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1
版次: 1
ISBN: 9787802348516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1页
字数: 1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之后两年更是席卷全球,欧美众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取得了不低于8%的高速增长。接下来,中国经济上超越美国、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导者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实上,“盛世”中的中国和危机中的美国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缩短。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通过分析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等方面的差距,指明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蔡雷雷,男,IT工程师,多年前接触股票后一直喜好经济,擅长分析宏观经济数据背后的问题,发表多篇文章,粉丝众多,实战经验丰富。 第1篇中美对比全景图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之后两年的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取得了不低于8%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在2009年之后推行国际化,一方面是升值预期下深受投资者追捧的人民币资产,另一方面是弱势美元背景下美联储印钞,向全世界转嫁通胀。经济巨大的反差,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差距,我们首先从中美两国的GDP数量和结构、人口资源和制度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两国间的差异。
    选择GDP,是因为它是现下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最直观的指标,不少国人对它有“崇拜”心理,过往GDP的总量比较受关注,而结构和质量却容易被忽视。人力资源和制度价值是21世纪最大的财富,它们直接影响一圜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第1章中美经济对比
    第2章中美人口对比
    第3章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

    第2篇人民币国际化
    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二战后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美元虽然受到欧元、日元、人民币等的挑战,但在可预见的20年内,美元的地位无可替代。
    美元的霸权地位为它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享受铸币税、以本币对外放债、转嫁危机和通胀,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元强弱周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971年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大幅贬值,流动性泛滥促使资本在全球寻找逐利机会。巴西以吸引外资、大力扶持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造就了辉煌的“巴西模式”。1981年,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巴西经济开始陷入“十年的动荡”。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推升了日本的资产泡沫、造就了东南亚经济的繁荣。1995年美元开始走强,东南亚危机爆发。2001年美元开始走弱,期间中国加入WTO,开始了飞速发展的十年。现今,美元走强在即,中国是否也会成为“强势美元”的牺牲品?

    第4章货币简史
    第5章美元的国际化
    第6章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强势美元危机
    第8章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第3篇以邻为鉴:日本经济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二战后的30年时间里,从满目疮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现今的中国也和20世纪的日本一样,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同美国贸易摩擦加剧、本币的升值压力和国际化等问题,日本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经验和教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989年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政府选择了使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主要投向基础建设领域,拒绝了伯南克等人开出的使用货币政策的“药方”。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008年美联储的救市政策为什么有效?其他国家是否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货币政策?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合理性在哪里?

    第9章二战后经济恢复期
    第10章经济高速增长期
    第11章日美贸易摩擦
    第12章日元升值
    第13章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失去的10年”
    第14章日元国际化之路

    附录一中国该不该开设国际板
    附录二中国正在消失的1.1万亿银行存款
    附录三前车之鉴——巴西军权政府时期的发展
  • 内容简介:
      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之后两年更是席卷全球,欧美众多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取得了不低于8%的高速增长。接下来,中国经济上超越美国、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导者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实上,“盛世”中的中国和危机中的美国依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缩短。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通过分析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等方面的差距,指明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作者简介:
      蔡雷雷,男,IT工程师,多年前接触股票后一直喜好经济,擅长分析宏观经济数据背后的问题,发表多篇文章,粉丝众多,实战经验丰富。
  • 目录:
    第1篇中美对比全景图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之后两年的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则取得了不低于8%的高速增长。人民币在2009年之后推行国际化,一方面是升值预期下深受投资者追捧的人民币资产,另一方面是弱势美元背景下美联储印钞,向全世界转嫁通胀。经济巨大的反差,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也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种差距,我们首先从中美两国的GDP数量和结构、人口资源和制度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两国间的差异。
    选择GDP,是因为它是现下衡量一国经济活动最直观的指标,不少国人对它有“崇拜”心理,过往GDP的总量比较受关注,而结构和质量却容易被忽视。人力资源和制度价值是21世纪最大的财富,它们直接影响一圜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第1章中美经济对比
    第2章中美人口对比
    第3章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

    第2篇人民币国际化
    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为二战后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美元虽然受到欧元、日元、人民币等的挑战,但在可预见的20年内,美元的地位无可替代。
    美元的霸权地位为它带来很多好处,比如享受铸币税、以本币对外放债、转嫁危机和通胀,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美元强弱周期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971年尼克松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和黄金的兑换,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大幅贬值,流动性泛滥促使资本在全球寻找逐利机会。巴西以吸引外资、大力扶持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造就了辉煌的“巴西模式”。1981年,美联储大幅提高利率来对抗通胀,巴西经济开始陷入“十年的动荡”。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推升了日本的资产泡沫、造就了东南亚经济的繁荣。1995年美元开始走强,东南亚危机爆发。2001年美元开始走弱,期间中国加入WTO,开始了飞速发展的十年。现今,美元走强在即,中国是否也会成为“强势美元”的牺牲品?

    第4章货币简史
    第5章美元的国际化
    第6章人民币国际化
    第7章强势美元危机
    第8章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第3篇以邻为鉴:日本经济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在二战后的30年时间里,从满目疮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现今的中国也和20世纪的日本一样,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同美国贸易摩擦加剧、本币的升值压力和国际化等问题,日本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经验和教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1989年资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日本政府选择了使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主要投向基础建设领域,拒绝了伯南克等人开出的使用货币政策的“药方”。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008年美联储的救市政策为什么有效?其他国家是否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货币政策?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合理性在哪里?

    第9章二战后经济恢复期
    第10章经济高速增长期
    第11章日美贸易摩擦
    第12章日元升值
    第13章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失去的10年”
    第14章日元国际化之路

    附录一中国该不该开设国际板
    附录二中国正在消失的1.1万亿银行存款
    附录三前车之鉴——巴西军权政府时期的发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报告(2023)
海洋法治发展报告编写组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经济报告(2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著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零售硬折扣时代
连杰 上官易易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沼气工程案例图鉴(第1辑)
刘秋琳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音乐文学
杨赛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分省交通地图-安徽省(2024)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旅游业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旅游接待业管理(第二版)
邓爱民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仪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仪表)学科史 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丛书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低碳化发电技术创新发展报告.202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4.1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租界通史
费成康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的诗词曲赋(修订版)
刘景禄
中国离世界还有多远
中国戏剧学史稿(增订本)
叶长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