课程。注重探讨佛教理念的现代社会价值、当代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及城乡佛教居士信仰、佛教慈善问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汇集的就是他根据对禅与禅法精神之感知而写出来的部分作品。 总序朗宇
    一、藉教悟宗理行合一——达摩“二入四行”之禅法精神
    二、止心一处念佛三昧——昙鸾祖师之《往生论》与“念佛禅”
    三、解行相扶守一不移——四祖道信禅法之精神特质
    四、矢志不渝西行化育——玄奘之人格与力量
    五、自传心印顿见佛性——神会“荷泽宗”禅法评析
    六、心行清净事事无碍——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之禅法精神
    七、笃实修道戒禅合一——南岳怀让禅法简析
    八、见自本性肃严其行——雪峰义存及其禅法
    九、一心为宗万善同归——法眼延寿禅法之现实意蕴
    十、针砭时弊理行并重——法眼宗之精神特质
    十一、假以宗镜尽被群机——《宗镜录·标宗章》解析
    十二、矫世逆俗情忘心绝——高峰原妙禅法三题
    十三、拣魔辨异知解宗门——明末清初僧诤探析
    十四、著实行持自立利世——虚云法师之《参禅要旨》
    十五、志存高远增进道德——太虚法师之“完成在人格”
    十六、立心立命胸怀天下——巨赞法师之“新佛教运动”
    十七、心融谛理显密通圆——心道法师“法幢正宗”之宗要
    十八、禅净无碍不落偏执——道源法师“慧境观”简论
    十九、禅贵实践不尚空谈——真禅法师之禅法愿行
    二十、深信切愿善行圆证——黄念祖之完美人生信愿行
    二十一、禅意生活把握当下——生活禅之精神与现代价值
    二十二、光大门庭传承道风——华林寺之历史兴衰与精神传承
    二十三、风云际会培育僧才——华林寺筹办南华佛学院史料简析
    二十四、坚持行持人世成就——晋阳佛教的实践特性及其现代价值
    二十五、历史为线禅法为骨——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讲义(部分)
    二十六、禅心:少林文化的灵魂(提要)
    后记
    《宝庆讲寺丛书》书目
  • 内容简介:
    从佛法本身来说,教、理、行、证的修学次第,已经为佛弟子指明了修学的道路。但是,佛弟子因为自己的资质、喜好的不同,往往有所偏向,于是形成不同类型的佛法,有重义理、重实践等区别。但是,作为佛弟子来说,义理的探讨是为了将佛陀所要开示的真实事理,充分、完整地表达出来,如“阿毗达摩”虽然着重于论证“法”的自性、定义、关系等,但是其本意仍然在于“谛理的现观”,最终归于修证。那么,重修证的佛教,主要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重视佛法的适应性、实效性,所以对事相的分别比较少,如初期大乘经典以“般若”、“三昧”、“解脱门”、“陀罗尼”、“菩提心”等作为中心,来表达从发趣、修行到证入的历程。虽然存在着种种不同的侧重,但都是佛法的根本,都是以义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中心。中国佛教其实已经非常明显地表明了这一点,如天台智者大师的教观并重,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 作者简介:
    刘元春,从事佛教、当代宗教问题研究,兼擅佛教文化创意。研究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苏州戒幢佛教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菩提道》执行主编,曾担任上海佛学院、觉群佛学院、杭州佛学院等教职。开设有佛教学、中国佛教思想史、禅宗、《华严经》导读、佛教管理学等课程。注重探讨佛教理念的现代社会价值、当代佛教信仰价值趋向,以及城乡佛教居士信仰、佛教慈善问题研究。已经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汇集的就是他根据对禅与禅法精神之感知而写出来的部分作品。
  • 目录:
    总序朗宇
    一、藉教悟宗理行合一——达摩“二入四行”之禅法精神
    二、止心一处念佛三昧——昙鸾祖师之《往生论》与“念佛禅”
    三、解行相扶守一不移——四祖道信禅法之精神特质
    四、矢志不渝西行化育——玄奘之人格与力量
    五、自传心印顿见佛性——神会“荷泽宗”禅法评析
    六、心行清净事事无碍——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之禅法精神
    七、笃实修道戒禅合一——南岳怀让禅法简析
    八、见自本性肃严其行——雪峰义存及其禅法
    九、一心为宗万善同归——法眼延寿禅法之现实意蕴
    十、针砭时弊理行并重——法眼宗之精神特质
    十一、假以宗镜尽被群机——《宗镜录·标宗章》解析
    十二、矫世逆俗情忘心绝——高峰原妙禅法三题
    十三、拣魔辨异知解宗门——明末清初僧诤探析
    十四、著实行持自立利世——虚云法师之《参禅要旨》
    十五、志存高远增进道德——太虚法师之“完成在人格”
    十六、立心立命胸怀天下——巨赞法师之“新佛教运动”
    十七、心融谛理显密通圆——心道法师“法幢正宗”之宗要
    十八、禅净无碍不落偏执——道源法师“慧境观”简论
    十九、禅贵实践不尚空谈——真禅法师之禅法愿行
    二十、深信切愿善行圆证——黄念祖之完美人生信愿行
    二十一、禅意生活把握当下——生活禅之精神与现代价值
    二十二、光大门庭传承道风——华林寺之历史兴衰与精神传承
    二十三、风云际会培育僧才——华林寺筹办南华佛学院史料简析
    二十四、坚持行持人世成就——晋阳佛教的实践特性及其现代价值
    二十五、历史为线禅法为骨——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讲义(部分)
    二十六、禅心:少林文化的灵魂(提要)
    后记
    《宝庆讲寺丛书》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述论:中国佛教学者文集
存德 著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内学丛论:中国佛教学者文集
王孺童 著;朗宇法师、清修法师 编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印记
马笑泉 著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法舫文汇
法舫 著;朗宇法师、清秀法师 编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真实与方便:印顺思想研究
侯坤宏 著;朗宇法师、清修法师 编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路3号
徐霭龄 著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传奇
汪鑫 著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禅史与禅思
张云江 著;朗宇法师、清修法师 编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宝庆讲寺丛书:解读玄奘(中国佛教学者文集)
王赵民 著;朗宇法师、清修法师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发展与超越
刘元春,丁晓钦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验一体化教程(第三版)
刘元春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构建新发展格局
刘元春 范志勇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失序的美国
刘元春 刘青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中文阅读提高教程
刘元春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以“双循环”战略转型为契机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刘元春 范志勇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读懂共同富裕
刘元春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论局——双循环的机遇与前景
刘元春 海闻 余永定 韩文高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汉字文化导论
刘元春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读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信出版社
刘元春 著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020)
刘元春;邵智宝
宝庆讲寺丛书·中国佛教学者文集:中国佛教禅法精神与实践
首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经历全球疫情冲击的北京经济2020
刘元春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