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研究

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17-07
版次: 1
ISBN: 9787519707668
定价: 60.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5页
字数: 347千字
分类: 法律
9人买过
  •   笔迹鉴定质量监控,是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理论在笔迹鉴定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书稿从基本理论问题、对笔迹鉴定人的控制和监督、对笔迹鉴定方法的控制和监督、对笔迹鉴定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四个基本方面,围绕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关颖雄

      1984年生,广东广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执业司法鉴定人。

      2010年以来,承担"物证技术学""治安案件调查""道路交通管理"等本科生专业基础与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书司法鉴定实务"、"笔迹司法鉴定理论与实务"、"指纹鉴定"(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保密法学"、"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等选修课程,是上海市共享课程"开启疑案之门的金钥匙--司法鉴定"主讲教师之一。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撰)写教材、著作6本,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 导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笔迹鉴定概述

    第一节笔迹鉴定的对象和任务

    一、笔迹鉴定的对象

    二、笔迹鉴定的任务

    三、明确笔迹鉴定对象和任务的意义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人员与材料要素

    一、笔迹鉴定人

    二、笔迹鉴定材料

    第三节笔迹鉴定的方法与过程

    一、笔迹鉴定的方法

    二、笔迹鉴定的过程

    第四节笔迹鉴定结果中的发现、解释及其表述

    一、笔迹鉴定结果中的发现

    二、笔迹鉴定结果中的解释

    三、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的关系

    一、讨论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之间的互动

    三、笔迹鉴定对司法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笔迹鉴定意见被采纳原因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二、笔迹鉴定意见被采纳的原因讨论

    第三节笔迹鉴定质量的内涵

    一、讨论笔迹鉴定质量内涵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的固有特性

    三、笔迹鉴定系统所满足的要求和满足的程度

    第四节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理念和制度基础

    一、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理念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理念的实质

    三、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制度基础

    第五节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手段

    一、笔迹鉴定质量监控之目的

    二、笔迹鉴定质量监控之手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笔迹鉴定人的岗位授权与能力监控

    第一节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与能力监控的理论前提

    一、看待、理解笔迹鉴定人的方式

    二、看待、理解笔迹鉴定人的具体观点

    三、诉讼模式关注笔迹鉴定人的环节

    第二节笔迹鉴定人的岗位授权和控制

    一、实施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依据

    二、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中的技术能力评价依据

    三、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实施主体

    四、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依托形式

    五、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的暂停、取消

    第三节笔迹鉴定人的技术能力监控

    一、笔迹鉴定人技术能力的持续保证

    二、能力验证计划对保证笔迹鉴定人技术能力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笔迹鉴定方法及其确认

    第一节笔迹鉴定中的方法论

    一、笔迹鉴定方法论是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笔迹鉴定方法论中的辩证概念(关系)

    三、笔迹鉴定方法论的运用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方法

    一、笔迹鉴定材料实地勘验的方法

    二、笔迹特征的发现、记录方法

    三、笔迹特征的比较方法

    四、笔迹鉴定中的综合评断方法

    第三节笔迹鉴定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一、鉴定方法确认和验证概述

    二、笔迹鉴定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本章小结

    第五章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的监控

    第一节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概述

    一、笔迹鉴定实施过程中的潜在致错因素

    二、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中的“点”与“面”

    三、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的主体及其角色

    第二节笔迹鉴定受理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笔迹鉴定受理环节质量监控的目标

    二、笔迹鉴定受理环节质量监控的内容

    三、笔迹鉴定组的构成及其控制

    四、笔迹鉴定材料流转的监督、控制

    第三节笔迹鉴定实施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笔迹鉴定实施环节质量监控的原则

    二、对笔迹鉴定检验过程记录的监督和控制

    三、笔迹鉴定结论分歧的解决机制

    第四节对笔迹鉴定意见文书的质量监控

    一、设立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评价准则的理论依据

    二、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的内涵

    三、笔迹鉴定意见文书中的文体形式与可读性

    四、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NIST“笔迹鉴定流程图”

    附录二ILAC指南《法庭科学过程模块》(摘译)

    附录三ASCLD/LAB Legacy(2005版)准则(摘译)

    附录四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和控制的相关规范性要求

    附录五笔迹鉴定人能力要求框架

    附录六ASTM的笔迹检验、鉴定相关标准体系

    附录七笔迹鉴定科学方法应用逻辑进路

    后记
  • 内容简介:
      笔迹鉴定质量监控,是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理论在笔迹鉴定专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书稿从基本理论问题、对笔迹鉴定人的控制和监督、对笔迹鉴定方法的控制和监督、对笔迹鉴定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四个基本方面,围绕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 作者简介:
      关颖雄

