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5
版次: 1
ISBN: 9787122273024
定价: 6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教育
7人买过
  • 本书从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入手,探讨了理论框架,阐明了政策基础,对教育指标体系构建,实例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本书是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北京市教育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内容原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指导性。 段晖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讲授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医疗卫生政策及其政策评估等领域。代表文章有:《走向教育公共治理》,《对教育指标政策功能的考察:概念,逻辑与应用》,《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北京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政策下患者满意度状况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等。 上篇

    第1章教育指标政策功能的考察:概念,理论与应用 2

    1.1社会指标的基本认知 2

    1.2教育指标的发展与应用 5

    1.2.1教育指标概念的发展 5

    1.2.2教育指标的应用 7

    1.3指标与公共政策 8

    1.3.1社会指标中的政策问题 8

    1.3.2教育指标的政策功能 10

    1.4教育指标构建的理论及其进展 11

    1.4.1经典的Johnstone系统模型与CIPP评价模型 11

    1.4.2教育指标研究的新进展:指标构建的政策逻辑 14

    1.4.3基于政策功能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17

    1.4.4关于社会指标体系应用的边界 23

    第2章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与方法 25

    2.1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 25

    2.2教育指标选取标准与应考虑的因素 26

    2.2.1教育指标选取的标准 26

    2.2.2教育指标选取应考虑的因素 26

    2.3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 29

    2.3.1教育指标构建方法 29

    2.3.2教育指标权重分配的方法 31

    第3章教育指标体系的经验考察 33

    3.1当前几个典型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33

    3.1.1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结构的差异说明 34

    3.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概况 35

    3.1.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概况 39

    3.1.4教育指标体系举例 44

    3.2我国相关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51

    3.2.1我国台湾地区教育指标体系 51

    3.2.2我国大陆教育指标评价体系概述 56

    3.2.3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70

    3.3教育指标体系的经验总结 71

    下篇

    第4章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基础 74

    4.1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背景 74

    4.1.1基本政策背景 74

    4.1.2创新型城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76

    4.1.3创新型城市与北京市教育发展战略 77

    4.2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理论研究 78

    4.2.1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追溯 79

    4.2.2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脉络 79

    4.3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 80

    4.3.1国际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80

    4.3.2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界定 84

    4.4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研究 87

    4.4.1国际关于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 87

    4.4.2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 87

    4.5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 89

    4.6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类型与发展模式 92

    4.7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93

    4.7.1国际上对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研究 94

    4.7.2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 97

    4.8北京市教育指标体系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 100

    第5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 102

    5.1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指标体系 102

    5.2四个需考察的目标教育系统 103

    5.2.1基础教育 104

    5.2.2中等职业教育 107

    5.2.3高等教育 108

    5.2.4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108

    5.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111

    第6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114

    6.1教育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 114

    6.2教育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 114

    6.2.1教育监测指标的层次结构 114

    6.2.2教育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116

    6.3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118

    6.3.1基础教育监测情况 123

    6.3.2中等职业教育监测情况 134

    6.3.3高等教育监测情况 140

    6.4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总结 146

    第7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47

    7.1评价性指标体系的目标 147

    7.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 148

    7.2.1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148

    7.2.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151

    7.2.3教育评价指标的筛选 153

    7.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总结 161

    第8章结论与讨论 162

    8.1本书的研究结论 162

    8.1.1CIPP结构是目前教育指标构建的基础架构 162

    8.1.2政策逻辑是教育指标构建的新趋势 163

    8.1.3政策导向的教育指标体系一般包含监测和评价两个子体系 163

    8.2本书的主要贡献 164

    8.2.1明确了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逻辑 164

    8.2.2运用案例对教育指标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完整描述 165

    8.2.3构建了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并初步应用 165

    8.3本书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66

    参考文献 168

    图表目录

    表1-1不同学者对社会指标的界定对比(邬志辉)/ 4

    表1-2教育指标的不同概念取向/ 7

    图1-1约翰斯通的教育系统模型/ 12

    图1-2奥克斯教育指标“用途-所需信息”分析架构图/ 15

    图1-3SSPEI六大教育指标政策领域及其主要概念/ 16

    表1-32000年世界教育报告指标体系/ 18

    表1-4全球教育概览历年相关教育政策主题/ 20

    表1-5全民教育发展政策目标及其核心指标/ 21

    图1-4基于政策功能的教育指标体系逻辑架构与流程图/ 23

    表3-1不同国际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指标维度/ 33

    图3-1约翰斯通的系统分析架构/ 34

    表3-2不同国家教育层次结构差异/ 35

    表3-3《教育概览2010:经合组织指标》的组织矩阵/ 41

    表3-4OECD教育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42

    表3-5“人口特征”部分的维度及指标/ 46

    表3-6“初等和中等教育”部分的维度及指标/ 46

    表3-7“高等教育”部分的指标及维度/ 47

    表3-8美国《教育状况》教育政策专题分析维度及指标/ 48

    表3-9台湾教育指标体系与CIPP模型的对应关系/ 51

