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103045633
定价: 51.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艺术
28人买过
  •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提出:所谓调,就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使用的自然音阶以及这个自然音阶所在的音高位置。一提起“自然音阶”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大音阶固定在一起,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抽象的泛称。所谓“自然音阶”实际上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在律的基础上对乐音材料所做的约定俗成式的选择。以采用十二律的乐种为例,这些乐种在具体的乐音作品中往往不会把十二律全部用上(十二音音乐例外),实际上大部分乐器也不可能奏全十二律,所以,通常总是从十二律中选出几律作为基本材料,构成由几个基本音程组成的音高关系,以“若干度若干音”的音列形式固定下来,这个音列便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的“自然音阶”。西方音乐作为一个充分大的乐种,选取了七律作为其基本材料,以“八度七音列”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个音列也就称为西方音乐的自然音列。自然音列作为乐种个性的本源之一,对乐种有3个方面的服务与规范的意义。其一,乐种一般只使用自然音阶中的乐音以及由这些乐音所构成的音程材料;其二,自然音阶中各音间构成的音程关系限定了乐种的音乐语言组织和旋法模式;其三,自然音阶中的各音在具体作品中是作为绝对音高使用的,需要用“调号”作明确规定,调号的作用也就是维护自然音阶的格式在各音高位置上的贯彻。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区别于西方音乐的一个充分大的乐种,其本质规定性之一就在于它选择了自己的“自然音阶”,并将这个自然音阶在各个音高位置上使用。   田耀农,文学博士,教授。曾就读于皖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得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韶关教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任职;任浙江省高校音乐及表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早年较注重作曲实践,现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主要担任“中西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等本科课程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绪论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
    第一章音乐的本质
    第一节音乐生于物使心动
    一、心动与物动
    二、人欲与天理
    三、人乐与天乐
    第二节音乐生于度量,本于太
    一、度量——音乐的本质在于数的比例和量的规定
    二、太一——音乐的本质在于体现宇宙万物的结构状态和运行规律
    第三节音乐存在的方式
    一、声——以主观方式存在的音乐
    二、音——以客观方式存在的音乐
    三、乐——有确定的内容、以综合性表演方式存在的音乐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节德成而上
    第二节尽美尽善
    第三节放郑声
    一、雅乐与俗乐
    二、郑声的形式与内容
    三、“放郑声”的原因
    第四节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一、音乐的“心”、“体”两个层面构成
    二、音乐的“心”、“体”背离与统
    三、听“声”容易听“心”难
    第三章音乐的审美
    第一节以和为美
    一、儒家的“中和”之美
    二、《吕氏春秋》的“适和”之美
    三、阮籍的“平和”之美
    四、周敦颐的“淡和”之美
    第二节大音希声
    一、“大音希声”的本义所指
    二、“大音希声”的阐释分歧
    三、“大音希声”命题的发展轨迹
    四、“大音希声”命题的现代阐释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
    第一章声乐表演理论
    第一节以“声”为旨趣的上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二节以“情”为旨趣的中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三节以“义”为审美旨趣的近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二章器乐表演理论
    第一节古琴是中国众多乐器的代表
    一、古琴是使用历史最悠久、历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乐器
    二、古琴主要是文人阶层使用、由文人雅士直接操演的乐器
    三、古琴是雅俗共赏的乐器
    第二节融作曲与演奏为一体的古琴音乐创作
    第三节情感和意蕴是古琴演奏技术的最高追求
    一、古琴演奏与情感表达
    二、古琴演奏与内容表现
    三、古琴演奏中“韵”与“声”的关系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音乐乐律学理论
    第一章律学理论
    第一节标准音与黄钟音高
    ……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理论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理论
