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研究——以重庆山区为例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研究——以重庆山区为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17-12
版次: 01
ISBN: 9787030550552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60页
字数: 20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研究——以重庆山区为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总结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次,通过建立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对重庆市生态扶贫搬迁效益进行调查与评估; 再次,基于扶贫与生态价值目标,调查分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了解扶贫搬迁对农户福祉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针对目前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设计,提出具体的改善策略和优化建议。

    李南洁,女,1981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职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土地资源等。来在环境科学、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靠前外期刊上发表20余篇,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何丙辉,男,湖南省汨罗市人,汉族,1966年8月生,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扶贫开发、水土保持、林学、生态学。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林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水土保持专委会主任。先后主持“863”项目1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自然科学3项,星火计划重点项目l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l项,“十五”重大专项专题1项,科技支撑计划专题4项,水利部中一加合作项目1项,林业局“948”项目2项,林业局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1项,重庆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先后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各1项,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l项,靠前4届中国图书奖1项。在靠前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300余篇,其中ci收录6篇,ei收录26篇,itp收录8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发明2项。肖新成,男,湖北省汉川人,汉族,1973年11月生,博士,宜春学院副教授,宜春市科技后备人才,宜春学院靠前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先后主持自然科学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2项,江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先后获江西省生科成果奖和宜春市社科成果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在靠前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50余篇,其中,ci收录1篇,ei收录2篇,发表cci10余篇。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
    1.1.1 我国生态现状及生态移民的需求 1
    1.1.2 我国高山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搬迁目标 2
    1.1.3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3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4
    1.2.1 研究目标 4
    1.2.2 研究内容 4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5
    1.3.1 理论意义 5
    1.3.2 实用价值 6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6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7
    1.5.1 关键问题 7
    1.5.2 创新之处 8
    第2章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研究现状 10
    2.1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概况 10
    2.1.1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发展历程 10
    2.1.2 目前我国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 12
    2.1.3 重庆市移民搬迁实践 13
    2.1.4 重庆市高山地区生态扶贫搬迁的形势 14
    2.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内涵 15
    2.2.1 生态移民的概念 15
    2.2.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内涵 16
    2.3 国内外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6
    2.3.1 国外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6
    2.3.2 国内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8
    2.4 国内外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19
    2.4.1 国外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19
    2.4.2 国内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21
    2.5 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2
    2.5.1 国外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2
    2.5.2 国内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3
    2.6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总结 24
    第3章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及启示 27
    3.1 贫困理论 27
    3.1.1 贫困理论概述 27
    3.1.2 我国高山地区的贫困特征 31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32
    3.2.2 高山生态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33
    3.3 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理论 34
    3.3.1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生态循环 34
    3.3.2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经济循环 36
    3.3.3 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的协调 37
    3.4 福祉经济学理论 38
    3.4.1 福祉经济学概述 38
    3.4.2 公共物品与社会福祉 40
    3.4.3 福祉经济学的启示 41
    3.5 人口迁移定律 42
    3.5.1 人口迁移的定义及属性 42
    3.5.2 人口迁移理论概述 42
    3.5.3 人口迁移理论的启示 43
    第4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现状调研 44
    4.1 调研方案 44
    4.1.1 调研点的选择 44
    4.1.2 调研组的组建 44
    4.1.3 调研方法 45
    4.1.4 调研内容设置 45
    4.2 搬迁概况 46
    4.2.1 搬迁对象 46
    4.2.2 安置模式 46
    4.2.3 安置区选择及规划 47
    4.3 搬迁投资及建设情况 48
    4.3.1 投资情况 48
    4.3.2 建设集中安置点情况 49
    4.3.3 房屋开工、竣工情况 50
    4.3.4 已搬迁人数 50
    4.4 搬迁前后农户的生产生活现状 50
    4.4.1 规划搬迁区域农户生产生活现状 50
    4.4.2 规划搬迁区域整体情况 54
    4.4.3 安置区农户生产生活现状 56
    4.4.4 安置区调研整体情况 58
    4.5 调研总结 59
    4.5.1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取得的实效 59
    4.5.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面临的困难 60
    第5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63
    5.1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3