      1984年生,广东广州人,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执业司法鉴定人。

      2010年以来,承担"物证技术学""治安案件调查""道路交通管理"等本科生专业基础与主干课程教学任务,并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文书司法鉴定实务"、"笔迹司法鉴定理论与实务"、"指纹鉴定"(校级课程建设项目)、"保密法学"、"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等选修课程,是上海市共享课程"开启疑案之门的金钥匙--司法鉴定"主讲教师之一。

      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编(撰)写教材、著作6本,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
  • 目录:
    导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笔迹鉴定概述

    第一节笔迹鉴定的对象和任务

    一、笔迹鉴定的对象

    二、笔迹鉴定的任务

    三、明确笔迹鉴定对象和任务的意义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人员与材料要素

    一、笔迹鉴定人

    二、笔迹鉴定材料

    第三节笔迹鉴定的方法与过程

    一、笔迹鉴定的方法

    二、笔迹鉴定的过程

    第四节笔迹鉴定结果中的发现、解释及其表述

    一、笔迹鉴定结果中的发现

    二、笔迹鉴定结果中的解释

    三、笔迹鉴定结果的表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的关系

    一、讨论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与司法活动之间的互动

    三、笔迹鉴定对司法活动的意义

    第二节笔迹鉴定意见被采纳原因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二、笔迹鉴定意见被采纳的原因讨论

    第三节笔迹鉴定质量的内涵

    一、讨论笔迹鉴定质量内涵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的固有特性

    三、笔迹鉴定系统所满足的要求和满足的程度

    第四节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理念和制度基础

    一、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理念的意义

    二、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理念的实质

    三、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制度基础

    第五节笔迹鉴定质量监控的目的和手段

    一、笔迹鉴定质量监控之目的

    二、笔迹鉴定质量监控之手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笔迹鉴定人的岗位授权与能力监控

    第一节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与能力监控的理论前提

    一、看待、理解笔迹鉴定人的方式

    二、看待、理解笔迹鉴定人的具体观点

    三、诉讼模式关注笔迹鉴定人的环节

    第二节笔迹鉴定人的岗位授权和控制

    一、实施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依据

    二、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中的技术能力评价依据

    三、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实施主体

    四、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控制的依托形式

    五、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的暂停、取消

    第三节笔迹鉴定人的技术能力监控

    一、笔迹鉴定人技术能力的持续保证

    二、能力验证计划对保证笔迹鉴定人技术能力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笔迹鉴定方法及其确认

    第一节笔迹鉴定中的方法论

    一、笔迹鉴定方法论是辩证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笔迹鉴定方法论中的辩证概念(关系)

    三、笔迹鉴定方法论的运用

    第二节笔迹鉴定的方法

    一、笔迹鉴定材料实地勘验的方法

    二、笔迹特征的发现、记录方法

    三、笔迹特征的比较方法

    四、笔迹鉴定中的综合评断方法

    第三节笔迹鉴定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一、鉴定方法确认和验证概述

    二、笔迹鉴定方法的确认和验证

    本章小结

    第五章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的监控

    第一节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概述

    一、笔迹鉴定实施过程中的潜在致错因素

    二、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中的“点”与“面”

    三、笔迹鉴定实施过程监控的主体及其角色

    第二节笔迹鉴定受理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笔迹鉴定受理环节质量监控的目标

    二、笔迹鉴定受理环节质量监控的内容

    三、笔迹鉴定组的构成及其控制

    四、笔迹鉴定材料流转的监督、控制

    第三节笔迹鉴定实施环节的质量监控

    一、笔迹鉴定实施环节质量监控的原则

    二、对笔迹鉴定检验过程记录的监督和控制

    三、笔迹鉴定结论分歧的解决机制

    第四节对笔迹鉴定意见文书的质量监控

    一、设立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评价准则的理论依据

    二、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的内涵

    三、笔迹鉴定意见文书中的文体形式与可读性

    四、笔迹鉴定意见文书可读性的基本要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NIST“笔迹鉴定流程图”

    附录二ILAC指南《法庭科学过程模块》(摘译)

    附录三ASCLD/LAB Legacy(2005版)准则(摘译)

    附录四笔迹鉴定人岗位授权和控制的相关规范性要求

    附录五笔迹鉴定人能力要求框架

    附录六ASTM的笔迹检验、鉴定相关标准体系

    附录七笔迹鉴定科学方法应用逻辑进路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