  • 内容简介: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提出:所谓调,就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使用的自然音阶以及这个自然音阶所在的音高位置。一提起“自然音阶”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大音阶固定在一起,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抽象的泛称。所谓“自然音阶”实际上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在律的基础上对乐音材料所做的约定俗成式的选择。以采用十二律的乐种为例,这些乐种在具体的乐音作品中往往不会把十二律全部用上(十二音音乐例外),实际上大部分乐器也不可能奏全十二律,所以,通常总是从十二律中选出几律作为基本材料,构成由几个基本音程组成的音高关系,以“若干度若干音”的音列形式固定下来,这个音列便是一个充分大的乐种的“自然音阶”。西方音乐作为一个充分大的乐种,选取了七律作为其基本材料,以“八度七音列”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个音列也就称为西方音乐的自然音列。自然音列作为乐种个性的本源之一,对乐种有3个方面的服务与规范的意义。其一,乐种一般只使用自然音阶中的乐音以及由这些乐音所构成的音程材料;其二,自然音阶中各音间构成的音程关系限定了乐种的音乐语言组织和旋法模式;其三,自然音阶中的各音在具体作品中是作为绝对音高使用的,需要用“调号”作明确规定,调号的作用也就是维护自然音阶的格式在各音高位置上的贯彻。中国传统音乐作为区别于西方音乐的一个充分大的乐种,其本质规定性之一就在于它选择了自己的“自然音阶”,并将这个自然音阶在各个音高位置上使用。
  • 作者简介:
      田耀农,文学博士,教授。曾就读于皖西学院、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先后获得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安徽省霍山师范学校、韶关教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任职;任浙江省高校音乐及表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早年较注重作曲实践,现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学和音乐美学的研究;主要担任“中西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等本科课程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 目录:
    绪论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理论
    第一章音乐的本质
    第一节音乐生于物使心动
    一、心动与物动
    二、人欲与天理
    三、人乐与天乐
    第二节音乐生于度量,本于太
    一、度量——音乐的本质在于数的比例和量的规定
    二、太一——音乐的本质在于体现宇宙万物的结构状态和运行规律
    第三节音乐存在的方式
    一、声——以主观方式存在的音乐
    二、音——以客观方式存在的音乐
    三、乐——有确定的内容、以综合性表演方式存在的音乐
    第二章音乐的形式和内容
    第一节德成而上
    第二节尽美尽善
    第三节放郑声
    一、雅乐与俗乐
    二、郑声的形式与内容
    三、“放郑声”的原因
    第四节诗为乐心,声为乐体
    一、音乐的“心”、“体”两个层面构成
    二、音乐的“心”、“体”背离与统
    三、听“声”容易听“心”难
    第三章音乐的审美
    第一节以和为美
    一、儒家的“中和”之美
    二、《吕氏春秋》的“适和”之美
    三、阮籍的“平和”之美
    四、周敦颐的“淡和”之美
    第二节大音希声
    一、“大音希声”的本义所指
    二、“大音希声”的阐释分歧
    三、“大音希声”命题的发展轨迹
    四、“大音希声”命题的现代阐释

    第二单元中国传统音乐表演理论
    第一章声乐表演理论
    第一节以“声”为旨趣的上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二节以“情”为旨趣的中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三节以“义”为审美旨趣的近古时期声乐技术理论
    第二章器乐表演理论
    第一节古琴是中国众多乐器的代表
    一、古琴是使用历史最悠久、历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乐器
    二、古琴主要是文人阶层使用、由文人雅士直接操演的乐器
    三、古琴是雅俗共赏的乐器
    第二节融作曲与演奏为一体的古琴音乐创作
    第三节情感和意蕴是古琴演奏技术的最高追求
    一、古琴演奏与情感表达
    二、古琴演奏与内容表现
    三、古琴演奏中“韵”与“声”的关系
    第三单元中国传统音乐乐律学理论
    第一章律学理论
    第一节标准音与黄钟音高
    ……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理论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理论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2024)
陈仲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经管类)
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扈志明 主编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艺术
田耀农、李理、朱晓军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深度音乐审美教学法导论
田耀农、宋艳艳 著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公共艺术/职业教育“十三五”改革创新规划教材
田耀农、陈大力、李理 著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中国经典音乐作品演唱演奏指导
田耀农、[日]张文乃、翁持更 编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中日韩传统雅乐舞国际学术研讨会讨文集(全2册)
田耀农 主编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第3卷)
田耀农、乔建中 编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陕北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
田耀农 著
高等院校音乐教师研究文丛: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述要
皖西锣鼓研究
田耀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