    5.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64
    5.3 重庆市促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66
    5.3.1 体制机制与项目管理方面 66
    5.3.2 补助政策及资金投入方面 67
    5.3.3 规划布局及安置点建设方面 67
    5.3.4 产业发展方面 68
    5.4 典型案例 68
    5.4.1 巫山县——全国整乡搬迁的先河 68
    5.4.2 南川区——“安居、乐业、致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72
    5.4.3 黔江区——整合资源打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区 75
    5.4.4 忠县——差异化帮扶助推深度贫困户搬迁致富 79
    5.4.5 奉节县——建设美丽民族乡村 82
    5.4.6 城口县——结合整村脱贫统筹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85
    5.5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模式总结 87
    5.5.1 “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 88
    5.5.2 “四结合” 91
    5.5.3 “四配套” 92
    第6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投入效益分析 93
    6.1 评估方法 94
    6.2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97
    6.2.1 选择原则 97
    6.2.2 投入和产出变量 98
    6.3 数据来源 99
    6.4 测评结果 99
    6.5 评估结论 106
    6.5.1 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106
    6.5.2 规模收益情况分析 107
    6.5.3 投影分析 107
    6.6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109
    6.6.1 经济环境因素 109
    6.6.2 自然环境因素 110
    6.6.3 制度性因素110
    第7章 农户对福祉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感知 112
    7.1 样本区域 113
    7.2 研究方法 114
    7.2.1 农户福祉指标选取114
    7.2.2 农户福祉的计算方法114
    7.2.3 生态系统服务感知指标的选取115
    7.2.4 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计算方法116
    7.2.5 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耦合的结构方程模型116
    7.3 数据来源 117
    7.4 结果及分析 118
    7.4.1 搬迁前后农户福祉变化 118
    7.4.2 搬迁前后农户对高山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变化 121
    7.4.3 生态系统服务与搬迁农户福祉的关系 122
    7.5 结论 123
    第8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对策建议 125
    8.1 推进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后续建议 125
    8.1.1 坚持“群众自愿、群众主体”的原则 125
    8.1.2 精准扶贫对象,实施差异化帮扶政策 125
    8.1.3 精准产业选择,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126
    8.1.4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 126
    8.1.5 集约利用迁出地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127
    8.1.6 合理保障搬迁群众与搬迁安置地群众利益 127
    8.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建议 128
    8.2.1 加大市级以上资金投入 128
    8.2.2 加大区县(自治县)自筹资金投入 128
    8.2.3 加大社会帮扶资金投入 129
    8.2.4 加大后续发展扶持力度 129
    8.2.5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129
    8.3 扶贫搬迁户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对策建议 130
    8.3.1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社会风险分析 130
    8.3.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 131
    8.4 建立高山地区扶贫式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133
    8.4.1 建立扶贫式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133
    8.4.2 建立贫困地区扶贫式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134
    参考文献 137
    索引 145
  • 内容简介: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研究——以重庆山区为例》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从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安置、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总结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模式; 其次,通过建立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对重庆市生态扶贫搬迁效益进行调查与评估; 再次,基于扶贫与生态价值目标,调查分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了解扶贫搬迁对农户福祉及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针对目前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设计,提出具体的改善策略和优化建议。
  • 作者简介:


    李南洁,女,1981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职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土地资源等。来在环境科学、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靠前外期刊上发表20余篇,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何丙辉,男,湖南省汨罗市人,汉族,1966年8月生,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扶贫开发、水土保持、林学、生态学。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林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土壤学会水土保持专委会主任。先后主持“863”项目1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自然科学3项,星火计划重点项目l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l项,“十五”重大专项专题1项,科技支撑计划专题4项,水利部中一加合作项目1项,林业局“948”项目2项,林业局林业公益行业科研专项1项,重庆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先后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重庆市水利科技进步、、各1项,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l项,靠前4届中国图书奖1项。在靠前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300余篇,其中ci收录6篇,ei收录26篇,itp收录8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发明2项。肖新成,男,湖北省汉川人,汉族,1973年11月生,博士,宜春学院副教授,宜春市科技后备人才,宜春学院靠前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先后主持自然科学1项,江西省社科规划2项,江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先后获江西省生科成果奖和宜春市社科成果奖各1项。出版专著1部,在靠前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50余篇,其中,ci收录1篇,ei收录2篇,发表cci10余篇。
  •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
    1.1.1 我国生态现状及生态移民的需求 1
    1.1.2 我国高山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搬迁目标 2
    1.1.3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3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4
    1.2.1 研究目标 4
    1.2.2 研究内容 4
    1.3 研究意义及价值 5
    1.3.1 理论意义 5
    1.3.2 实用价值 6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6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 7
    1.5.1 关键问题 7
    1.5.2 创新之处 8
