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丛考

聊斋丛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17-11
版次: 1
ISBN: 9787100154475
定价: 63.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27人买过
  •   《聊斋丛考》是一本考证蒲松龄生平、《聊斋》本事以及揭示《聊斋》多重文化蕴涵的专著。其具体内包括三部分:一是有关《聊斋》作者蒲松龄生平事迹的考证;二是有关《聊斋》本事的考证;三是对《聊斋》多重文化蕴涵的揭示与发微。
      书中很多考证都有独到之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通过蒲松龄的画像题辞揭示其晚年复杂的心态;考证蒲松龄与诸城遗民集团的关系,从而探讨其思想与创作所受到的影响;考证《聊斋》中“金和尚”其人的事迹,从而指出《金和尚》篇对研究明清之际寺院经济所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这些方面以往的研究者都不曾言及。   张崇琛,1943年生于山东诸城,196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师从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兰州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荣誉会长及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化史》《楚辞文化探微》《古代文化探微》《中华家教宝库》《诸葛亮世家》《名赋百篇评注》等十余部。 前言
    上◎蒲松龄事迹新考
    清初知识分子心态的绝妙写照——蒲松龄《画像题志》发微
    漫向风尘试壮游——蒲松龄的“秘书”生涯
    蒲松龄与诸城遗民集团
    蒲松龄的诸城之行
    蒲松龄与孙景夏
    蒲松龄与李澹庵
    蒲松龄《李澹庵图卷后跋》笺论
    蒲松龄与张贞

    中◎《聊斋》本事考证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本事考证
    《聊斋志异·金和尚》本事考
    《聊斋志异·金和尚》的史学及民俗学价值
    奚林和尚事迹考略
    《聊斋志异·李象先》中的李象先其人
    《聊斋志异·丁前溪》中的丁前溪其人
    《聊斋志异·遵化署狐》与丘志充其人
    “镜听”考源
    《聊斋志异》中的甘肃故事

    下◎《聊斋》文化探微
    援《易》理而入《聊斋》——《聊斋志异·恒娘》与《周易·恒》卦对读
    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志异》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
    情趣·美趣·理趣——《聊斋志异》爱情篇章的多重文化蕴涵
    化俗情为雅趣——《聊斋志异》中的闺房秘语
    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
    两座文学高峰间的相通——从《离骚》到《聊斋志异》

    附录
    王渔洋与诸城人士交往考略
    “随时莫忘汉衣冠”——《观瀑图》考
    张石民与张瑶星及孔尚任的交往
  • 内容简介:
      《聊斋丛考》是一本考证蒲松龄生平、《聊斋》本事以及揭示《聊斋》多重文化蕴涵的专著。其具体内包括三部分:一是有关《聊斋》作者蒲松龄生平事迹的考证;二是有关《聊斋》本事的考证;三是对《聊斋》多重文化蕴涵的揭示与发微。
      书中很多考证都有独到之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通过蒲松龄的画像题辞揭示其晚年复杂的心态;考证蒲松龄与诸城遗民集团的关系,从而探讨其思想与创作所受到的影响;考证《聊斋》中“金和尚”其人的事迹,从而指出《金和尚》篇对研究明清之际寺院经济所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这些方面以往的研究者都不曾言及。
  • 作者简介:
      张崇琛,1943年生于山东诸城,196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后师从国学大师姜亮夫先生。兰州大学教授、古代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荣誉会长及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化史》《楚辞文化探微》《古代文化探微》《中华家教宝库》《诸葛亮世家》《名赋百篇评注》等十余部。
  • 目录:
    前言
    上◎蒲松龄事迹新考
    清初知识分子心态的绝妙写照——蒲松龄《画像题志》发微
    漫向风尘试壮游——蒲松龄的“秘书”生涯
    蒲松龄与诸城遗民集团
    蒲松龄的诸城之行
    蒲松龄与孙景夏
    蒲松龄与李澹庵
    蒲松龄《李澹庵图卷后跋》笺论
    蒲松龄与张贞

    中◎《聊斋》本事考证
    《聊斋志异·姊妹易嫁》本事考证
    《聊斋志异·金和尚》本事考
    《聊斋志异·金和尚》的史学及民俗学价值
    奚林和尚事迹考略
    《聊斋志异·李象先》中的李象先其人
    《聊斋志异·丁前溪》中的丁前溪其人
    《聊斋志异·遵化署狐》与丘志充其人
    “镜听”考源
    《聊斋志异》中的甘肃故事

    下◎《聊斋》文化探微
    援《易》理而入《聊斋》——《聊斋志异·恒娘》与《周易·恒》卦对读
    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志异》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
    情趣·美趣·理趣——《聊斋志异》爱情篇章的多重文化蕴涵
    化俗情为雅趣——《聊斋志异》中的闺房秘语
    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
    两座文学高峰间的相通——从《离骚》到《聊斋志异》

    附录
    王渔洋与诸城人士交往考略
    “随时莫忘汉衣冠”——《观瀑图》考
    张石民与张瑶星及孔尚任的交往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聊斋丛考
古代文化常识
张崇琛 著
聊斋丛考
陇上学人文存(张崇琛卷)(精)
张崇琛 著;王俊莲 编
聊斋丛考
古代文化论丛
张崇琛
聊斋丛考
楚辞文化研究
张崇琛
聊斋丛考
中国古代文化史
张崇琛 著
聊斋丛考
古代文化探微
张崇琛 著
聊斋丛考
名赋百篇评注——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张崇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