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

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12
版次: 1
ISBN: 9787516136638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7页
字数: 38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政治
14人买过
  •   《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共收录了24篇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当前中日文化关系和日本社会文化的研究;二是关于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主要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的政治性与世界性、易卜生及惠特曼文学在中日两国的接受和影响、竹内好与国民文学论争,以及永井荷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日本近代著名作家的中国印象等;三是关于近代日本人的对外认识及中国认识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日本著名思想家横井小楠、福泽谕吉、吉野作造以及石桥湛山等的对外观和中国观等。   崔世广,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论。主要著作有《近代启蒙思想与近代化——中日近代启蒙思想比较》、《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革与文化建设研究》(主编),译著有《从经济看公私问题》、《何为日本人》(合译)等,另发表论文等百余篇。 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
    中国民众眼中的日本与中日关系——来自于2011年“中国民众的国际观调查”
    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原因浅析
    “3·11”核事故与日本新闻媒体
    东日本大震灾后日本人对政府、皇室的印象分析
    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
    文学语言能否应对大量死亡——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东日本大地震
    从易卜生《玩偶之家》看森鸥外和鲁迅——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惠特曼影响下的有岛武郎与郭沫若
    《东京朝日新闻》有关帕勒塔留日的报道
    永井荷风与中国
    殖民地之旅与文学叙述——论夏目漱石的《满韩漫游》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回归旅行者的视角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日本文学翻译——论古丁译《鲁迅著书解题》、《悲哀的玩具》
    竹内好与国民文学论争——从军体验与百花齐放运动
    西胁顺三郎“反讽”诗论:一个中国研究者的视角
    凝视生命——读严歌苓《小姨多鹤》
    小牧近江与法越和平交涉——法国、越南、中国交织的困惑
    近代日本知识阶层的对华认识及其发展变化
    横井小楠的对外认识
    试析福泽谕吉“脱亚人欧”的思想轨迹
    明治中期国粹主义者的对外观——以其殖民政略为中心
    吉野作造的日本在华权益观研究
    大正时代石桥湛山的对外认识
    作者一览
    编者后记
  • 内容简介:
      《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丛书: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共收录了24篇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当前中日文化关系和日本社会文化的研究;二是关于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主要探讨了20世纪3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的政治性与世界性、易卜生及惠特曼文学在中日两国的接受和影响、竹内好与国民文学论争,以及永井荷风、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日本近代著名作家的中国印象等;三是关于近代日本人的对外认识及中国认识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日本著名思想家横井小楠、福泽谕吉、吉野作造以及石桥湛山等的对外观和中国观等。
  • 作者简介:
      崔世广,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日本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论。主要著作有《近代启蒙思想与近代化——中日近代启蒙思想比较》、《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革与文化建设研究》(主编),译著有《从经济看公私问题》、《何为日本人》(合译)等,另发表论文等百余篇。
  • 目录:
    中日相互认识的现状、特征与课题
    中国民众眼中的日本与中日关系——来自于2011年“中国民众的国际观调查”
    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原因浅析
    “3·11”核事故与日本新闻媒体
    东日本大震灾后日本人对政府、皇室的印象分析
    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
    文学语言能否应对大量死亡——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到东日本大地震
    从易卜生《玩偶之家》看森鸥外和鲁迅——纪念鲁迅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惠特曼影响下的有岛武郎与郭沫若
    《东京朝日新闻》有关帕勒塔留日的报道
    永井荷风与中国
    殖民地之旅与文学叙述——论夏目漱石的《满韩漫游》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回归旅行者的视角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日本文学翻译——论古丁译《鲁迅著书解题》、《悲哀的玩具》
    竹内好与国民文学论争——从军体验与百花齐放运动
    西胁顺三郎“反讽”诗论:一个中国研究者的视角
    凝视生命——读严歌苓《小姨多鹤》
    小牧近江与法越和平交涉——法国、越南、中国交织的困惑
    近代日本知识阶层的对华认识及其发展变化
    横井小楠的对外认识
    试析福泽谕吉“脱亚人欧”的思想轨迹
    明治中期国粹主义者的对外观——以其殖民政略为中心
    吉野作造的日本在华权益观研究
    大正时代石桥湛山的对外认识
    作者一览
    编者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