    第2章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研究现状 10
    2.1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概况 10
    2.1.1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发展历程 10
    2.1.2 目前我国扶贫搬迁面临的形势 12
    2.1.3 重庆市移民搬迁实践 13
    2.1.4 重庆市高山地区生态扶贫搬迁的形势 14
    2.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内涵 15
    2.2.1 生态移民的概念 15
    2.2.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内涵 16
    2.3 国内外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6
    2.3.1 国外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6
    2.3.2 国内关于生态移民、扶贫搬迁的研究进展 18
    2.4 国内外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19
    2.4.1 国外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19
    2.4.2 国内关于扶贫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21
    2.5 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2
    2.5.1 国外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2
    2.5.2 国内关于人类福祉及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关系研究进展 23
    2.6 我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总结 24
    第3章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及启示 27
    3.1 贫困理论 27
    3.1.1 贫困理论概述 27
    3.1.2 我国高山地区的贫困特征 31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32
    3.2.2 高山生态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 33
    3.3 生态循环与经济循环理论 34
    3.3.1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生态循环 34
    3.3.2 可持续发展视角的经济循环 36
    3.3.3 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的协调 37
    3.4 福祉经济学理论 38
    3.4.1 福祉经济学概述 38
    3.4.2 公共物品与社会福祉 40
    3.4.3 福祉经济学的启示 41
    3.5 人口迁移定律 42
    3.5.1 人口迁移的定义及属性 42
    3.5.2 人口迁移理论概述 42
    3.5.3 人口迁移理论的启示 43
    第4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现状调研 44
    4.1 调研方案 44
    4.1.1 调研点的选择 44
    4.1.2 调研组的组建 44
    4.1.3 调研方法 45
    4.1.4 调研内容设置 45
    4.2 搬迁概况 46
    4.2.1 搬迁对象 46
    4.2.2 安置模式 46
    4.2.3 安置区选择及规划 47
    4.3 搬迁投资及建设情况 48
    4.3.1 投资情况 48
    4.3.2 建设集中安置点情况 49
    4.3.3 房屋开工、竣工情况 50
    4.3.4 已搬迁人数 50
    4.4 搬迁前后农户的生产生活现状 50
    4.4.1 规划搬迁区域农户生产生活现状 50
    4.4.2 规划搬迁区域整体情况 54
    4.4.3 安置区农户生产生活现状 56
    4.4.4 安置区调研整体情况 58
    4.5 调研总结 59
    4.5.1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取得的实效 59
    4.5.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面临的困难 60
    第5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63
    5.1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3
    5.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64
    5.3 重庆市促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66
    5.3.1 体制机制与项目管理方面 66
    5.3.2 补助政策及资金投入方面 67
    5.3.3 规划布局及安置点建设方面 67
    5.3.4 产业发展方面 68
    5.4 典型案例 68
    5.4.1 巫山县——全国整乡搬迁的先河 68
    5.4.2 南川区——“安居、乐业、致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72
    5.4.3 黔江区——整合资源打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示范区 75
    5.4.4 忠县——差异化帮扶助推深度贫困户搬迁致富 79
    5.4.5 奉节县——建设美丽民族乡村 82
    5.4.6 城口县——结合整村脱贫统筹推进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85
    5.5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模式总结 87
    5.5.1 “人口下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 88
    5.5.2 “四结合” 91
    5.5.3 “四配套” 92
    第6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投入效益分析 93
    6.1 评估方法 94
    6.2 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 97
    6.2.1 选择原则 97
    6.2.2 投入和产出变量 98
    6.3 数据来源 99
    6.4 测评结果 99
    6.5 评估结论 106
    6.5.1 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分析 106
    6.5.2 规模收益情况分析 107
    6.5.3 投影分析 107
    6.6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109
    6.6.1 经济环境因素 109
    6.6.2 自然环境因素 110
    6.6.3 制度性因素110
    第7章 农户对福祉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感知 112
    7.1 样本区域 113
    7.2 研究方法 114
    7.2.1 农户福祉指标选取114
    7.2.2 农户福祉的计算方法114
    7.2.3 生态系统服务感知指标的选取115
    7.2.4 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计算方法116
    7.2.5 农户福祉与生态系统耦合的结构方程模型116
    7.3 数据来源 117
    7.4 结果及分析 118
    7.4.1 搬迁前后农户福祉变化 118
    7.4.2 搬迁前后农户对高山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变化 121
    7.4.3 生态系统服务与搬迁农户福祉的关系 122
    7.5 结论 123
    第8章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对策建议 125
    8.1 推进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后续建议 125
    8.1.1 坚持“群众自愿、群众主体”的原则 125
    8.1.2 精准扶贫对象,实施差异化帮扶政策 125
    8.1.3 精准产业选择,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126
    8.1.4 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 126
    8.1.5 集约利用迁出地资源,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127
    8.1.6 合理保障搬迁群众与搬迁安置地群众利益 127
    8.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资金管理建议 128
    8.2.1 加大市级以上资金投入 128
    8.2.2 加大区县(自治县)自筹资金投入 128
    8.2.3 加大社会帮扶资金投入 129
    8.2.4 加大后续发展扶持力度 129
    8.2.5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 129
    8.3 扶贫搬迁户面临的社会风险及对策建议 130
    8.3.1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社会风险分析 130
    8.3.2 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社会风险的对策建议 131
    8.4 建立高山地区扶贫式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133
    8.4.1 建立扶贫式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133
    8.4.2 建立贫困地区扶贫式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 134
    参考文献 137
    索引 145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