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113228422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2页
字数: 41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8人买过
  •   《计算机网络》融入团队成员新的科研成果,坚持实用技术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能力和技能培养,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与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共分8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和相关性能指标,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0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局域网的组成、体系结构以及组网技术,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以及分组交换网、IsDN、FR、DDN、ATM及网络互联,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因特网的安全协议、网络入侵检测以及防火墙和病毒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许多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
      《计算机网络》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2.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1.2.2 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
    1.2.3 标准化网络
    1.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3.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3.2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3.3 按网络协议分类
    1.3.4 按传输介质分类
    1.3.5 按传播技术分类
    1.3.6 按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4.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4.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1.5.1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
    1.5.2 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
    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1.1 信息、数据、信号和信道
    2.1.2 数据通信系统
    2.2 数据传输介质
    2.2.1 双绞线
    2.2.2 同轴电缆
    2.2.3 光纤
    2.2.4 无线介质
    2.3 数据传输方式
    2.3.1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2.3.2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2.3.3 数据传输方向
    2.3.4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2.3.5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4 数据编码技术
    2.4.1 数字信号模拟化时的编码方式
    2.4.2 模拟信号数字化时的编码方式
    2.4.3 数字数据编码
    2.5 多路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多路复用
    2.5.2 时分多路复用
    2.5.3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2.6 差错控制方法
    2.6.1 差错的产生原因
    2.6.2 差错控制
    2.6.3 差错控制编码
    小结
    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
    3.1.2 协议与划分层次
    3.1.3 网络体系结构相关概念
    3.2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
    3.2.2 OSI各层功能介绍
    3.2.3 TCP/IP参考模型
    3.2.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2.5 具有五层协议的参考模型
    3.3 网际协议(IP)和IP地址
    3.3.1 网际协议
    3.3.2 IP地址
    3.3.3 IP地址的映射
    3.3.4 子网掩码
    3.3.5 无分类编址方法CIDR
    小结
    习题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定义
    4.1.2 局域网的分类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2.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CSMA/CD)
    4.2.2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Token Ring)
    4.2.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Token Bus)
    4.3 局域网体系结构
    4.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4.3.2 IEEE 802标准
    4.4 局域网组网技术
    4.4.1 以太网
    4.4.2 快速以太网
    4.4.3 千兆位以太网
    4.4.4 令牌环网络
    4.4.5 FDDI光纤环网
    4.4.6 ATM局域网
    4.5 局域网操作系统
    4.5.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4.5.2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分类
    4.5.3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4.5.4 几种典型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小结
    习题

    第5章 广域网
    5.1 广域网概述
    5.1.1 广域网简介
    5.1.2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
    5.1.3 数据交换技术
    5.2 公共传输系统及其接入技术
    5.2.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2.2 公共传输系统接入方式
    5.3 x.2 5分组交换网
    5.4 综合业务数字网
    5.5 数字数据网
    5.6 帧中继FR
    5.6.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5.6.2 帧中继的帧格式
    5.6.3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5.7 异步传输模式
    5.7.1 ATM的基本概念
    5.7.2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和信元结构
    5.7.3 ATM的逻辑连接机制
    5.7.4 AAI层举例:AAL5
    5.8 网络互连
    5.8.1 网络互连概述
    5.8.2 因特网接入技术
    5.8.3 网络互联实例
    小结
    习题

    第6章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6.1 Internel简介
    6.2 Internet的组成
    6.3 Internet的连接方式
    6.4 Internet的地址
    6.4.1 IP地址
    6.4.2 域名与域名系统
    6.5 Internel基本服务
    6.5.1 电子邮件E-mail
    6.5.2 远程登录Telnet
    6.5.3 BBS
    6.5.4 文件传输协议
    6.5.5 文件共享
    6.5.6 Intranet技术
    6.6 Internel基本应用
    6.6.1 WWW服务
    6.6.2 即时通信软件
    6.6.3 电子商务
    6.6.4 交互性社交网络
    小结
    习题

