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明] ,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532547081
定价: 1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817页
字数: 120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70人买过
  •   《袁宏道集笺校》(上中下)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三袁”中最声名卓著者。其人性情洒脱,钟情山水,同时又精明强干,为官清廉公正,颇有政声。他主张诗要从“自己胸臆流出”,要有性灵、趣味、新奇,提倡向民歌学习,其诗本色尖新,浅近俚俗,在明代诗歌专事模拟的风气下,令人耳目一新。《袁宏道集笺校》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湖广公安(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编辑本段]文学流派公安派的领袖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趋俚,趋于俚又变矣”(袁中道《花雪赋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复检点”,“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 凡例
    卷一敝箧集之一——诗
    卷二敝箧集之二——诗
    卷三锦帆集之一——诗
    卷四锦帆集之二——游记、杂著
    卷五锦帆集之三——尺牘
    卷六锦帆集之四——尺牘
    卷七去吴七牘
    卷八解脱集之一——诗
    卷九解脱集之二——诗
    卷十解脱集之三——游记、杂著
    卷十一解脱集之四——尺牘
    ……
    附录一辑佚
    附录二传记评论著录
    附录三序跋
  • 内容简介:
      《袁宏道集笺校》(上中下)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三袁”中最声名卓著者。其人性情洒脱,钟情山水,同时又精明强干,为官清廉公正,颇有政声。他主张诗要从“自己胸臆流出”,要有性灵、趣味、新奇,提倡向民歌学习,其诗本色尖新,浅近俚俗,在明代诗歌专事模拟的风气下,令人耳目一新。《袁宏道集笺校》原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分平、精装印出,内容版式保持不变。
  • 作者简介: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袁宏道生于湖广公安(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编辑本段]文学流派公安派的领袖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领导人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趋俚,趋于俚又变矣”(袁中道《花雪赋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复检点”,“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
  • 目录:
    凡例
    卷一敝箧集之一——诗
    卷二敝箧集之二——诗
    卷三锦帆集之一——诗
    卷四锦帆集之二——游记、杂著
    卷五锦帆集之三——尺牘
    卷六锦帆集之四——尺牘
    卷七去吴七牘
    卷八解脱集之一——诗
    卷九解脱集之二——诗
    卷十解脱集之三——游记、杂著
    卷十一解脱集之四——尺牘
    ……
    附录一辑佚
    附录二传记评论著录
    附录三序跋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钱注杜诗(全二册)
[唐]杜甫 著;[清]钱谦益 注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放翁词编年笺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宋]陆游、陶然 著;夏承焘、吴熊和 注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吴梅村全集(全三册)
[清]吴伟业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文心雕龙义证(全3册)
[南北朝]刘勰、詹锳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山谷词校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黄庭坚 著;马兴荣、祝振玉 注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玉溪生诗集笺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法国国家图书馆 编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二晏词笺注
[宋]晏殊 著;张草纫 注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唐寅集
[明]唐寅 著;周道振、张月尊 校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納蘭詞箋注
[清]纳兰性德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小倉山房詩文集(全四冊)
[清]袁枚 著;周本淳 校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柳河東集(全二冊)
[唐]柳宗元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陳子昂集(修订本)
[唐]陈子昂 著;徐鹏 注
相关图书 / 更多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诗文系年考订
何宗美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集笺校(平)(套装全四册)
[明]袁宏道 著;钱伯城、笺 校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集(历代名家精选集·第三辑)
赵伯陶 编选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吴宏道、钱伯城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评传
周群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散文注评
[明]袁宏道 著;孙虹、谭学纯 注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后汉纪》集校
[晋]袁宏 著;李兴和 校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珊瑚林金屑编校释
王闰吉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袁宏道集笺校(精)(套装全4册)
[明]袁宏道 著;钱伯城 校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传习录(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名著之一,足本原貌呈现,王阳明心学的智慧结晶)
[明]王守仁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三国演义(5下)/小学生名家经典快乐阅读书系
[明]罗贯中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针灸大成校注
[明]杨继洲 著;刘从明 校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西游记(降妖盘丝洞注音版)/传统经典名著原创绘本
[明]吴承恩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注音版)/传统经典名著原创绘本
[明]吴承恩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海防纂要:一
[明]王在晋 撰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西游记(套装上下册)/四大名著大字全本
[明]吴承恩 著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水浒传 足本插图版(全2册)
[明]施耐庵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三国演义 足本插图版(全2册)
[明]罗贯中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西游记 足本插图版(全2册)
[明]吴承恩
袁宏道集箋校(全三冊)
水浒传
[明]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