    表3-10台湾教育指标体系(TEIS)/ 52

    表3-11我国大陆统计性的教育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57

    图3-2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框架与政策工具矩阵的基本构想/ 61

    表3-12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 61

    图3-3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6

    表3-13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68

    表3-14以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为依托的教育指标体系/ 69

    图4-1两类不同的创新型城市/ 80

    表4-1“创意城市”的十个等级及主要内容/ 82

    表4-2不同学者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研究总结/ 84

    表4-3国际已有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结表/ 95

    表4-4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指数的内容/ 97

    表4-5国内学者对创新型城市或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 98

    表4-6不同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与评价内容/ 100

    图5-1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构建总体逻辑/ 112

    图5-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架构/ 113

    图6-1监测指标系在奥克斯教育指标“用途-所需信息”分析表中的定位/ 115

    图6-2北京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示意图/ 116

    表6-1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基础教育)/ 116

    表6-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中等职业教育)/

    117

    表6-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高等教育)/ 118

    表6-4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基础教育)/ 119

    表6-5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中等职业教育)/ 121

    表6-6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高等教育)/ 122

    图6-3北京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23

    图6-4上海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24

    图6-5北京市基础教育经费指标监测情况/ 125

    图6-6上海市基础教育经费指标监测情况/ 125

    图6-7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26

    图6-8上海市基础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26

    图6-9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概况指标监测情况/ 127

    图6-10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图书量指标监测情况(册/人)/ 128

    图6-11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监测情况(平方米/人)/ 129

    图6-12全国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监测情况(平方米/人)/ 129

    图6-13北京市基础教育建网学校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0

    图6-14全国高中建网学校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1

    图6-15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1

    图6-16上海市基础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2

    图6-17北京市基础教育班级规模指标监测情况(人/班)/ 132

    图6-18北京市基础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33

    图6-19全国基础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34

    图6-20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35

    图6-21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35

    图6-22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人数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5

    图6-23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占中学阶段人数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6

    图6-24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37

    图6-25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37

    图6-26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37

    图6-27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38

    图6-28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图书量指标监测情况/ 138

    图6-29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9

    图6-30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9

    图6-31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40

    图6-32北京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41

    图6-33上海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41

    图6-34北京市高等教育各类别学生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42

    图6-35全国高等教育各类别学生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42

    图6-36北京市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43

    图6-37全国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43

    图6-38北京市高等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44

    图6-39全国高等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45

    图6-40北京市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45

    图7-1评价指标体系在奥克斯“用途-所需信息”分析表中的定位/ 148

    图7-2北京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维度/ 149

    表7-1北京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49

    图7-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式示意图/ 151

    图7-4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过程/ 151

    表7-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152

    表7-3专家咨询问卷中评价等级,熟悉程度,判定依据量化表/ 155

    表7-4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基本情况汇总表/ 155

    表7-5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程度/ 156

    图7-5专家咨询指标评价判断依据分布图/ 157

    表7-6指标重要性及专家协调程度/ 157

    图7-6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模型/ 159

    表7-7权重确定矩阵(1)/ 159

    表7-8权重确定矩阵(2)/ 159

    表7-9权重确定矩阵(3)/ 160

    表7-10权重确定矩阵(4)/ 160

    表7-11权重确定矩阵(5)/ 160
  •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和方法入手,探讨了理论框架,阐明了政策基础,对教育指标体系构建,实例研究以及应用进行了重点论述。本书是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北京市教育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内容原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指导性。
  • 作者简介:
    段晖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讲授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医疗卫生政策及其政策评估等领域。代表文章有:《走向教育公共治理》,《对教育指标政策功能的考察:概念,逻辑与应用》,《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北京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政策下患者满意度状况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分析》等。
  • 目录:
    上篇