    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1 网络管理
    7.1.1 网络管理功能
    7.1.2 网络管理协议
    7.1.3 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7.2 网络安全基础
    7.2.1 网络安全概述
    7.2.2 密码学
    7.3 数字签名
    7.3.1 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
    7.3.2 数字签名的要求
    7.3.3 数字签名的分类
    7.3.4 数字签名的使用
    7.3.5 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的区别
    7.4 数字证书
    7.4.1 数字证书概述
    7.4.2 认证机构
    7.5 因特网的安全协议
    7.5.1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7.5.2 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7.5.3 IPSec
    7.6 防火墙技术
    7.6.1 防火墙概念
    7.6.2 防火墙的特点
    7.6.3 防火墙的类型
    7.6.4 防火墙的实现方式
    7.6.5 防火墙的选择
    7.7 网络入侵检测
    7.7.1 网络入侵检测的原理
    7.7.2 网络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7.8 病毒防治
    7.8.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7.8.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7.8.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及中毒症状
    7.8.4 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小结
    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8.1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8.1.1 概述
    8.1.2 多媒体应用分类
    8.1.3 音频和视频压缩
    8.1.4 存储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
    8.2 无线网络
    8.2.1 无线局域网概述
    8.2.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应用
    8.2.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8.2.4.IEEE 802.1 1系列标准
    8.3 下一代互联网
    8.3.1 lP地址资源不足
    8.3.2 IPv6的功能
    8.3.3 IPv6的地址结构
    8.3.4 从IPv4向lPv6过渡
    8.3.5 下一代互联网
    8.4 VPN接入
    8.5 Web3D技术
    8.5.1 Web3D技术的特点
    8.5.2 基于Web的3D技术
    8.5.3 Web3D技术应用与发展
    8.6 VOD技术
    8.7 VolP
    8.7.1 VolP概述
    8.7.2 VolP控制协议
    8.7.3 VolP的关键技术
    8.7.4 VolP技术的优点
    8.7.5 VolP应用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融入团队成员新的科研成果,坚持实用技术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能力和技能培养,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与网络应用。
      《计算机网络》共分8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和相关性能指标,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中的0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局域网的组成、体系结构以及组网技术,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以及分组交换网、IsDN、FR、DDN、ATM及网络互联,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因特网的安全协议、网络入侵检测以及防火墙和病毒的相关知识,最后介绍了许多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
      《计算机网络》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2.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1.2.2 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计算机网络
    1.2.3 标准化网络
    1.2.4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3 计算机网络分类
    1.3.1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3.2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3.3 按网络协议分类
    1.3.4 按传输介质分类
    1.3.5 按传播技术分类
    1.3.6 按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1.4.1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4.2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1.5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1.5.1 计算机网络发展现状
    1.5.2 计算机网络发展方向
    小结
    习题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
    2.1.1 信息、数据、信号和信道
    2.1.2 数据通信系统
    2.2 数据传输介质
    2.2.1 双绞线
    2.2.2 同轴电缆
    2.2.3 光纤
    2.2.4 无线介质
    2.3 数据传输方式
    2.3.1 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
    2.3.2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2.3.3 数据传输方向
    2.3.4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2.3.5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4 数据编码技术
    2.4.1 数字信号模拟化时的编码方式
    2.4.2 模拟信号数字化时的编码方式
    2.4.3 数字数据编码
    2.5 多路复用技术
    2.5.1 频分多路复用
    2.5.2 时分多路复用
    2.5.3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
    2.6 差错控制方法
    2.6.1 差错的产生原因
    2.6.2 差错控制
    2.6.3 差错控制编码
    小结
    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 网络体系结构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
    3.1.2 协议与划分层次
    3.1.3 网络体系结构相关概念
    3.2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3.2.1 OSI参考模型
    3.2.2 OSI各层功能介绍
    3.2.3 TCP/IP参考模型
    3.2.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
    3.2.5 具有五层协议的参考模型
    3.3 网际协议(IP)和IP地址
    3.3.1 网际协议
    3.3.2 IP地址
    3.3.3 IP地址的映射
    3.3.4 子网掩码
    3.3.5 无分类编址方法CIDR
    小结
    习题

    第4章 局域网
    4.1 局域网概述
    4.1.1 局域网的定义
    4.1.2 局域网的分类
    4.2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4.2.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CSMA/CD)
    4.2.2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Token Ring)
    4.2.3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Token Bus)
    4.3 局域网体系结构
    4.3.1 局域网参考模型
    4.3.2 IEEE 802标准
    4.4 局域网组网技术
    4.4.1 以太网
    4.4.2 快速以太网
    4.4.3 千兆位以太网
    4.4.4 令牌环网络
    4.4.5 FDDI光纤环网
    4.4.6 ATM局域网
    4.5 局域网操作系统
    4.5.1 网络操作系统概述
    4.5.2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分类
    4.5.3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4.5.4 几种典型的局域网操作系统
    小结
    习题

