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传奇:张伯驹

国宝传奇:张伯驹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7-06
版次: 1
ISBN: 9787209107129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0页
分类: 历史
107人买过
  •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x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x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ding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x下di一藏”。 
      该书以张伯驹收藏的国宝为切入点,重点讲述鲜为人知的国宝背后的故事,以及张伯驹不惜代价、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的爱国至诚。他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其传奇般的际遇,成为久传不衰的佳话。 
      张伯驹先生慧眼识宝,所藏书画件件堪称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文明的缩影,它曾经璀璨,今又流芳;每一件国宝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婉转悠扬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璀璨的历史瞬间。一幅幅国之瑰宝的画面编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中华文明的壮美画卷,使读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了解中国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既回味悠长,又让人扼腕长叹。 

      荣宏君,青年画家,文化学者,1973年生于山东。幼喜翰墨,性近文史。少年负笈京华,拜师著名学者、文博大家史树青先生,习读书、学鉴赏;后又师随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赴青藏高原,入新疆大漠,访敖鲁古雅;美术史治学则师承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张晓凌先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朔源文物鉴定中心特聘主任,在绘画之余从事文化史的研究。 
      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 
      《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 
      《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 
      《文博大家史树青》 
      《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 

     第一讲、信而好古张伯驹 
    第二讲、张伯驹三求平复帖 
    第三讲、中华墨皇平复帖 
    第四讲、丹青绝唱游春图 
    第五讲、李白书赞上阳台 
    第六讲、杜牧情歌张好好 
    第七讲、道服清辉范仲淹 
    第八讲、雪江归棹宋徽宗 
    第九讲、红楼迷踪话脂砚 
    第十讲、书画焕采说蔡襄
  • 内容简介:
      张伯驹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一生醉心于古代文物,致力于收藏字画名迹,从30岁开始收藏中国古代书画,当初仅为爱好,曾买下中国传世x古墨迹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x古画迹隋展子虔《游春图》、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上阳台帖》等,经他手蓄藏的中国历代ding级书画名迹见诸其著作《丛碧书画录》者便有118件之多,被称为“x下di一藏”。 
      该书以张伯驹收藏的国宝为切入点,重点讲述鲜为人知的国宝背后的故事,以及张伯驹不惜代价、置性命于不顾以求保藏文物珍品的爱国至诚。他以保存重要文物不外流为己任,不惜一掷千金,虽变卖家产或借贷亦不改其志。其传奇般的际遇,成为久传不衰的佳话。 
      张伯驹先生慧眼识宝,所藏书画件件堪称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文明的缩影,它曾经璀璨,今又流芳;每一件国宝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婉转悠扬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璀璨的历史瞬间。一幅幅国之瑰宝的画面编织在一起,编织出一幅中华文明的壮美画卷,使读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了解中国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既回味悠长,又让人扼腕长叹。 

  • 作者简介:
      荣宏君,青年画家,文化学者,1973年生于山东。幼喜翰墨,性近文史。少年负笈京华,拜师著名学者、文博大家史树青先生,习读书、学鉴赏;后又师随著名画家于志学先生赴青藏高原,入新疆大漠,访敖鲁古雅;美术史治学则师承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张晓凌先生。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朔源文物鉴定中心特聘主任,在绘画之余从事文化史的研究。 
      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 
      《王世襄珍藏文物聚散实录》 
      《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 
      《世纪恩怨——徐悲鸿与刘海粟》 
      《文博大家史树青》 
      《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 

  • 目录:
     第一讲、信而好古张伯驹 
    第二讲、张伯驹三求平复帖 
    第三讲、中华墨皇平复帖 
    第四讲、丹青绝唱游春图 
    第五讲、李白书赞上阳台 
    第六讲、杜牧情歌张好好 
    第七讲、道服清辉范仲淹 
    第八讲、雪江归棹宋徽宗 
    第九讲、红楼迷踪话脂砚 
    第十讲、书画焕采说蔡襄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