    第1章教育指标政策功能的考察:概念,理论与应用 2

    1.1社会指标的基本认知 2

    1.2教育指标的发展与应用 5

    1.2.1教育指标概念的发展 5

    1.2.2教育指标的应用 7

    1.3指标与公共政策 8

    1.3.1社会指标中的政策问题 8

    1.3.2教育指标的政策功能 10

    1.4教育指标构建的理论及其进展 11

    1.4.1经典的Johnstone系统模型与CIPP评价模型 11

    1.4.2教育指标研究的新进展:指标构建的政策逻辑 14

    1.4.3基于政策功能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17

    1.4.4关于社会指标体系应用的边界 23

    第2章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与方法 25

    2.1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 25

    2.2教育指标选取标准与应考虑的因素 26

    2.2.1教育指标选取的标准 26

    2.2.2教育指标选取应考虑的因素 26

    2.3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方法 29

    2.3.1教育指标构建方法 29

    2.3.2教育指标权重分配的方法 31

    第3章教育指标体系的经验考察 33

    3.1当前几个典型的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33

    3.1.1国际教育指标体系结构的差异说明 34

    3.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概况 35

    3.1.3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概况 39

    3.1.4教育指标体系举例 44

    3.2我国相关教育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51

    3.2.1我国台湾地区教育指标体系 51

    3.2.2我国大陆教育指标评价体系概述 56

    3.2.3我国教育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70

    3.3教育指标体系的经验总结 71

    下篇

    第4章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基础 74

    4.1北京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背景 74

    4.1.1基本政策背景 74

    4.1.2创新型城市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76

    4.1.3创新型城市与北京市教育发展战略 77

    4.2创新型城市的相关理论研究 78

    4.2.1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追溯 79

    4.2.2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脉络 79

    4.3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特征 80

    4.3.1国际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特征 80

    4.3.2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提出与内涵界定 84

    4.4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研究 87

    4.4.1国际关于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 87

    4.4.2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构成要素的研究现状 87

    4.5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型经验 89

    4.6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类型与发展模式 92

    4.7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93

    4.7.1国际上对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研究 94

    4.7.2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 97

    4.8北京市教育指标体系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义 100

    第5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的构建 102

    5.1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指标体系 102

    5.2四个需考察的目标教育系统 103

    5.2.1基础教育 104

    5.2.2中等职业教育 107

    5.2.3高等教育 108

    5.2.4终身教育(终身学习) 108

    5.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111

    第6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114

    6.1教育监测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 114

    6.2教育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 114

    6.2.1教育监测指标的层次结构 114

    6.2.2教育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116

    6.3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118

    6.3.1基础教育监测情况 123

    6.3.2中等职业教育监测情况 134

    6.3.3高等教育监测情况 140

    6.4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总结 146

    第7章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47

    7.1评价性指标体系的目标 147

    7.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 148

    7.2.1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148

    7.2.2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151

    7.2.3教育评价指标的筛选 153

    7.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总结 161

    第8章结论与讨论 162

    8.1本书的研究结论 162

    8.1.1CIPP结构是目前教育指标构建的基础架构 162

    8.1.2政策逻辑是教育指标构建的新趋势 163

    8.1.3政策导向的教育指标体系一般包含监测和评价两个子体系 163

    8.2本书的主要贡献 164

    8.2.1明确了教育指标体系构建的政策逻辑 164

    8.2.2运用案例对教育指标体系构建过程进行完整描述 165

    8.2.3构建了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并初步应用 165

    8.3本书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66

    参考文献 168

    图表目录

    表1-1不同学者对社会指标的界定对比(邬志辉)/ 4

    表1-2教育指标的不同概念取向/ 7

    图1-1约翰斯通的教育系统模型/ 12

    图1-2奥克斯教育指标“用途-所需信息”分析架构图/ 15

    图1-3SSPEI六大教育指标政策领域及其主要概念/ 16

    表1-32000年世界教育报告指标体系/ 18

    表1-4全球教育概览历年相关教育政策主题/ 20

    表1-5全民教育发展政策目标及其核心指标/ 21

    图1-4基于政策功能的教育指标体系逻辑架构与流程图/ 23

    表3-1不同国际组织教育指标体系指标维度/ 33

    图3-1约翰斯通的系统分析架构/ 34

    表3-2不同国家教育层次结构差异/ 35

    表3-3《教育概览2010:经合组织指标》的组织矩阵/ 41

    表3-4OECD教育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42

    表3-5“人口特征”部分的维度及指标/ 46

    表3-6“初等和中等教育”部分的维度及指标/ 46

    表3-7“高等教育”部分的指标及维度/ 47

    表3-8美国《教育状况》教育政策专题分析维度及指标/ 48

    表3-9台湾教育指标体系与CIPP模型的对应关系/ 51

    表3-10台湾教育指标体系(TEIS)/ 52

    表3-11我国大陆统计性的教育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57

    图3-2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框架与政策工具矩阵的基本构想/ 61

    表3-12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 61

    图3-3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66

    表3-13对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68

    表3-14以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为依托的教育指标体系/ 69

    图4-1两类不同的创新型城市/ 80

    表4-1“创意城市”的十个等级及主要内容/ 82

    表4-2不同学者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研究总结/ 84

    表4-3国际已有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总结表/ 95

    表4-4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指数的内容/ 97