    第5章 广域网
    5.1 广域网概述
    5.1.1 广域网简介
    5.1.2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
    5.1.3 数据交换技术
    5.2 公共传输系统及其接入技术
    5.2.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2.2 公共传输系统接入方式
    5.3 x.2 5分组交换网
    5.4 综合业务数字网
    5.5 数字数据网
    5.6 帧中继FR
    5.6.1 帧中继的工作原理
    5.6.2 帧中继的帧格式
    5.6.3 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5.7 异步传输模式
    5.7.1 ATM的基本概念
    5.7.2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和信元结构
    5.7.3 ATM的逻辑连接机制
    5.7.4 AAI层举例:AAL5
    5.8 网络互连
    5.8.1 网络互连概述
    5.8.2 因特网接入技术
    5.8.3 网络互联实例
    小结
    习题

    第6章 Internet技术与应用
    6.1 Internel简介
    6.2 Internet的组成
    6.3 Internet的连接方式
    6.4 Internet的地址
    6.4.1 IP地址
    6.4.2 域名与域名系统
    6.5 Internel基本服务
    6.5.1 电子邮件E-mail
    6.5.2 远程登录Telnet
    6.5.3 BBS
    6.5.4 文件传输协议
    6.5.5 文件共享
    6.5.6 Intranet技术
    6.6 Internel基本应用
    6.6.1 WWW服务
    6.6.2 即时通信软件
    6.6.3 电子商务
    6.6.4 交互性社交网络
    小结
    习题

    第7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1 网络管理
    7.1.1 网络管理功能
    7.1.2 网络管理协议
    7.1.3 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7.2 网络安全基础
    7.2.1 网络安全概述
    7.2.2 密码学
    7.3 数字签名
    7.3.1 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
    7.3.2 数字签名的要求
    7.3.3 数字签名的分类
    7.3.4 数字签名的使用
    7.3.5 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的区别
    7.4 数字证书
    7.4.1 数字证书概述
    7.4.2 认证机构
    7.5 因特网的安全协议
    7.5.1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
    7.5.2 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
    7.5.3 IPSec
    7.6 防火墙技术
    7.6.1 防火墙概念
    7.6.2 防火墙的特点
    7.6.3 防火墙的类型
    7.6.4 防火墙的实现方式
    7.6.5 防火墙的选择
    7.7 网络入侵检测
    7.7.1 网络入侵检测的原理
    7.7.2 网络入侵检测的主要方法
    7.8 病毒防治
    7.8.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7.8.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7.8.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及中毒症状
    7.8.4 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
    小结
    习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新技术
    8.1 因特网上的音频/视频服务
    8.1.1 概述
    8.1.2 多媒体应用分类
    8.1.3 音频和视频压缩
    8.1.4 存储式音频和视频流媒体
    8.2 无线网络
    8.2.1 无线局域网概述
    8.2.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应用
    8.2.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8.2.4.IEEE 802.1 1系列标准
    8.3 下一代互联网
    8.3.1 lP地址资源不足
    8.3.2 IPv6的功能
    8.3.3 IPv6的地址结构
    8.3.4 从IPv4向lPv6过渡
    8.3.5 下一代互联网
    8.4 VPN接入
    8.5 Web3D技术
    8.5.1 Web3D技术的特点
    8.5.2 基于Web的3D技术
    8.5.3 Web3D技术应用与发展
    8.6 VOD技术
    8.7 VolP
    8.7.1 VolP概述
    8.7.2 VolP控制协议
    8.7.3 VolP的关键技术
    8.7.4 VolP技术的优点
    8.7.5 VolP应用现存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计算机网络
探地雷达数值模拟与偏移成像的旋转交错网格FDM算法/中南大学地球科学学术文库
张彬、戴前伟、冯德山 著
计算机网络
AutoCAD2012中文版实用教程(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张彬、汪胜莲 编
计算机网络
农村急病防治
张彬、魏东 编
计算机网络
怎样保养你的眼
张彬、王苏霞 编者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辅助设计 : AutoCAD教程
张彬、卢帆兴 主编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张彬、刘劲松 编
计算机网络
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张彬、杨风暴 编著
计算机网络
国际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基于发展中国家视角的比较研究
张彬、王胜、余振 著
计算机网络
3ds Max/VRay 印象效果图灯光与色彩的表现
张彬、张峰 著
计算机网络
中国教育史导论
张彬、周谷平 编著
计算机网络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张彬、付春生 著
计算机网络
实用乡村医师手册
张彬、张福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