    表4-5国内学者对创新型城市或城市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 98

    表4-6不同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与评价内容/ 100

    图5-1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构建总体逻辑/ 112

    图5-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架构/ 113

    图6-1监测指标系在奥克斯教育指标“用途-所需信息”分析表中的定位/ 115

    图6-2北京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示意图/ 116

    表6-1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基础教育)/ 116

    表6-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中等职业教育)/

    117

    表6-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监测指标体系(高等教育)/ 118

    表6-4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基础教育)/ 119

    表6-5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中等职业教育)/ 121

    表6-6北京市2009~2014年教育监测指标数据(高等教育)/ 122

    图6-3北京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23

    图6-4上海市基础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24

    图6-5北京市基础教育经费指标监测情况/ 125

    图6-6上海市基础教育经费指标监测情况/ 125

    图6-7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26

    图6-8上海市基础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26

    图6-9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概况指标监测情况/ 127

    图6-10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图书量指标监测情况(册/人)/ 128

    图6-11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监测情况(平方米/人)/ 129

    图6-12全国基础教育生均建筑面积指标监测情况(平方米/人)/ 129

    图6-13北京市基础教育建网学校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0

    图6-14全国高中建网学校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1

    图6-15北京市基础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1

    图6-16上海市基础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2

    图6-17北京市基础教育班级规模指标监测情况(人/班)/ 132

    图6-18北京市基础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33

    图6-19全国基础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34

    图6-20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35

    图6-21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35

    图6-22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人数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5

    图6-23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占中学阶段人数比例指标监测情况/

    136

    图6-24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37

    图6-25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37

    图6-26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37

    图6-27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38

    图6-28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图书量指标监测情况/ 138

    图6-29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9

    图6-30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39

    图6-31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40

    图6-32北京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41

    图6-33上海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指标监测情况(人/万人)/ 141

    图6-34北京市高等教育各类别学生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42

    图6-35全国高等教育各类别学生占比指标监测情况/ 142

    图6-36北京市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43

    图6-37全国高等教育生均支出指标监测情况(元/人)/ 143

    图6-38北京市高等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44

    图6-39全国高等教育生师比指标监测情况/ 145

    图6-40北京市高等教育毕业率指标监测情况/ 145

    图7-1评价指标体系在奥克斯“用途-所需信息”分析表中的定位/ 148

    图7-2北京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维度/ 149

    表7-1北京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49

    图7-3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式示意图/ 151

    图7-4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过程/ 151

    表7-2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初稿/ 152

    表7-3专家咨询问卷中评价等级,熟悉程度,判定依据量化表/ 155

    表7-4德尔菲法咨询专家基本情况汇总表/ 155

    表7-5北京创新型城市教育指标体系专家权威程度/ 156

    图7-5专家咨询指标评价判断依据分布图/ 157

    表7-6指标重要性及专家协调程度/ 157

    图7-6指标权重的层次分析模型/ 159

    表7-7权重确定矩阵(1)/ 159

    表7-8权重确定矩阵(2)/ 159

    表7-9权重确定矩阵(3)/ 160

    表7-10权重确定矩阵(4)/ 160

    表7-11权重确定矩阵(5)/ 160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无痕:掌握家庭教育核心法则,与孩子共同成长
王琳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 大夏书系
颜莹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的时空漫游——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彭学明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与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哲学译丛)
[英]理查德·S·彼得斯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政策与教师专业重构——国际比较的视角
(法)罗知北、刘敏、(葡)路易斯·米格尔·卡瓦略、(巴西)达莉拉·安德拉德·奥利韦拉、(加)路易·勒瓦瑟 编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与激情:社会转型背景下县城高中教师情感能量研究
胡鹏辉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
丁雪峰,殷婕,郭真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政策与法规
刘若谷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人类学
凯瑟琳·安德森-莱维特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就是给孩子高情绪价值
贾杜晶,岳贤伦著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法导读
唐之享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总体规划论纲
苗逢春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最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操作示范
段晖、王家国 著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CG设计案例课堂:3ds Max 2014室内外效果图制作案例课堂
段晖、张建勇 著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租赁业务双方涉税实务疑难解析
段晖 著
教育指标的政策逻辑:理论、经验与政策设计
中文版3ds Max 2014完全自学教程
段晖、张建勇、李少勇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